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 劍
只為泮池桃李
文|謝 劍
魏敏,興義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教師。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貴州省語文特級教師,貴州省省級名師,貴州省省級骨干教師,貴州省初中語文魏敏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黔西南州中語會秘書長,黔西南州教育學會理事,黔西南州“金州國學讀書會”“留守兒童圖書漂流”等多項公益活動發(fā)起人與組織者。在校曾擔任語文、歷史和國學學科教師,團委書記,教務主任等職。先后獲得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貴州省十二五繼教優(yōu)秀培訓者、黔西南州五一勞動模范、黔西南州委宣傳部組織評選的“我最喜歡的老師”、全州優(yōu)秀共青團干部、全州教育系統(tǒng)宣傳工作先進個人、州優(yōu)秀教師、州優(yōu)秀班主任、州教育系統(tǒng)“‘明禮知恥·崇德向善在校園’行業(yè)道德標兵”、優(yōu)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多次在全州進行示范課教學和做專題報告。在教育教學、教研改革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績。
步入興義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的校園,恰逢上課鈴聲響起,不同于其他學校的是,鈴聲過后,廣播中傳來了一段渾厚的《望岳》的男聲誦讀。問及門衛(wèi),得知這是魏敏老師發(fā)起的“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活動的一部分。初見魏敏時,她正整理著接下來上課的備案,一本語文書上幾乎所有空白的地方都密密麻麻地寫上了備注。一素長裙,一頭長發(fā),滿臉笑容,諸多的殊榮給她的只是更加謙和的態(tài)度;舉止端莊,談吐優(yōu)雅,和她相處仿佛有多年老友般親切。平易近人的態(tài)度讓她的課堂氣氛異?;钴S。課堂上,魏敏老師據古引今,在與學生談笑般的交流中古今中外都已在舌尖翻飛,學生們積極地討論發(fā)言,老師也尊重和鼓勵不同的看法,頗有一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意思。這不就是學生都向往的“快樂課堂”嗎?
放學后,魏老師站在校門口給學生行禮并叮囑注意安全。不少家長說:“我們來附中接送孩子,常??匆娢好魧W生行禮,我們都非常感動?!?/p>
虛懷若谷,輕易謙和,這么一位富有才情與儒雅的教師,用自己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和兢兢業(yè)業(yè)的教學態(tài)度堅持在教學一線,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一致認同。
魏敏老師帶領一群群孩子走進傳統(tǒng)文化的殿堂,拓展了語文課的外延,真正踐行了大語文教育觀,并以傳統(tǒng)文化為載體,將素質教育落到了實處。25年來,她熱衷公益活動,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教育者的赤子之心關愛每一個學生,深受學生及家長的好評,成為許多教師學習的典范。在每學期學生測評教師中,魏敏的滿意率一直是100%。
魏敏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課堂上她大膽創(chuàng)新,堅持教學相長,力求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主動學習知識,極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拓寬了其知識面,她的課深受學生歡迎。正是由于學生對語文學科興趣濃厚,魏敏所教的學生語文成績優(yōu)秀。她曾多次在全州和其他省市進行示范課教學和做專題報告,得到語文界同人一致好評。
魏敏曾擔任班主任工作15年,她主動申請帶兩個班,并擔任語文和歷史教學任務。她采取兩班交叉管理,充分發(fā)揮學生特長和能力的方法,取得很好的成效。學期結束的期末量化綜合考核中,她所帶的兩個班列全校前兩名。
在轉化差生方面,魏敏投入了大量精力。如學生王某剛進校時在日記本上流露出對社會的極度仇恨,消極抑郁心理嚴重。魏敏就每天與他在日記本上談心,做思想工作。后來,他的思想發(fā)生轉變,成績也逐漸提升并名列前茅,之后考上了理想的高中和大學。他感激地說:“沒有魏老師,就沒有我的今天?!?/p>
魏敏是黔西南州“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活動的發(fā)起者。2011年,她就嘗試讓國學教育走進課堂。她每天都拿出5-10分鐘給學生講授《弟子規(guī)》《笠翁對韻》和國學基本禮儀,讓學生樹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拔疫€記得,當時我在黑板上寫下了‘長者先、幼者后’,讓同學們先背下,也沒有講解,誰知道下課的時候,學生們全都沒有像往常一樣一窩蜂沖出教室,我問他們?yōu)槭裁床怀鲩T,他們大聲地說‘老師,長者先、幼者后’?!闭f到這個小插曲,魏敏顯得很激動,她說自己想用國學經典、傳統(tǒng)禮儀給孩子們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卻沒有想到孩子們的變化如此巨大。
明顯感到孩子們改變的還有家長,很多家長都發(fā)覺孩子回家會主動幫忙做家務,會關心家人了。一天,魏敏上完課并處理完學校的教務工作后已是下午六點多。剛走出校門,一個人突然走到魏敏面前說道:“魏老師,您好。我是你們班學生的家長,看到您在忙,就在這里等您下班。今天來找您沒有別的事,就是想對您說聲‘謝謝’!”
