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宏明
教育民主視角下的課堂管理之道
凌宏明
課堂管理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課堂的民主化管理可以通過以下四種策略來實現:一是約定俗成,建立行之有效的班級公約;二是以生為本,營造民主平等的育人氛圍;三是以退為進,贏得問題解決的廣闊天空;四是理性應對,探尋兩心相悅的最佳途徑。
教育民主;課堂管理;策略
基于教育民主管理視角下的課堂管理策略是以尊重學生人格為核心,尊重學生情感、思想、個性,尊重學生差異,為實現有效的課堂管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提供策略支持,是高效課堂教學的前提與保證,是為學生成長護航、促進學生健康生長的重要途徑。
目前在課堂管理中仍存有兩種極端,一是部分教師過分依賴通過權威式的管理和懲戒手段來糾正問題學生的行為,習慣憑借自己的經驗和主觀意愿來管理學生,將學生包裹在嚴厲管控之下,容不得學生犯絲毫的“錯誤”,造成學生心理上的壓抑和扭曲。二是極少數教師對學生采取放任自流,避重就輕,不管不問的“放羊式”管理,全然不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導致其在學生心目中威望較低,班級的許多規(guī)章制度形同虛設,學生的心思自然不在學習上,反常行為得不到及時糾正,偏激情感得不到宣泄,造成班風、學風較差,與任課教師的關系緊張,甚至出現故意、公開頂撞教師的沖動行為。
班級公約是維護和保障課堂教學順利開展的制度保障,是班集體必須共同遵守并維護的規(guī)定,是實現學習效果最優(yōu)化的重要措施。一個好的班級公約,更有利于良好學風的形成。在班級公約的制度保障下,班級成員積極向上,奮發(fā)有為,你追我趕,更能促進學生健康向上,團結協(xié)作,共同發(fā)展。在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同時,能夠充分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和個人責任意識。公約是班級的“法”,具有“少數服從多數”的權力的制約性,因此無論是誰違反規(guī)則均要受到事先約定的“懲戒”。
教師只有尊重學生,才有可能使學生喜愛上教師,樂于與教師交流和溝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尊重與肯定,他們心理的滿足感、愉悅感自然會增強,學生自然就會主動親近教師,喜歡教師,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習的潛力就會得到充分挖掘,能力得到有效釋放。被冠以“都是為學生好”“愛學生”名義下的“棍棒之愛”“強制性的愛”“施舍性的愛”等過當行為,只會招致學生的逆反和抵抗。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翰·納什從小性格孤僻,不合群,經常曠課,幾乎沒有完整地學過一門必修課。但是教師和家人沒有因此放棄他,鼓勵他做喜歡做的實驗,使得他能在學校繼續(xù)學習,繼而獲得了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學位。命運坎坷,正當他事業(yè)如日中天的時候又突患精神分裂癥,他的導師、朋友、家人依然尊重他、寬容他、愛護他,在這樣的氛圍中,約翰·納什逐漸康復了,并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教育是為了人全面發(fā)展,教育只有站在人性的高度,發(fā)現不同人的獨具特點的才能與潛質,予以呵護和培養(yǎng),這樣才能體現教育的“博大”與“本真”,才能更好地體現教育功能的多元性與創(chuàng)造性。我們一定要懷著“尊重學生”的崇尚之心去培育學生,幫助他們解除束縛心靈的鐐銬,助推他們得到受益終生的成功體驗,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未來。
妥協(xié)、退讓不僅是讓步,更是一種包容,是一種等待,是教育的智慧。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是容易犯錯的,面對同一錯誤有學生還會屢教不改,碰到這樣的難題該怎么辦?與成人相比,孩子們的價值取向還顯得不成熟,因此試圖讓處于成長激變期的孩子通過一兩次談話,來改變他們目前的狀況是不現實的。犯錯與馬虎是孩子的天性,試圖讓學生朝大眾價值觀認可的方向發(fā)展是需要過程和時間的,教師要做好耐心等待的心理準備。
教師適當“妥協(xié)與退讓”,把自己和學生放在平等、理解的基礎上,拉平立場不同的偏差,為學生留有自我反省的空間和時間,認清事實的本真,緩解矛盾,解決問題,才能促進學生更好的生長。在李鎮(zhèn)西老師曾經擔任過班主任的班級里,有孩子患有多動癥的,有經常打人的,甚至還有天天抽煙的。面對這些不是一天兩天形成壞習慣的“不良少年”,李老師沒有一味地強制這些孩子馬上改正,而是通過一個漸進的方式,讓學生從開始能不能克制自己在一個星期有兩天不打人到一個學期不打人,并與學生友好相處,從能不能一周只吸一次煙到每月抽一次煙或只抽半支煙,直至完全戒掉這樣看似滑稽但非常有效的策略,為學生搭建不斷進步的階梯,恢復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信心,讓學生享受獲得成功的過程。
課堂上總會出現令人意想不到的情況,如學生公開頂撞教師,故意大聲講話,與同學打架等,這樣的事總讓教師很生氣,有時因處理不當,還會使教師很狼狽,挫敗感十足。面對這樣的偶發(fā)事件,教師首先要保持鎮(zhèn)定、冷靜,切不可意氣用事。對于輕微的違紀行為,教師可以采用非言語的信號來暗示,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或者以不引人注意的方式走到學生附近,使其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領會并糾正自己的行為。對于情況較重的,教師可以采取以言語、談話、勸誡、安撫的方式“請”學生停止不良行為,比如教師可以故意暫停講課,故意沉默一會,也可走近該生身旁俯下身子在其耳邊親切地囑咐 “有事課后我們再聊”等方式進行“冷處理”。不用尖酸刻薄的語言羞辱學生,不用輕蔑的眼光打量學生。
批評孩子一個短處,遠不如去發(fā)現孩子一項長處。教師要善于分析學生問題的歸因,幫助學生找準問題的癥結,采用“高高地舉起,輕輕地落下”的處理方式,因勢利導,給以信任、鼓勵和安慰,給予學生改正的機會和希望,使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愛護與溫暖,并能與教師產生強烈的親近感、信賴感。當然,在表揚學生時,尤其是面對屢教不改的問題學生時,慎用無原則的贊賞、無底線的“忍讓”或物質的“賄賂”等。
提升課堂管理的技能需要教師不斷地學習、思考、鉆研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不能抱著一成不變,以不變應萬變的老套方法一管到底,一條道走到黑,單一的或固定的套路不足以應對現在“熊孩子”的成長煩惱。教師要熟練駕馭課堂,就必須正視課堂中學生存在的問題,不斷學習,從實踐中預測問題、分析情況、找出解決問題辦法,并對問題的出現加以反思和研究,主動促成個體的成長和職業(yè)成長,將課堂管理帶入科學、有效與教育藝術相結合的境界,讓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
G622.0
B
1005-6009(2017)74-0050-02
凌宏明,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平潮初級中學(江蘇南通,226300)副校長,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