蘇雪娥,楊小燕,黃麗蓉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麻醉科,福建 泉州 362000)
全麻手術患者的優(yōu)質麻醉護理效果分析①
蘇雪娥,楊小燕,黃麗蓉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麻醉科,福建 泉州 362000)
目的:探討全麻手術患者的護理方式,以為其提供最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保證患者安全。方法:選取2015-01~2016-07于我院進行全麻手術的60例患者按手術時間的先后順序進行隨機對照分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僅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優(yōu)化護理方式給予優(yōu)質護理。記錄比較兩組患者在圍手術期發(fā)生不良事件的概率,并自制量表以評估患者對此護理方式的滿意度。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顯著降低,但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兩者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優(yōu)質的麻醉護理可降低全麻手術患者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概率,保證患者麻醉安全,且獲得患者的一致好評,值得推廣運用。
全麻手術;優(yōu)質護理
隨著手術和麻醉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手術相對禁忌癥相對放寬,越來越多的患者可通過接受全麻手術獲得最佳治療,提高其生活質量,其中優(yōu)質的護理方式是保證全麻手術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1]。麻醉護理不僅貫穿患者的整個手術過程,還包括平時麻醉設備的保養(yǎng)、麻醉物品的管理等,均需要護理人員嫻熟的護理技能和謹慎的態(tài)度[2]。優(yōu)質麻醉護理是指將所有麻醉護理方法囊括在內,使其條理化、細節(jié)化、人性化,除此之外,根據(jù)患者個人身體狀況,還可增加個性化麻醉護理,使患者獲得安全舒適的麻醉護理[3,4]。近年,優(yōu)質護理已在麻醉中有一定的應用,并取得可人的效果[5]。今我科為提高全麻手術的成功率,選取2015-01~2016-07于我院進行全麻手術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組實驗,將優(yōu)質護理應用其中,效果可,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入選標準:第一,納入標準:①全麻手術患者;②年齡3~70歲;③依從性好;④自愿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第二,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腦血管疾??;②手術絕對禁忌癥;③藥物成癮者。在遵循上述入選標準的基礎上,選取2015-01~2016-07于我院進行全麻手術的60例患者按手術時間的先后順序進行隨機對照分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手術類型、手術時間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的比較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全麻手術,對照組僅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優(yōu)化護理方式給予優(yōu)質護理,具體包括圍手術期麻醉護理和個性化麻醉護理。
1.2.1 圍手術期麻醉護理
圍手術期麻醉護理是指護理人員在全麻手術患者整個手術期間應該執(zhí)行的麻醉護理方法,一份嚴謹?shù)穆樽碛媱澥侨槭中g成功的關鍵,具體包括術前麻醉護理、術中麻醉護理和術后麻醉護理。
1.2.1.1 術前麻醉護理
術前麻醉護理是整個全麻手術期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護理方式。具體如下:第一,做好術前麻醉探視,護理人員提前1天到病房探視患者,具體了解患者的麻醉史、藥物使用史及過敏史,評估每個患者基本情況并對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提前做好搶救的一切準備,同時告知患者術前注意事項;第二,做好術前麻醉心理護理,無論是手術技術還是麻醉技術對于全麻手術患者都是一個全新且未知的領域,極容易產(chǎn)生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影響患者的睡眠及生理水平,嚴重時直接加大患者出現(xiàn)不良事件的概率;第三,做好術前麻醉藥品的三查七對,避免因藥物出錯而出現(xiàn)意外。
1.2.1.2 術中麻醉護理
術中麻醉護理是保障整個全麻手術安全最關鍵的護理方式,需要麻醉護理人員謹慎、認真的態(tài)度。具體包括:麻醉護理人員須定期監(jiān)控患者的生命體征,防止出現(xiàn)低體溫、低血壓及呼吸抑制等,對于患者的不良反應須及時匯報給麻醉醫(yī)師并采取挽救措施。有研究表明,手術室溫度和濕度均是影響患者蘇醒時間的重要因素。護理人員可調控手術室溫度在22~25℃,濕度在45%~60%。
1.2.1.3 術后麻醉護理
