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意
【摘要】 目的:分析舒適護理在小兒氣管鏡下呼吸道異物取出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60例在筆者所在醫(yī)院接受治療的呼吸道異物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30例。普通組患兒采取常規(guī)性措施進行護理,試驗組患兒則采取舒適護理措施進行護理。觀察并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依從率、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家屬滿意度。結果:經過護理后,試驗組的治療依從率、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家屬滿意度分別為83.33%、6.66%及96.67%,普通組的治療依從率、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家屬滿意度分別為60.00%、33.33%及76.67%,試驗組各項數(shù)據均優(yōu)于普通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小兒氣管鏡下呼吸道異物取出術中應用舒適護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關鍵詞】 舒適護理; 小兒呼吸道異物取出術; 氣管鏡; 應用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8.04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8-0086-02
小兒呼吸道異物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耳鼻喉科危急病,發(fā)病人群一般為5歲以下兒童,通常情況下,是由于小兒咀嚼功能未發(fā)育健全及喉部保護機制發(fā)育不完善而引起的[1]。另外兒童頑皮誤食異物也是常見的致病原因。對于患有該疾病的小兒,應當予以及時有效的處理,否則將嚴重威脅到其生命安全。目前,氣管鏡下呼吸道異物取出術是應用最廣泛、效果最顯著的治療手段[2]。但受到手術操作不當,或是圍術期中實施的護理措施不當?shù)纫蛩氐挠绊懀沟靡徊糠只純褐委熞缽男圆?,從而導致了手術效果不理想、預后較差等不良結果[3]。因此,護理人員應當對此類問題給予高度重視,采取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減輕患兒的痛苦。本文將舒適護理方式應用于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行小兒氣管鏡下呼吸道異物取出術的圍術期護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將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60例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接受治療的呼吸道異物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30例。試驗組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11個月~4歲,平均(2.23±1.35)歲;其中,主氣管異物4例,右支氣管異物10例,左支氣管異物7例,雙側支氣管異物9例。普通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1~5歲,平均(2.65±1.52)歲;其中,主氣管異物5例,右支氣管異物8例,左支氣管異物6例,雙側支氣管異物11例。兩組患兒性別比例、年齡構成、異物位置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存在呼吸道異物吸入史;(2)出現(xiàn)濃痰、胸痛、咯血及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3)出現(xiàn)了急性支氣管炎或肺炎的癥狀;(4)經X線檢查,發(fā)現(xiàn)肺不張、肺氣腫、縱膈氣腫或氣胸等體征。
1.3 護理方法
給予普通組患兒常規(guī)性護理措施,具體措施包括:(1)檢查患兒各項生命體征,嚴密觀察患兒呼吸情況,若發(fā)現(xiàn)患兒出現(xiàn)呼吸困難等現(xiàn)象,應該及時地給其吸氧。(2)采用X線或其他相關輔助檢查手段,明確患兒氣管內異物所處的位置、性質大小、形狀等,選擇合適的手術取出方案。(3)手術開始前要做好防止窒息、心跳停止等突發(fā)情況的應急處理,對患兒實施全身麻醉。
在普通組的基礎上,給予試驗組患兒舒適護理措施,具體方法包括,(1)健康教育:家屬探視時,要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親切耐心的態(tài)度向其仔細說明氣管鏡下呼吸道異物取出術的基本知識,如治療方法、術中并發(fā)癥等,加深患兒家屬對手術方式的了解,提高其對治療和護理的配合度;叮囑家屬不可搖晃患兒,防止異物發(fā)生位移,嵌入可能導致窒息的危險部位。(2)術前準備:術前須對患兒進行必要的檢查,了解其身體狀況;可向患兒家屬了解其病史和過敏史,必要時可做皮膚過敏測試;告知家長手術開始前4~6 h小時內禁止進食和飲水,防止嘔吐物誤入呼吸道;術前2 h,護理人員須檢查手術中需要的器材和藥物(如喉鏡、氣管插管、呼吸興奮劑、高頻呼吸機等)是否準備齊全,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如年齡、異物性狀等)選擇尺寸合適的氣管鏡和異物鉗。避免手術中誤傷患兒的呼吸道。(3)環(huán)境護理:定時打掃病房,保持房內干凈整潔;病房每日需開窗通風1~2次,每次至少15 min;將室內溫濕度控制在適宜的范圍內,室溫以18 ℃~22 ℃為宜,濕度以55%~65%為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病房內張貼一些兒童喜歡的卡通畫,為患兒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舒適的護理環(huán)境。(4)心理護理:由于疾病本身會給患兒帶來嚴重的不適感,加之患兒來到陌生的環(huán)境,難免感到孤單和不知所措,影響到其治療依從性。因此,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兒進行親切的交流,臉上要帶著親切和藹的笑容,語氣盡量輕聲細語;可以在事前向家屬了解患兒平時的喜好,在與患兒交談時,盡量以其感興趣的事物為出發(fā)點,圍繞其熟悉的事物展開;若是條件充足,可在病房內為患兒播放一些有趣的動畫片,或是經常為他們講童話故事、唱兒歌等,使他們的心情得到放松。(5)術中護理:手術全程對患兒的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進行密切監(jiān)測,當患兒出現(xiàn)低氧血癥或是窒息等并發(fā)癥時,應立即告知醫(yī)生并采取處理措施。(6)疼痛護理:若患兒在術后出現(xiàn)較為輕微的疼痛感,可以給予其吸入霧化緩解疼痛,同時采用卡通圖畫、玩具等方式轉移其注意力,減輕疼痛對其影響。(7)麻醉蘇醒期的護理:在手術結束后患兒尚未恢復意識時,應該使患兒去掉枕頭,平躺于病床上,把頭部偏向一側,最好給一個小軟枕墊在頸部下方,以便使呼吸道保持暢通,避免窒息的發(fā)生;在患兒清醒后,若一直哭鬧不止,可以采用舒適的體位將其抱起,盡量安撫其情緒,減少哭鬧,防止呼吸道水腫或充血情況的發(fā)生;在患兒完全清醒后的1~3 h,可先給予其流質飲食,視其恢復情況而定,慢慢過渡到半流質飲食或正常飲食。(8)在患兒病床邊,要時刻準備好吸氧及吸痰設備,防止意外狀況的發(fā)生。
