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幸福
摘要: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眾多教育機構和教師共同長期努力的,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地位,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自主學習知識,而不再是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本文從高中化學教學中高效課堂的要求和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兩方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中化學;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283-01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高效課堂是教師遵循教學活動規(guī)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正是在教學效果中體現(xiàn)出來的,師生的共同活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
1.關注學生需求
構建高效課堂的首要一點就是弄清楚學生所需要的是什么, 包括教學手段、 教學模式、教學任務量以及教學時間等內(nèi)容;在了解學生的需求之后, 就可以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來進行課堂教學, 這樣師生之間的默契度將會大幅提升, 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勢必會有所提高。當然,高效課堂的構建是一個長期過程,有些時候教師對于學生的要求也不能一味地滿足, 也許在短時間內(nèi)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的提升有所幫助, 但是在知識的理解程度上并沒有太大的幫助[1]。 譬如為了讓學生更熟悉化學周期表, 教師就讓學生每天抄襲化學周期表, 這樣也許能留下印象, 但是在具體應用時,卻少了一種靈活變通性,學生在今后的化學學習中并不能很好地融會貫通。反之,教師如果是通過一段帶有元素周期表的口訣來教學生怎么"唱"口訣,這樣一來就會留下較深的印象,而學生學習起來也比較的輕松,這也更好地體現(xiàn)了高效課堂的內(nèi)涵和精髓。
2.轉(zhuǎn)變教學方式,更新教育理念
我們教師要創(chuàng)新我們的教法,發(fā)揮我們的特長,彰顯我們的個性,以期在我們課堂上能夠達到"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的高效達成。在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的同時,不但要扎實掌握具體的高中教材知識,為高考取得良好的成績做鋪墊,更要積極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為創(chuàng)建一個高效的高中化學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當然高效并不僅僅是指教師的授課藝術水平,更多地應該是指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沉浸在化學學習的氛圍中,樹立起探究化學知識,追求化學研究的一種學習境界。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高效突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桎梏,讓學生的能力與素養(yǎng)得到全方位的進步與提升。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充分激發(fā)學生對于化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充分挖掘?qū)W生在化學研究當中的潛在能力,力爭使素質(zhì)教育與應試教育相輔相成,使傳統(tǒng)教學與現(xiàn)代教學并行不悖。
3.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境是引人入勝的好途徑。 利用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愉悅的課堂情境、求知的課堂情境、成功的課堂情境,適時地呈現(xiàn)適當內(nèi)容的形象材料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刺激,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思考,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用生動、具體的化學現(xiàn)象揭示物質(zhì)結構、化學反應,變枯燥為生動,從而創(chuàng)設一種使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讓他們處于一種親切的情境中。 這樣,不僅能極大地激發(fā)起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引起探索化學世界的好奇心,同時從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學生聽課造成的疲勞和緊張,使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互促進、共同發(fā)展。 學生可以在良好狀態(tài)下,自主地、積極地學習,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如在講到"二氧化碳的用途"時,怎樣使學生輕松地掌握二氧化碳的多種用途呢? 我在教學中給學生播放了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滅火等的動畫,動畫形象、生動,使學生很容易地理解并掌握了二氧化碳的用途[3]。 再如,在學習了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后,我播放了古代"濕法煉銅"的過程的視頻,并請學生根據(jù)視頻思考這個現(xiàn)象應用了哪個化學原理? 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而且使學生很輕松地便理解和掌握了所學知識,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一舉兩得。
4.以生動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活躍課堂氣氛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強調(diào):"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化學。"要構建化學高效課堂,教師必須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心理特點,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富有啟發(fā)性和感染性的教學情境,將化學知識直觀化、情境化,給枯燥的知識以靈性的狀態(tài),讓學生直面情境帶來的新、奇、趣,獲得出乎意料、耳目一新的感覺。以活躍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興奮點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使學生在輕松、和諧、愉悅中興趣盎然地掌握化學知識。在教學"金屬與水的反應"時我先提問學生:"通常我們怎樣給水加熱,是否可以在水中放一些金屬就讓水變熱呢?"學生紛紛議論說:"沒有熱量的金屬怎么能使水變熱呢,沒有熱源呀。"然而,當我用鑷子將一小粒金屬鈉放入水中后,卻發(fā)現(xiàn)鈉粒在水中劇烈翻騰,并冒出了熱氣。與學生原來判斷結果相反的教學情境,引起了學生的好奇與思考,"為什么是這樣,而不是那樣?"的疑問調(diào)動了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學生自然對"水遇到金屬鈉為什么會變熱"產(chǎn)生了強烈的探究興趣和愿望,相對靜態(tài)的教學得以變?yōu)槿w學生主動參與的開放式動態(tài)教學,課堂探究就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下順利展開。
5.高效的課后環(huán)節(jié)
為了激發(fā)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興趣,課后,教師布置的作業(yè)要改革,努力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傊粢虿氖┙痰淖鳂I(yè)。作業(yè)是教師給學生布置的功課,它能達到"鞏固知識,訓練技能,培養(yǎng)能力"的作用,只有巧妙設計,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學生學習了一堂課,如何能讓學生很好地鞏固呢?從作業(yè)反饋中,能很好地反映出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也能很好地看出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效果很好。后來,筆者就經(jīng)常這樣做,通過精心設計,學生也能很好地鞏固課堂上的內(nèi)容,反饋的信息也比課后的練習來得全面。在這里,筆者就對這方面的一些具體做法與大家探討。
第一,一般分為兩個層次:一是記憶性的內(nèi)容,主要是課本上的一些概念;二是概念的應用,是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
第二,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的濃厚興趣,在設計習題時,盡量從我們身邊的事例入手,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就是從我們生活中來的,我們學習物理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社會。
第三,在設計練習時,老師自己要多研究,習題不能有較大的漏洞,最好是平時資料上常見到的,再自己做一些修改。
6.學以致用,調(diào)動積極性
化學科學與生產(chǎn)、生活以及科技的發(fā)展有著密切聯(lián)系,對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和人類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高中學生會接觸到很多與化學有關的生活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幫助學生拓寬視野,開闊思路,綜合運用化學及其他學科的知識分析解決有關問題。我們應該讓學生感覺到化學就在他們身邊,生活中處處都和化學相關,學好化學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為了他們的身體健康,為了提高他們的生活質(zhì)量。讓他們自己重視化學的學習,這比我們的任何說教都有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開設相關的校本課程和研究性學習課程,充分利用當?shù)馗鞣N條件,組織學生開展參觀、討論、觀看影像、聽報告等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機會接觸實際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認識生產(chǎn)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技術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積極性就隨之而來了。
總之,教學過程,既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更是一個交互過程。課堂教學的高效,既來自于教師的教,也來自于學生的學,離開任何一方,均不能獲得課堂教學的高效。唯有以學生為主體,活化教學方式,注重教學技巧,方能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與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