術后麻醉蘇醒是整個全麻手術中最后一崗,護理人員更應該細心謹慎。具體如下:術后,麻醉護理人員應加強心電監(jiān)護并及時叫醒患者,在此期間,患者易出現(xiàn)躁動,麻醉護理人員應該加強約束保護,防止患者出現(xiàn)墜床意外和因過度牽拉而出現(xiàn)的引流管和輸液針頭脫出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1.2.2 個性化麻醉護理
一份優(yōu)秀的麻醉護理計劃不僅是具有調理性、細節(jié)性的,更重要的是其須具有人性化、個性化,以給不同人群的患者更加優(yōu)質的麻醉護理服務,下面主要針對小兒、老年、婦女三個不同的人群進行麻醉護理分析。
1.2.2.1 小兒麻醉護理
小兒是整個患者人群當中最弱但又最引起家庭社會關注的一組群體,其麻醉的失敗不僅僅影響患兒個體,其對家庭和社會都是更為嚴重的打擊。故麻醉護理人員須具體掌握患兒的普遍身體情況及每個患兒特殊狀況,做到嚴格控制麻醉起始用量、滴定速度、滴定濃度等,以保證患兒不出現(xiàn)麻醉藥物過量的意外。此外,護理人員還須特別關注患兒的心理情緒及對疼痛的敏感度,若哄陪已不能安撫患兒疼痛及情緒,可考慮適當給予一定劑量的鎮(zhèn)靜劑,避免因情緒及行動過激而造成的不良事件發(fā)生。
1.2.2.2 老年麻醉護理
老年患者和患兒均具有一個共同點—藥物吸收和代謝的功能相對較弱,極易出現(xiàn)麻醉過量而出現(xiàn)的心率、呼吸抑制;但與患兒不同的是,老年患者功能基本在慢慢衰竭的狀態(tài),一旦出現(xiàn)意外,較患兒更難恢復正常;且老年患者一般不只是有此次手術的系統(tǒng)疾病,其它系統(tǒng)一般也存在或多或少的不適;故對于老年患者,麻醉護理人員更須注重患者病史及麻醉用量、速度等掌握,在整個麻醉期間都須保持更加高度的警惕。
1.2.2.3 婦女麻醉護理
婦女麻醉中最須注意的是病情緊急、凝血功能差或者重度心功能不全的全麻下剖宮產(chǎn)的患者,麻醉護理人員須特別注意配合麻醉醫(yī)師控制麻醉用量,避免出現(xiàn)抑制導致胎死腹中,在胎兒取出后,可適當加深麻醉護理,而在術后護理人員應采用高流量氧沖洗肺泡以加速蘇醒。
1.3 觀察指標
記錄比較兩組患者在圍手術期發(fā)生不良事件的概率,并自制量表以評估患者對此護理方式的滿意度。不良事件包括術中心腦血管意外、術中呼吸系統(tǒng)意外、術后蘇醒困難、術后蘇醒躁動墜床等。護理滿意度自制量表為百分制,90分以上為滿意。滿意度=滿意人數(shù)/各組總人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按α=0.05的檢驗水準,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顯著降低,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n=30,%)
2.2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
觀察組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比較(n=30,%)
近年,隨其麻醉學及外科學的不斷發(fā)展,患者對于麻醉護理也有了相應的要求,特別是全麻手術患者。全麻手術患者在被護理人員告知手術期間將處于無意識狀態(tài)后,對麻醉護理十分看重,認為麻醉護理人員在術中及術后蘇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必須擁有相對周詳且人性化的護理計劃,而優(yōu)質的麻醉護理則基本滿足全麻患者的要求,且已在臨床麻醉工作中有了一定的運用[6]。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顯著降低,但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兩者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與常曉坤[7]等曾研究的全麻患者的護理理念及結果基本一致,值得信任,但全麻患者的護理研究仍較相對薄弱,需要進一步研究。
綜上,優(yōu)質的麻醉護理可降低全麻手術患者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概率,保證患者麻醉安全,且獲得患者的一致好評。
[1]董姜.淺談全麻護理要點[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5):866-867
[2]侯曉旭,張衛(wèi).麻醉護理學??平ㄔO實踐與總結[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15,36(12):1148-1150
[3]姚思佳,柯小薇,李婉瑛,等.圍手術期麻醉護理對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實踐與成效[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216-217
[4]江濤.人性化服務在麻醉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5(2):84-85
[5]李娜,徐長妍.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對急診手術患者生理、心理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106-107
[6]朱青,陳玲娣,吳娟,等.優(yōu)質護理預防全麻恢復期患者躁動的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10):89-94
[7]常曉坤,丁麗英.優(yōu)質護理對麻醉蘇醒質量及術后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217-220
蘇雪娥(1986~)女,福建安溪人,本科,護師。
R614.2
B
1008-0104(2017)01-0119-02
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