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安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逐步實施,在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不大,獨立思考習慣不好。如何能改變這種現(xiàn)象,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使他們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已經成為數(shù)學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應該讓學生熱愛數(shù)學,對數(shù)學感興趣,讓學生主動去探索數(shù)學世界,獲取數(shù)學知識,這樣教師的教學目標才能高效完成,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得到提高。主要從激趣、感官、授人以漁三個方面闡述了如何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關鍵詞:激發(fā)興趣;調動感官;主動參與
學生學習教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新知識與學生認知結構中以有知識基礎有效聯(lián)系的過程。一方面,要讓學生具備建立新舊知識聯(lián)系的能力,促使學生達到思維上的正向遷移,具備“能學”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學會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如何使學生主動地學習呢?下面談談自己的實際做法:
一、激發(fā)求知欲喚起學生積極思維
興趣是最大的驅動力,也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對書本上的知識充滿興趣,是讓學生主動學習的最有效方法。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我重視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帶著一種積極的情緒學習與思考。因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情緒,積極的情緒能使學生精神振備,消極的情緒則會抑制學生的智力活動,所以我就根據(jù)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和心理特征,將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有機結合起來,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時,我先拿出準備好的一個長方形,引導學生說出該圖形的本質屬性以及其面積的計算方法,然后再把長方形移動其寬、變?yōu)橐粋€平行四邊形進而揭示: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制知識——平行四邊形”,它雖然和長方形不同,但也有聯(lián)系。通過這樣的導入使學生對課本所學的知識既有充分的認識準備,又能激起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欲望。
二、在教學活動中,注意充分調動多種感官
課堂教學是一種“雙邊活動”,學生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注意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的實際,設計一些能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及動手操作的過程,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種教學工具,讓學生直接參與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掌握這一過程中的所有環(huán)節(jié),讓他們感受到他們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從而讓學生加深理解知識。
三、教給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能力
好的學習方法是學習道路上的捷徑,學生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學習起來就會非常輕松,學習效果也會事半功倍,就會更加熱愛學習。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也是讓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方式。小學數(shù)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重要基礎,身為一名小學教師,必須從長遠的角度考慮,為學生的未來學習謀劃,今天的“教”是為了日后的“不教”,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根據(jù)學科特性和學習內容,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不但使他們獲得感性認識,而且在觀察討論的活動中發(fā)展思維,從而有效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日常教學中,我用上面的做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培養(yǎng)學生內在的、直接的學習動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知識,讓學生愛學、樂學,產生學習數(shù)學的動力,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在愉快的氛圍中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孔企平,胡松林.新課程理念與小學數(shù)學課程改革[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