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育關鍵詞:家長會
PART 1
開個班級嘉年華
——談談我們怎樣開家長會
文 | 韓宜奮
家長會是每個班主任的必修課,也是班主任的“頭痛課”。談成績,講問題,說形勢,制造一下緊張氣氛,增加一點壓力,可以引起家長重視;批學生,訓家長,提要求,顯示一下權威,展現(xiàn)一下教育業(yè)績,可以使家長臣服,讓學生聽話——這就是常規(guī)家長會的基本主題和套路。
本來,家長會的初衷是好的——促進家校溝通,形成教育合力。但是,傳統(tǒng)家長會過后卻事與愿違,非但沒有產(chǎn)生預期效果,反而滋生出負效應:會后家庭氣氛緊張,家庭矛盾加深,親子關系、師生關系惡化;親子之間、師生之間信任喪失。更有甚者,因為家長會主題單一,形式呆板,造成孩子恐懼,家長無奈,教師負累。這樣的家長會往往是一種痛苦的相會,失去了應有的意義。那么,當今時代需要什么樣的家長會?我們應該怎樣開家長會呢?
一般來說,家長會是由學?;蚪處煱l(fā)起的,面向家長、學生的交流互動式活動或會議??梢?,家長會的真正意義在于家校間增進了解,順暢交流,促進溝通,形成合力。但是,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家長會成了“成績發(fā)布會”,這樣主題單一、形式呆板、主次不清的集會顯然是有違初衷的。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給家長會重新定義。
從家長會的主題來看家長會應該同班級建設和班級整體發(fā)展規(guī)劃相關聯(lián)。不論是初中或高中,班主任都應該根據(jù)學生各學段的身心特點以及本班建設發(fā)展的規(guī)劃來確立每次家長會的主題,使家長會成為班級建設的有力推動,成為展現(xiàn)學校及班主任教育理念的契機,成為促進家校溝通及家庭互學的橋梁,成為增進親子情感的潤滑劑,成為展現(xiàn)教育成果和學生成長的平臺。因此,班主任應該在家長會的內(nèi)容和主題方面具有序列及系統(tǒng)意識,使各階段的家長會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有布局,有延續(xù),有反思。
從家長會的內(nèi)容來看由于主題的多樣性,內(nèi)容的豐富也是必然的。家長會可以一個主題一個相關內(nèi)容,也可以一個主題多個內(nèi)容。內(nèi)容既可以是有針對性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也可以是班級建設的序列推進。
從家長會的主角來看傳統(tǒng)的家長會主角都是教師,家長只是一個被動聽訓的旁觀者,只承擔著聽講和被告知的任務,而且聽到及了解到的情況往往單一負面。而學生就更是被排除在家長會外,提心吊膽聽候審判。其實,家長也是教育的參與者,班主任應該讓家長在家長會上有機會當當主角,通過家長會這一橋梁,讓家長更多了解和理解學校教育,并積極參與,形成合力;而學生如果有機會跟家長一起參加家長會,就有了另外看待家長和學校教育的角度和機會,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育。
從家長會的形式來看主題的多樣性決定了內(nèi)容的豐富性,從而使形式的靈活有了可能??臻g拓寬,舞臺擴大,參與人員增多,家長會的形式就有了顛覆的可能和必要。
重新定義了家長會,那么家長會的總原則也就可以確立了:不談成績,不批學生,不訓家長;只談成長,只講習得,只有展現(xiàn)。為什么不談成績?說實在的,如今的考試更多是一種承擔篩選任務的游戲,沒有受過專門訓練和深入琢磨過的人,就算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也未必能明了。我們都知道“易子而教”的道理,一般來說,孩子是不太愿意家長對自己的在校學習指手畫腳的。因此,跟家長談成績,不但意義不大,反而會讓家長和學生都會焦慮和恐慌,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也會陷入緊張,造成學生對學習恐懼,對學校和教師厭惡。相反,如果家長會只是一次表現(xiàn)成長、展現(xiàn)所學、亮出自我的機會,那么,家長驚喜感恩,會更好地理解和配合學校教育;學生快樂自信,會更享受和熱愛學習;教師輕松自信,會更獲得信任和支持——這樣的家長會才有更大的意義,才能實現(xiàn)多贏。
確立了原則,對家長會的設計就有了新要求:目標明確,新穎靈活,生動有趣,動情感人,體驗互動,全員參與,聚集能量,產(chǎn)生效應。
家長會應有個縱向的規(guī)劃。一直以來,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對一學期工作做個計劃,但卻往往忘了或是不習慣也給家長會做個計劃。每個學期的家長會開什么,怎么開;每年的家長會各有什么使命,要達到何種目的;各個家長會之間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應該形成怎樣的線性走向和發(fā)展思路,班主任都應該有個基本的規(guī)劃、清晰的思路。一句話,家長會應伴隨班級發(fā)展規(guī)劃起舞。
第一學年:
