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慧潔
【摘 要】
高中語文學習的重點在于閱讀與寫作,閱讀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是重要的寫作素材來源;寫作是對閱讀知識的運用與創(chuàng)造,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但當前學生在寫作練習時常感到無所適從,究其原因,是閱讀積累不足,知識儲備不夠。面對高考的升學壓力,如何能夠讓高中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增加閱讀積累量,提升寫作水平,亦成為當前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試從語文課內閱讀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制約性因素,探討高中語文課內閱讀與作文教學一體化問題,并提出了實用性應用策略,為高中語文課內閱讀與作文教學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
高中語文 課內閱讀 作文教學
不管是閱讀或是作文,均是語文能力的重要構成,二者互相促進。大量的閱讀可為學生寫作積累更多的素材,作文亦可充分深化學生對閱讀的理解。但當前高中生各學科學習負擔重,學習時間有限,課外閱讀更是無從保障,因此探討高中語文課內閱讀與作文教學一體化,對高中語文課內閱讀與作文教學工作有著極大現(xiàn)實意義。
一、語文課內閱讀與作文教學存在的制約性因素
1.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的指向性是高考,高考語文試卷的知識考查重點是閱讀理解與鑒賞評價,因此,語文教師在課堂閱讀教學時多注重知識的傳授,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缺少對課內閱讀的遷移訓練。而作文教學也僅是在技巧的指導上,對于“肚里無貨,無米可炊”的學生,再好的技巧,也難以寫出精彩的文章,一次次的作文訓練流于形式,毫無提升。久而久之,學生對課內閱讀沒有興趣,學習缺乏主動性,對課內知識僅限于理解,不懂得運用,語文素養(yǎng)無法提升,寫作訓練無從下筆。
2.學生寫作存在的問題
大多數(shù)學生的作文寫作形式與內容單一,他們不會主動的改變,導致作文水平進步不顯著。通常情況下,作文卷面不潔,且字跡潦草的學生,其自身的語文基礎亦較為薄弱。而就其內容上來講,作文內容空洞、陳舊,沒有充分的思想性與情感性,學生作文假、大、空的問題也較為明顯;亦有許多文章浮夸、無深度,僅注重追求華麗的辭藻,并未融入作文內涵,從而導致情感不真切,文章沒有活力。
3.主要影響因素
主要影響因素中包括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或者是教學方式單一,師生之間的教與學地位混亂,再就是考核制度與評價體系并不完善,因應試教育的影響,而導致課內閱讀課時少,教師對此不重視,這時學生便會對閱讀失去興趣。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學生課、內外閱讀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學生閱讀數(shù)量有著較大的限制,閱讀興趣亦隨之降低。
二、高中語文課內閱讀與作文教學一體化策略
1.教師教學策略
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務必高度重視師資問題,教師水平與學生學習息息相關。課內閱讀、作文教學一體化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來提高課堂閱讀教學效果。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誦讀經典文學,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從而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將學生的閱讀想象、聯(lián)想充分激發(fā);以資料助讀法鼓勵學生于課外閱讀更多材料,選材要根據(jù)學生的寫作目標確定;或是采用探究發(fā)現(xiàn)法,課內閱讀時要結合作文教學展開探究性閱讀;再是比較閱讀法,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重視閱讀,同時注重閱讀探究性、創(chuàng)造性,要讓學生將自身情感融于寫作實踐中,要讓學生以閱讀鍛煉作文水平;亦可以語言感悟法讓學生積極感悟語言,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設置疑問,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探索精神;教師也可以采用側面設疑法,以此調動學生的閱讀欲望;知識銜接法亦可融于實際教學中,課內閱讀可以通篇課文講解各種語文基礎知識,讓學生于學習中不斷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作文并不是教,是教師以相關途徑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達到自我提高的目的,從而形成自己的能力基礎,以便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包括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方面培養(yǎng),而這其間應注重道德修養(yǎng)、審美情趣、文學鑒賞能力、文化品位的提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理解與作文教學十分重要,而這亦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將閱讀理解與寫作有效結合,確保兩者互相促進,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從而促使語文教學相長。
2.學生學習策略
閱讀為具體創(chuàng)造過程,作文亦是創(chuàng)造過程,而作文的創(chuàng)造主體為學生,閱讀、作文均是教學一體化的關鍵內容,其強調學生為主體地位,學生要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生平常學習中要不斷積累素材,要構建自己的寫作素材庫,于課外閱讀中建立作家檔案,再根據(jù)具體情況組建相應的素材網絡,確保形成良好的體系。素材積累時要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讓學生以閱讀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寫作時要強調表達方式的立體性、多樣性,學生要不斷培養(yǎng)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讀書筆記、隨筆主要包括文章片段寫作,文章擴寫、續(xù)寫、改寫等;待閱讀結束后再結合小作文寫作提高自身閱讀、作文水平,寫作務必注重現(xiàn)實性、生活性,文章內容要具有真情實感,充分體現(xiàn)自己對閱讀的感悟,強調閱讀感悟、生活體驗的結合,以便提高學生閱讀、寫作能力。
【結 語】
寫作教學若無閱讀則會失去源泉,提升與發(fā)展亦會被制約。課內閱讀可謂是閱讀中的精品記錄,對作文教學有著極大推動作用。閱讀與心靈的快樂共同存在,而寫作屬于創(chuàng)造性勞動,有興趣的寫作才是快樂的。本文探討了高中語文課內閱讀與作文教學一體化,分析了語文閱讀與作文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了高中語文課內閱讀與作文教學一體化策略,以此為高中語文課內閱讀與作文教學一體化提供參考依據(jù)。
【參考文獻】
【1】高劍鳴.課內閱讀與作文教學一體化研究【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15)
【2】鄺結娜.課內閱讀與作文教學一體化的研究與實踐【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7)
【3】張宏.一詩一文總關情——高中語文課內閱讀與寫作教學的關系淺析【J】.亞太教育,2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