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芳
陶行知先生曾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那么什么是愛?我認為愛就是孩子難過時的一個擁抱;孩子受挫時的真心鼓勵;孩子犯錯時的耐心教導;孩子生病時的體貼問候。這一切似乎那么不起眼,但卻能收獲孩子的無限信任與愛戴。作為教育者,要使孩子走出“自我”,愛自己,愛家人,愛同伴,愛身邊所有的人,這不僅僅是孩子自身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的一種呼喚。下面我就結(jié)合教育實踐,談談如何在自然角中讓幼兒感受“愛”的教育。
一、愛之初體驗,發(fā)現(xiàn)愛
孩子們進入幼兒園后,他們大多數(shù)時間在幼兒園度過,我們可以利用他們身邊所發(fā)生的事對他們進行愛媽媽、愛爸爸、愛老師、愛小朋友的情感教育,這是極有說服力的好教材,特別是我們和小朋友一起種植與管理的自然角,早上,我們要與孩子一起去看看自然角的花花草草、小動物,讓孩子們?nèi)タ匆豢?、?shù)一數(shù)、說一說?;ɑú莶蓍L高了沒有,小動物長大了沒有。讓孩子做花花草草的爸爸媽媽,讓孩子們跟植物角里的小生命道聲“早安”,特別是孩子們發(fā)現(xiàn)植物角里的植物生病的時候,就會很著急。那天,一顆肉肉植物蔫了,孩子們發(fā)現(xiàn)后馬上來報告老師,于是我和孩子一起研究這個肉肉植物為什么會這樣。孩子們說了一大堆:我們每天給它澆水,每天都和它說說悄悄話,很用心地在照顧著植物。我及時對孩子愛的付出給予肯定與鼓勵,同時引導幼兒去感受自己父母對于自己的愛。讓孩子知道父母工作辛苦,還要全心全意地照顧他們。讓孩子們?nèi)ジ兄x父母,體會他們勞動的艱辛,從而增強孩子愛爸爸媽媽的情感。在此基礎上,我們利用看似并不起眼的一些小事,通過討論、引導、樹立榜樣等多種方式,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地來進行愛的教育,讓孩子變成一個善于發(fā)現(xiàn)愛、更愿付出愛的孩子,因為只有懂得愛的人才能知道感恩。
二、愛之再體驗,感受愛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比说男袨樵诤艽蟪潭壬先Q于他的習慣。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整個幼兒階段是培養(yǎng)道德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因此我們應抓住幼兒養(yǎng)成教育的關鍵期,讓幼兒感受愛、懂得愛。因此我們結(jié)合自然角中動植物的變化,選擇相應的文學作品進行愛的渲染,讓幼兒在圖畫與文字中感受愛的教育。如春天我們和孩子一起播種新的種子時,通過繪本故事《小種子》,幫助幼兒理解父母甚至是大自然中的植物媽媽對自己寶寶的愛;等春暖花開的時候講童話故事《七色花》,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珍妮關愛伙伴、他人的行為,從中獲得了快樂;當我們的自然角中迎來了新的小伙伴——小兔子時,我們和孩子一起學習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 。孩子總喜歡和別人比較,在《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圖畫書中的小兔子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小兔子認真地告訴大兔子“我好愛你”,而大兔子回應小兔子說:“我更愛你!”如此一來,不僅確定大兔子很愛自己,更希望自己的愛能勝過大兔子的愛。它想盡辦法用各種身體動作、看得見的景物來描述自己的愛意,直到它累得在大兔子的懷中睡著了。這本圖畫書里有一只像孩子的小兔子和一只像爸爸的大兔子。小兔子像所有的孩子一樣愛比較。它們倆在比賽誰的愛更多一些。大兔子用智慧贏得了比賽和小兔子稍微少一點的愛,可小兔子用它的天真和想象贏得了大兔子多出一倍的愛,兩只兔子都獲勝了。整個作品充溢著愛的氣氛和快樂的童趣,小兔子親切可愛的形象、兩只兔子相互較勁的故事構(gòu)架以及形象、新奇的細節(jié)設置都對孩子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赐昀L本,我問孩子們:“那小朋友都愛誰呢?”有的說:“愛媽媽。”有的說:“愛爸爸。”愛誰的都有。我問小朋友:“你愛媽媽嗎?”他們說:“愛?!蔽矣謫枺骸澳銈冋l能告訴我,你媽媽是怎么辛苦照顧你的?”孩子們說了很多?!澳悄闶窃趺磹勰愕陌职謰寢屇??”孩子們的回答天真有趣。就在孩子們的回答中我感受孩子心底那份美好的愿望和那份清澈的愛。通過多種形式去感染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效仿故事中的語言說話、做事。成人要及時加以肯定和鼓勵,使孩子逐步理解這樣做會給人帶來快樂,也是自己的快樂。
三、愛之深體驗,學會愛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在幼兒生活的環(huán)境中,蘊藏著許多生動有趣的題材,教師的職責在于適時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對于幼兒的自我發(fā)現(xiàn),給予及時的總結(jié)和提升,這遠遠要比老師告訴幼兒有價值。自然角中的活動是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實施教育目標的一種活動形式,是幼兒自主選擇、自發(fā)探索、自由操作的自主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探索活動,也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在自然角活動中滲透情感教育是促進幼兒情感良好發(fā)展的有效手段,通過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互動,也能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感受美好的情感。比如,在植物角,我們讓幼兒進行澆水捉蟲的管理工作,飼養(yǎng)的小烏龜、螺螄、金魚等小動物,也由幼兒進行喂食、換水、清理等工作。有一次,因為水太多了,魚缸里的小金魚跳出來了,最后卻因為缺水而死。我和早來的小朋友一起收拾殘局,看著地上已經(jīng)僵死的小金魚,小朋友忍不住流下了眼淚,都很自責,我們的談話圍繞如何愛護好這些剩下的小生命而展開,最后達成一致:在金魚缸上畫上水位線,這樣不會因為水的多少使小金魚意外死亡。還有值日生每天把小金魚等小動物搬回教室,第二天早上再搬出去,雖然很麻煩,但是沒有一天孩子會遺忘。每天自由活動的時候,都會有孩子先去看看植物里的小金魚怎么樣了,陪小金魚說說悄悄話,還給小金魚取了名字。通過飼養(yǎng)角的管理,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愛勞動的品質(zhì),更激發(fā)了幼兒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情感。
總之,在老師和父母編織的愛的氛圍中,讓愛灑滿孩子心靈的每一個角落。有內(nèi)心充滿愛的孩子,家庭就能多一份溫馨,社會就能多一份祥和!讓我們?yōu)檫@個目標而努力吧!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qū)松陵幼兒園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