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星玥
解讀
“活”在書法里的字與人
趙星玥
書法,是以漢字作為載體的一種藝術性的表達。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形式,它通過漢字的點畫結(jié)構(gòu)、章法布局、用筆用墨等造型美,來表達人的品格、氣質(zhì)、情操,達到一種美學的境界。書法課堂,更是以漢字為基礎,從書法藝術的角度解讀漢字,觀察漢字,表現(xiàn)漢字。讓漢字與孩子站在書法課中央。字在課中央,是漢字的成長;人在課中央,是學生的成長。字與人都能成長,因為他們有生命,每一個漢字都有其生命,它們從生活中來,然后衍生變化,由一個字引申出千萬個字,而人們就用書法藝術來完美呈現(xiàn)出其生命。學生在課堂中也能由學會一個漢字的書寫而掌握多個字的書寫規(guī)律與方法,這便是學生在課堂中的成長。
書法課堂的教學不是一成不變地從文字的筆畫、部首的書寫入手,而應該充分表現(xiàn)漢字的特殊魅力,而漢字的解讀更是書法課堂中文化傳承的重要部分。漢字最大的魅力便是形象,這也符合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象形字直觀形象的表現(xiàn)更容易讓孩子接受漢字,所以在書法課堂中,應該加強對象形字的欣賞與解讀,了解漢字演變的歷史,使得抽象的文字具有生命力。而讓漢字真正地“活”是它的衍生,學會一個象形字的意義不止掌握它的本身,由這個字可以舉一反三,帶出很多的文字,因為漢字的字型中蘊藏了許多信息,還原其外形意義,讓一個漢字在課堂中“活”起來,貫穿整節(jié)課的始終。
書法中不同風格的表現(xiàn),也能讓漢字“活”起來。不同書家,不同的人對于書法的理解便不同,所以有了不同的表現(xiàn),柳公權(quán)的筆意痩挺,顏真卿的豐腴雄渾,歐陽詢的嚴謹工整,趙孟頫的圓轉(zhuǎn)遒麗。書法課堂中的漢字書寫方法有規(guī)律可循,但是審美是多樣的,因為書法藝術的欣賞,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看法不可能都一致,而讓學生多接觸不同風格的漢字表現(xiàn),是為了讓學生的審美“活”起來。
書法的反復練習是枯燥無味的,如何在書法課堂中培養(yǎng)孩子學習書法的興趣是值得深思的。孩子是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中用各種方式調(diào)動他們的書法學習熱情才能學得有趣有效,多樣的學習方式有助于處于低年齡階段的孩子提高學習興趣。比如在書法課中,讓孩子造個象形字,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欲,而不是一味地學習古人;還能編寫漢字的故事,帶有情境進入書法學習。教師運用多樣多變的教學方法才能真正讓孩子在課堂中活躍起來
學生書法作品的多種方式呈現(xiàn),能讓孩子“活”起來。傳統(tǒng)格子紙式的書法作業(yè)在書法練習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多樣的書法作品呈現(xiàn)能夠給予孩子學習書法的成就感,更能活躍課堂氣氛,讓孩子在作品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得到快樂,甚至愛上書法。
我所理解的“人在課中央”,是文字“活”的書法課堂,是孩子“活”的書法課堂,教師要讓課中央的每一個人與字都“活”在書法里。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蘭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