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英
摘 要:《弟子規(guī)》曾經(jīng)是啟蒙養(yǎng)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和養(yǎng)成忠厚家風的傳統(tǒng)讀物。在迫切需要加強道德建設的今天,誦讀《弟子規(guī)》對傳承傳統(tǒng)文化,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養(yǎng)正人格品行也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弟子規(guī);課外閱讀;習慣養(yǎng)成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5-006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5.039
《弟子規(guī)》被譽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規(guī)”,它以五千年的民族生存經(jīng)驗為后盾,以生活為依托,以愛心為主線,以躬行實踐為目的,涉及少年兒童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學等方面處事過程中應該遵守的禮儀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全文共有360句,由1080個字組成,讀來朗朗上口,便于學生記憶,其內容對青少年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品德的形成、人格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誦讀《弟子規(guī)》有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今天的校園里,一些學生的行為習慣與《中學生守則》所倡導的相差甚遠。校園里,他們會趁無人注意時亂扔垃圾;教室里,無視他人存在隨意吵鬧;回家后,避開父母的檢查,上網(wǎng)聊天,玩游戲到很晚;考場上,面對試卷信手涂鴉,甚至睡覺等。這些學生面對家長、教師的勸告往往無動于衷,空洞的說教已經(jīng)無法對他們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從小學升入初中,進入一個全新的陌生環(huán)境,學生必然要以嶄新的面貌開始新的生活,及時學習《弟子規(guī)》會為他們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指明方向,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書中“少不學,老何為”,告訴學生珍惜時間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朝起早,晚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提醒學生合理利用時間。一個嚴于律己的人,必定是一個注重細節(jié)的人,“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育定位;莫亂頓,致污穢”可以教會學生在生活中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衣貴潔,不責華;對飲食,勿揀擇”則告訴學生要有正確的衣食標準,從小樹立正確的生活價值觀念。
課堂教學中,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學生在誦讀中檢查自己的行為:誦讀“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讓學生整理好自己的書桌,做好課前準備;課堂上,為了讓學生靜下心來,可以用“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提醒學生用心學習;在學生寫作業(yè)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背誦“墨磨偏,心不專,字不敬,心先病”來規(guī)范自己的書寫。這樣做,與指責批評和單純的提醒相比,不但極大地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而且能讓學生明白該如何去做。長期堅持,學生的習慣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yǎng)。
二、誦讀《弟子規(guī)》有助于學生和諧人際關系的創(chuàng)建
現(xiàn)在的中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由于家庭的溺愛,自私、冷漠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毛病在他們的身上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他們很難融入集體,且缺乏容忍、謙讓、與人合作的品質。閱讀并踐行《弟子規(guī)》則有助于學生和諧人際關系的創(chuàng)建。
有一次,班上有一個學生上數(shù)學課偷看課外書,數(shù)學老師當眾批評了他。當時他以自己沒有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為借口,認為老師不該在全班同學面前批評他,對數(shù)學老師多有不滿,不寫數(shù)學作業(yè)。知道這件事后,我對他說:“多讀書,固然沒有錯,可是在正常的數(shù)學課上閱讀課外書,是不是時間不合適呢?你在數(shù)學課做與數(shù)學學習無關的事,本來就是不尊重老師的表現(xiàn),有錯在先,老師批評你是指出你的錯誤,你不聽不顧,竟然以此不做作業(yè),已經(jīng)是對自己不負責任了?!^能改,歸于無,倘掩飾,增一辜,知錯能改是勇者的行為,如果為了面子,死不認錯,還要為自己開脫,那就是錯上加錯了”。我又問他:“‘尊長前,聲要低你做到了嗎?”說到這里,他低頭說:“老師,我錯了!”我又對他說:“你應該向數(shù)學老師認錯?!彼叩綌?shù)學老師面前鞠了個躬說:“感謝老師的關愛,感謝老師的嚴厲。我知道錯了,我以后一定會認真聽講的!”一次師生之間的矛盾在重溫《弟子規(guī)》的過程中化解了。
三、誦讀《弟子規(guī)》有助于學生誠實守信品德的培養(yǎng)
誠信教育是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人無信則不立”,青少年丟失誠信會使祖國的未來面臨重大的災難,試問三聚氰胺、染色饅頭、地溝油等事件哪個不與喪失誠信無關?因此,做好誠信教育刻不容緩?!兜茏右?guī)》不僅提出人以信為本,要求言以信為先,實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談、華而不實、虛浮佞巧,還非常重視道德人格的建立,認為培養(yǎng)人的道德品格應放在首位。
曾經(jīng)遇到這樣一個學生,他是因屢次違紀從另一所學校轉來的,轉來一年也沒有讓老師省心,早就聽說他籃球打得好,但因違紀次數(shù)多,學?;@球隊并未接納他。在經(jīng)過我的努力之后,終于說服教練同意他入隊,因為他的精彩表現(xiàn),不久就被教練和其他隊員認可,籃球隊還在全縣中學生運動會上一舉奪魁。當他知道自己進籃球隊是因為我的幫助后,特意寫紙條向我表示謝意。我借此機會告訴他,希望得到他的幫助。他聽完后迷茫地看著我,問道:“老師,你認為我能幫您嗎?”我笑道:“你說呢?”他繼而拍著胸脯說:“老師,你放心吧,我有天生的組織能力?!?/p>
之后的一段時間,作為生活委員的他在打掃衛(wèi)生時總能合理分工,檢查到位。下雪時,也總是早早到校,組織男生們清掃環(huán)境區(qū)域內的積雪??吹剿谋憩F(xiàn),我從心底為他高興。
可是好景不長,一天晚自習前,他打來電話請假,說自己生病了,可在給同學的短信中竟說為與校外的一兄弟喝酒才請的假。當我得知真相后,心里也產(chǎn)生疑問,這真的是“本性難改”嗎?第二天,我強忍不滿找到他,問道:“病可好?”他顯得若無其事,我又問:“酒可醒?”他頓時無語。沉默良久后,我對他說:“你組織能力強,人緣好,思維敏捷,這些若放在正事上,你將潛力無限,可是你若自作聰明,必將貽誤終身……《弟子規(guī)》中‘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你難道忘記了嗎?”此后,他不斷努力,順利升入高中。看到他的變化,我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
現(xiàn)代心理學認為,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就能使人在其所從事的活動中執(zhí)著追求,堅韌不拔。而《弟子規(guī)》這種強調青少年從身邊的事做起,以形成良好行為和道德習慣的做法與上述心理學的觀點是吻合的。相信堅持誦讀《弟子規(guī)》,積極踐行《弟子規(guī)》,學生將收獲一個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趙紅衛(wèi).論《弟子規(guī)》的德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管理觀察,2008
(20):116-117.
[2] 杜維超,蔡志良.《弟子規(guī)》的兒童人際交往品質培養(yǎng)思想及其啟示[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0):28-31.
[責任編輯 房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