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案例3·
因有樹,不隨波
杜雨婷
國學啟蒙;教師職業(yè)幸福
若是有人問起,走出大學校門,走進小學教書時的心情會是怎樣的?我大概會很沒出息地說:“怕?!?/p>
在象牙塔里待得太久,作為一個研究方向是對著鏡子嘗試著說一句“小朋友們好”,都能自己驚出一身雞皮疙瘩。唯一的愿望,便是祈禱校領導能讓我?guī)Ц吣昙?,學生越大越好,最好是六年級……
顯然,英明的校領導絕不會讓一個沒有任何經(jīng)驗的小老師去畢業(yè)班“站大崗”。
學校的名字很好聽,學校坐落在鳳凰大道上,也有了幾分“鳳棲于梧”的雅意。圍校一周,每班一塊田地,蔥蔥谷蔬,亦耕亦讀,饒有意趣。
學校很貼心地將我安排在二年級,這一年,我學著做班主任。不得不說,有時候生活就像是小馬過河,讀了多少書、查了多少資料、聽了多少人的建議都不如親自去試試。做了,才知道缺了什么、如何處理、做何準備;做了,才知道事情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也未必如預料中那般無趣。捧著一顆愛心去與孩子交流,才能享受到孩子眼中的純純依戀、滿滿信任。
一年后的新教師座談會上,我笑著用了著名的閱讀推廣人薛瑞平老師的那句話做了總結——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我不只想要做個班主任,而且,我要從一年級做起。
蒼梧小學是個自上而下“學霸當?shù)馈钡摹皶汩T第”。戴校長在全校教師會上就笑言要給我們“發(fā)福利”——外出學習就是福利。于是,在我工作的第一年,全校語文教師都被拉去蘇州觀摩“教海探航”頒獎大會!那次蘇州行,我聽到了王崧舟老師的《孔子游春》和孫雙金老師的《鞋匠的兒子》,才知道語文課原來可以上得如此酣暢淋漓、意猶未盡;原來聽一節(jié)好課如同看一部大片,如此上癮。從此,收起了哄孩子的態(tài)度,做起了教科研的學徒。在蒼梧能聽大課的機會很多,“蒼梧大講堂”“杏壇杯”、省內各種青年教師優(yōu)質課賽課……確可“一本滿足”。
很多人都說,要想走得快,一個人走;要想走得遠,一群人走。若是放在我這懶人身上,一個人怕是只會席地而坐,坐看云起。作家周國平有句話曾深得我心:“讀書是純粹的享受,而寫作則是辛苦的輸出,人生苦短,一定要多讀少寫,方對得起自己?!比欢覅s遇見了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汪燕校長。在她的啟發(fā)與督促下,作為青年教師,我竟也有幸多次去了師陶杯和教海探航的頒獎禮。在“汪燕名師工作室”“問題導學”的啟發(fā)下,我嘗試在自己擅長的詩歌課堂上將提問的主導權放歸學生,孩子們道出了“暖風熏得游人醉”因何而醉?“醉臥沙場君莫笑”似笑還哭等等一個又一個令人擊節(jié)贊嘆的好問好答,才讓我知道永遠不要低估孩子的智慧。讓學習真正發(fā)生,變教師教為學生學的化學反應是如此的美妙!這促使我分層、系統(tǒng)地規(guī)劃了小學六年的趣味國學,慢慢找回了自己專業(yè)傳承啟蒙的職業(yè)幸福。原來,做個教師,這樣幸福。
G451
D
1005-6009(2017)78-0047-01
(作者系江蘇省連云港市蒼梧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