班級建設要承擔的任務往往都是確立班級建設核心,建章立制,習得養(yǎng)成,齊抓共建,培養(yǎng)情感,促進粘合,相互了解,營造風氣。這一學年的家長會可以圍繞下列主題展開:
建設好一個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級;
向學生家長陳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
增進學生彼此的了解和溝通,使班級建立共情;
奠定班級共同信仰,形成班級文化基礎;
促進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
新學段學法及思維導引;
新學段學生心理特點總結;
師生、親子、生生關系建立與疏導;
……
在確定主題時,可以抓住一個任務為主導,以這個主導為切口和線索,串起其他,以達到綜合展現(xiàn)的目的。例如在學期初可以召開主題為“做個卓越班級的超強合伙人”的家長會,向家長們介紹班主任的教育理念,詮釋班級建設核心目標,展現(xiàn)各科任教師的風采,讓班委會、家委會成員亮相,給各組各宿舍展現(xiàn)的機會,進行破冰體驗活動,開展團體交流溝通促進活動等,旨在讓班級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形成清晰的意識:我們都是班級建設合伙人,好的班級是家校、師生、親子共同努力的結果。家長會邀請家長學生共同參加,以體驗活動的方式展開。這樣,班主任的治班風格和教育理念、班級建設的目標、班級相關人員的基本情況等都清楚地展現(xiàn)出來了,各方也就明白了班級的定位和自己的定位,以后的行動就有了準則。這樣的家長會能為班級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確立班級建設的情感基調(diào),為班級的和諧發(fā)展做好鋪墊,埋下伏筆。另外,學生升入新年級,身心有了新的變化,對老師、同學、家長都會有不同于原來的感受和反應,對新階段的學習壓力也會有措手不及之感,這些情緒和心理的變化,也勢必會影響到家長。這樣,如何看待新學段的生活和學習就可以作為家長會切入的角度和素材,去打造一次適應本階段的家長會。
第二學年:
當班級建設已初見成效,基礎建設已有基礎時,班級建設就應該進一步加強和提升了。中學是學生三觀打基礎的最重要階段,班主任必須有班級學生成長培養(yǎng)目標和計劃。如今,大力提倡的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以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提升就是班主任的終端任務和衡量標準。因此,文化建設、文化滋養(yǎng)、文化引領便是第二學年班級建設的主要任務。同時,學習能力及學習素養(yǎng)的提升也是學生成長的必須,這也應在家長會進行處理和展現(xiàn)。這一學年家長會的主題可以是:
閱讀習慣引領:家庭閱讀,親子閱讀,校園閱讀;
親子關系建設:當下我們怎樣做父母,怎樣做兒女;
朋輩關系處理:同性關系、異性關系處理,怎樣看待同學,怎樣構建朋輩關系;
業(yè)余生活建設:如何主動成長,閑暇時間的利用,豐富生活的構建;
家長風采展現(xiàn):我們也曾年輕過,說說我的光輝歲月,各行各業(yè)都精彩;
學習生活建設:優(yōu)秀作業(yè)展示,優(yōu)秀學法大碰撞,思維練習,學習理念建設;
中學生形象塑造:看看我們多精彩,我們會長成這樣,才藝比拼大舞臺;
我的時代我的國:關注時代,關心社會,關懷眾生,關愛國家;
……
這些主題統(tǒng)領下的家長會勢必豐富多樣,異彩紛呈。家長會既為學生的成長提供養(yǎng)分,讓家長得到啟發(fā),更能產(chǎn)生無窮的吸引力,推動家長對教育的主動參與,同時班級文化建設、學生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也能得到促進。
第三學年:
學生逐漸走向理性成熟,中高考任務當前,他們承擔的學習任務更重,心理壓力更大。這時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渡過學習難關,舒緩學習壓力;同時,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大氣與擔當、理想與情懷、從容與愉悅。這個階段的家長也是備受煎熬,如何給家長減壓和引導他們當好畢業(yè)生家長,也是家長會不容忽略的主題。因此,我們可以把家長會主題確定如下:
我是考生我怕誰:擁有良好心態(tài),提升考生自信;
如今我們怎樣當家長:明確家長位置,清楚家長作用;
科學先行勤殿后:高效學習,有效勤奮,掌控節(jié)奏,思維清晰;
唯有大氣方成器:合作學習,善于交流,互通有無,互助互學;
我的大學我的夢:為學習定位,為努力定方向,說說為何讀大學;
生活生活我愛你:關注時事,關心生活變化,觀察周圍,觀賞自然;
學習是一種享受:只為成長學習,不為成績拼命,調(diào)整節(jié)奏,反思得失,尋找學習樂趣;
我們擁有一個家:學會感恩,學會體諒,學會理解,說說感動班級人物、最有風采人物、最美老師、最美同學、最值得珍惜的往事等;
……
家長會有了規(guī)劃,確定了主題,選擇了內(nèi)容,還需要有實現(xiàn)的形式和嚴謹?shù)牟季衷O計。那么,怎樣才能讓家長會出彩呢?
