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文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能力、團結協作的理念、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在具體教學中主要體現為對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初中語文教師在日常閱讀教學中,應當注重學生各項能力的全面均衡發(fā)展,將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引導學生對語文進行全面系統的學習。
【關鍵詞】初中語文 綜合性學習 閱讀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69
“語文綜合性學習”可以改變當前語文教學相對封閉的狀態(tài),能改變課本作為教學資源的單一性,更能全面調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成為初中語文教學中被廣泛采用的一種教學措施。語文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在對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均衡發(fā)展,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的跨學科聯系,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語文綜合性學習著重強調學生在學習時的協調合作,通過持續(xù)不斷的語文實踐教學培養(yǎng)起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實施的能力,最終達到讓學生獨立自主進行語文學習的目的。
另外在進行課外實踐活動時,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實踐活動流程設計,讓學生參與到活動組織中來,教師全程僅進行引導、輔助。同時,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適時的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通過實踐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并讓學生將語文學科同其他學科有機的聯系起來,運用其他學科的知識來輔助解決語文學科的相關問題。
一、注重閱讀教學,搞好課內綜合學習
第一,閱讀教學先要注重“讀”。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在正式進入課堂教學前先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口語訓練,給學生5分鐘左右的時間來進行說話訓練,做到以“讀”促學。學生可以在課前進行廣泛的閱讀,如新聞、生活見聞、古詩詞、文學作品等,然后再在課堂上將這些“讀”出來,將這些分享給全班同學。當然,這里的“讀”是讓學生對所見所聞、所讀所感、所學所悟事先進行歸納整理,用筆記錄下來再“讀”出來,在學生能力足夠的情況下,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脫離稿子“讀”,即進行復述。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可以將閱讀到的好文好詞、風俗趣事、生活見聞等進行分析,充分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更能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同時還對學生的語文口語交際能力進行了訓練,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課外閱讀。
第二,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動”起來。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問題研討的形式營造輕松、愉快、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將學生的參與熱情調動起來,同時,教師要在語文課堂中對自己進行準確定位,做好語文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把課堂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得以凸顯。當然,教師還需要注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并向學生提出符合實際學習情況的問題,讓學生全身心的參與到語文閱讀的學習之中,使學生同閱讀的文章、文章的作者、文章中的人物產生心靈上的共鳴。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簡單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文章進行分析、討論,以此使學生群策群力的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讓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得以提高。如在學習《桃花源記》時,學生就對文章中描寫的內容進行了激烈的爭論,大多數學生認為文中描寫的景色如此之美,現實之中或許沒有這樣景色的地方,這篇文章或許是虛構的。雖然這樣的爭論不一定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學生能夠發(fā)現教師在講課時沒有提及的問題,同時能對書本中的描寫產生質疑,這對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的,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學生對文章質疑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在課后去對文章進行更進一步的了解,讓學生在課后去查閱資料找出答案,這不失為訓練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好辦法。
第三,閱讀教學要帶學生“玩”起來。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把握學生的身心特點,利用這個階段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知識接收能力強、愛表現自己的特點,將游戲運用到語文閱讀教學之中。在日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用游戲的形式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分角色朗讀是一般語文閱讀教學中常用的游戲方式。
例如,在進行老舍的《茶館》這篇課文的教學時,由于這篇文章是話劇,因此里面的人物角色是較多的,是很適合進行分角色朗讀的。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學生進行簡單的分組,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分角色閱讀,這樣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更具有角色代入感,更能理解文章中角色所表現出來的情感。當然,在學生進行了多次分角色朗讀后,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讓學生把文章搬上舞臺,讓學生自己編自導,將文章轉化為話劇、小品等形式進行表現,如《茶館》一文,本身就是話劇劇本,這就更適合學生以表演的形式進行展現。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學習的熱情被激發(fā)起來,在游戲的時候不知不覺間就完成了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深度挖掘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從閱讀中有所收獲,因此教師要搭建起給學生提供便捷閱讀的平臺,讓學生學會從圖書、雜志報刊、電視廣告、互聯網中尋找閱讀材料。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眾多的閱讀材料進行甄別,從中篩選出對提高閱讀能力有幫助的、能作為寫作素材保留的材料。例如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一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為“怎樣收集資料”,教師就可以把這一部分獨立出來,作為專門的一個教學內容,利用一個課時的時間來對學生進行詳細講解,讓學生學會如何去搜集資料,初步掌握從書籍、雜志報刊、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多種渠道搜集資料的方法。
同時,教師還要用適當的時間帶領學生去感悟自然,領略自然最真實的美,讓學生將現實的美和文章描述的美結合起來,加深對文章描寫內容的認識,從文字中挖掘出更多的有用信息。
總的說來,在初中語文閱讀的綜合性學習中,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是非常重要的。初中語文教師,要懂得充分利用現在語文教材設置的靈活性,把握好語文教材中給教師和學生預留的學習空間,借助豐富的外部閱讀材料,對閱讀的綜合性學習進行補充輔助。同時,教師還可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讓有限的課內教學向充滿無限可能的課外延伸,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使語文真正的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這樣不僅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是極為有利的,還能快速高效的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