證明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魅力和“魔力”后,魏敏開始系統(tǒng)地向學校提出《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方案》:增設一節(jié)國學課,納入學校課表;每年秋季入學,對新生進行以國學教育為主的入學教育;校內廣泛開展國學宣傳;將學校上課鈴聲改為名家朗誦的經典詩詞;成立校禮儀隊,聘請老師指導學生等。
魏敏還自己出錢購買《弟子規(guī)》《道德經》《格言聯(lián)璧》等書籍,發(fā)給學生或送給學校感興趣的老師。學校一部分青年教師在魏敏的帶動下也開始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引導學生學知識、習禮儀,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新生入學教育中,魏敏老師擔任了國學老師,她邀請長期致力于推廣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愛心人士一起對新生開展為期一周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開學后,又針對八、九年級學生舉辦國學專題報告會;她親自設計的《論語》《禮運大同篇》《格言聯(lián)璧》等國學經典宣傳畫張貼在樓梯間、教室外墻、宣傳欄等醒目的地方,無聲地熏陶著學子。
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魏敏和語文組老師一起成功策劃并組織了首屆《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中華古詩文誦讀大賽,使傳統(tǒng)文化悄然走進班級和師生心靈。藝術節(jié)閉幕式上,當100名七年級學生齊唱《禮運大同歌》,并用歌聲、手語帶動臺下全體學生合唱時,當學生身著漢服唐裝,用優(yōu)雅的舞姿表現(xiàn)中華禮節(jié)時,在場的師生無不為國學之韻、傳統(tǒng)之美所震撼。
就這樣,在一系列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活動中,魏敏傳播著中華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全校師生的行為習慣,提升著他們的道德修養(yǎng)。
本著“懷公德心,做公益事”的原則,魏敏于2013年7月在黔西南州創(chuàng)建了“金州國學讀書會”。讀書會秉承“懷公德心、做公益事、聚文化人”的宗旨,開展了兩百多期純公益讀書活動及一系列公益慈善活動,如中醫(yī)養(yǎng)生、文學藝術、琴棋書畫、科技教育、大學生入職就業(yè)指導等專題講座,每期人數十至數百人;魯子問、王海興、朱子輝等百余位專家學者和主講老師在國學讀書會留下了他們的足跡,諸多知名學者開展了大型公益文化講座。
目前,讀書會已擁有書友三千余人,運營微博、微信等平臺,擁有會旗、會徽、會歌。由于一直堅持純公益讀書活動,三年來,不斷有愛心人士關注并加入讀書會,自發(fā)提供場地、茶水,魯子問教授在全國募捐到兩萬冊圖書,不少書友自發(fā)捐贈書籍。每逢大型講座,書友均自發(fā)募捐相關活動經費。魏敏組織讀書會活動三年多來,不僅沒有任何報酬,反而時時貼錢購買必需物品。純公益性質、高品質的讀書活動,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2016年的兩期大型公益講座,貴陽、安順、凱里、銅仁等地都有老師前往興義參加,讀書會活動被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日報以及州、市媒體報道100余次,涉及人數超十萬。
讀書會除開展講座等活動之外,還組建了知行戶外俱樂部,定期組織戶外活動,把“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結合起來,呼吁人們關注自然,注重環(huán)保,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2016年6月,國學讀書會在魯子問教授的帶領下,啟動了面向黔西南留守兒童的名著導讀與圖書漂流活動,走進鄉(xiāng)村學校,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反響良好。
2016年9月,基于“促進留守兒童群體健康成長,快樂學習”的黔西南州“魏敏留守兒童精準關愛教研工作室”掛牌成立。在黔西南州教育局的領導下,來自全州各地的34個兼職教研員自工作室成立之日起,就以“一切為了留守兒童”為目標,開展針對留守兒童的系列教研工作,受益留守兒童達數萬人。
圖書漂流活動,讓數萬冊書籍走入多所學校,走進更多留守兒童的精神世界,引導學生在書中與民族對話,與世界對話,豐富了孩子的精神生活,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引導他們走出眼前的小空間,走向精彩的大世界。
魏敏老師和她的公益活動就如一襲月色,始終以自己的皎潔溫暖和感動著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