策略包括:巧妙利用團隊建設體驗拓展活動;充分給學生機會,調(diào)動家長參與,靈活變換家長會主角;善用現(xiàn)代化手段,拍視頻,為各環(huán)節(jié)配上恰當?shù)囊魳窢I造氣氛,做好圖文并茂的PPT,發(fā)一張設計精美的家長會邀請函等;學生表演、家長表演、教師表演……以上都是家長會形式運用的基本手段。而有好文案、好設計、好程序安排,找個出色的主持,布置一個有氣氛的會場等,更是開好家長會必須考慮的問題。有些老師在這些方面未必擅長,這時,我們可以成立一個家長會籌備小組,還可以把家長會承包給學生,讓他們各抒己見,群策群力,這樣既會生成精彩的家長會方案,也能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成長的好機會。多年來,筆者一直堅持這樣的家長會思路,家長們自從在第一次家長會上嘗到“甜頭”后,此后參加家長會更是熱情高漲,總會積極主動參與到家長會的準備工作中。往往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家長會中:父母、兄弟姐妹、爺爺奶媽、外公外婆、家長的朋友同學等。家長會在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開成了班級嘉年華,辦成了親子大聯(lián)歡。
家長會召開過程中,作為總導演的班主任應該密切關注各方的表現(xiàn),仔細觀察各人在活動中的情緒,多角度注意學生在人際中的互動表現(xiàn),隨時對家長會進行調(diào)整調(diào)度,積極收集現(xiàn)場素材,承擔起家長會靈魂人物的責任。
家長會結束后,一次相應的主題班會是必須的后續(xù)。利用班會,班主任對家長會及時總結,分析不足,分享收獲,聽取感想,收集意見。有了這些后續(xù),家長會的意義才能真正落實,家長會的序列性推進才會形成。
對于這樣的家長會,大家難免會有疑問:這樣思路的家長會跟主題班會有何不同?由于我們的家長會是與班級發(fā)展規(guī)劃相應的,自然會在主題上跟主題班會有吻合和交叉。但是,因為家長會在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上沒有那么大,而且家長會的目的是側重于展現(xiàn)與匯報、溝通與交流,跟主題班會側重于培育與教導不同,所以可以以一個中心主題為重,同時串起幾個相關主題進行展現(xiàn),不需像主題班會那樣有較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和教導性。但是,我們始終要記住的是:構建快樂共贏的家長會新模式,把家長會辦成家長滿意、學生開心、助力教師的嘉年華活動,讓家長會達到助力教育、增進溝通、展現(xiàn)成長的目的,這是我們始終堅守的準則。因此,班主任思路的打開,家長會策劃的靈動多樣,家長會的氣氛營造,家校關系、師生關系、親子關系的有機建立都有賴于班主任對家長會的全新理解和詮釋,這也向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當然,作為班主任,對家長會主題的確定、內(nèi)容的選擇首先要符合本校本班的生態(tài),要關注學生及家長的特點。但是只要敢于創(chuàng)新,勇于開拓,創(chuàng)造靈活多樣的新形式,家長會必然有趣有用。所以,開拓家長會的新思路,把家長會辦成班級嘉年華很有必要。事實證明,只要我們用心,用情,用智,家長會就會成為教育最有力的促進和保障,也會成為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的期待。
(作者系廣東省中山紀念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yōu)秀語文教師,廣東省德育中心特聘講師,廣東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廣州市教師培訓中心特聘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