1.4 觀察指標
(1)完全依從:護理過程中,患兒能夠自覺配合進行各項檢查;部分依從:患兒大多數(shù)時候能自覺配合進行各項檢查,發(fā)生不配合情況的次數(shù)不超過3次;不依從:患兒不能自覺配合各項檢查,須進行長時間的安撫才可配合。治療依從率=(完全依從例數(shù)+部分依從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在手術完成后,仔細觀察患兒如咳嗽、感染、出血、氣促、氣胸、咯血等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并做好詳細的記錄;嚴密觀察其血氧、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的情況。(3)采用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讓兩組患兒的家屬對護理工作進行評價,表中包含的內容包括:護理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病房環(huán)境的舒適度等,滿分100分。非常滿意: 90~100分,基本滿意: 75~89分,不滿意:<75分。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基本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治療依從率比較
試驗組患兒的治療依從率為83.33%,普通組患兒的治療依從率為60.00%,試驗組明顯高于普通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經過護理后,試驗組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66%,普通組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3.33%,試驗組明顯低于普通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比較
經過護理后,試驗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為96.67%,普通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為76.67%,試驗組明顯高于普通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舒適護理是一種在治療效果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將“以患者為中心”作為護理理念,“以人為本”作為核心原則,始終追求“使患者能夠全方位地感受到滿足和安全”的護理目標的新型護理模式,是在傳統(tǒng)護理模式的基礎上,結合了患者生理、心理和精神層面的需求而形成的,目的是為了讓患者在得到最佳治療效果的同時,可以更快地回歸正常社會生活[4-5]。經大量臨床研究證實,舒適護理對于滿足患者的多層次生理及心理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雖然氣管鏡下呼吸道異物取出術的治療效果得到普遍認可,但是由于患病群體是思維能力尚不成熟的幼齡兒童,外在因素很容易造成其情緒波動過大、治療依從性差等現(xiàn)象,對于手術的展開極為不利,因此,就需要護理人員對其采取舒適護理措施,從環(huán)境、心理等方面對其進行精心細致的照顧,緩解其緊張、不安、恐懼的心情。本次研究中,護理人員通過與患兒進行親切友好的交流,增進了護患之間的親密感和信任度,進而提高了患兒的治療依從性,確保了手術的治療效果[6]。通過在手術中對其進行嚴密的生命指標檢測,了解患兒身體情況的變化,隨時給予相應的處理措施,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另外,通過對患兒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其增強對于手術治療的信心,從而提升對于治療的配合度,減小了護理工作的阻力。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取舒適護理的試驗組,其治療依從率為83.33%,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66%,家屬滿意度為96.67%;采取常規(guī)性護理的普通組,其治療依從率為60.00%,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3.33%,家屬滿意度為76.67%。比較后可知,試驗組的護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普通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舒適護理應用于行小兒氣管鏡下呼吸道異物取出術治療的患兒的臨床護理中,不僅可以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和家屬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還有利于減少術后并發(fā)癥,有效地減輕了患兒的痛苦,保障了手術治療的效果,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奉華艷,彭湘粵.舒適護理在支氣管異物患兒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旬刊,2015,15(10):132-134.
[2]徐洋.小兒呼吸道異物取出術的手術室護理配合[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8(20):184-185.
[3]鄧素丹,王涉洋,熊建新,等.兒童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的并發(fā)癥觀察及護理[J].吉林醫(yī)學,2014,35(26):5947.
[4]夏美娟.舒適護理應用于兒童纖維支氣管鏡手術的療效觀察[J].健康之路,2015,14(12):17-18.
[5]何艷芳,張紅巖.探討電子支氣管鏡檢查護理中舒適護理措施的應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6(7):143.
[6]韓雪飛,嚴燕玲,黃莉莎,等.舒適護理措施在電子支氣管鏡檢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5,23(4):134-135.
(收稿日期:201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