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瓊微
(湖南財政經(jīng)濟學院 外國語學院,長沙 410205)
基于“慕課”教學背景的大學英語ESP教學模式探析
楊瓊微
(湖南財政經(jīng)濟學院 外國語學院,長沙 410205)
“慕課”是隨著計算機和移動互聯(lián)技術的發(fā)展而逐漸發(fā)展成熟的一種全新的開放式在線授課模式,這一嶄新的教學模式打破了時間、空間、學習人數(shù)等諸多方面的制約,逐漸成為很多高校的主流教學模式。本文基于“慕課”教學背景,結合當前一個時期大學英語教學發(fā)展相對滯后的現(xiàn)狀,將傳統(tǒng)的ESP教學模式與新興的“慕課”結合,致力于為當下大學英語的ESP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探索一條可供借鑒的創(chuàng)新之路。
慕課;大學英語;ESP教學模式
ESP(大學專門用途英語)是指英語與相應的職業(yè)結合之后而產(chǎn)生在某一特定行業(yè)、領域專門使用的英語,作為英語教學中的特定門類,其分別標準和相應的劃分都是根據(jù)行業(yè)的實際需求來確定的,如金融英語、商務英語、旅游英語、醫(yī)用英語等等。無論其種類如何,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從事該行業(yè)的人員能夠靈活、專業(yè)、高效地運用英語這門交際工具來完成日常溝通、交流,為專門工作的開展做好基礎工作。如今,ESP教學資源欠缺、教學方式單一、評價方式落后等無不相關,使ESP陷入了發(fā)展速度放緩的平臺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當前大學英語的正常教學和模式創(chuàng)新,也不利于復合型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而當前基于移動互聯(lián)技術而逐漸發(fā)展完善的“慕課”[1],無論是從教育資源的豐富性還是評價考核體系的完整性等方面都可以彌補傳統(tǒng)ESP教學的不足,可以提升課堂效率、增大課堂容量、豐富線上與線下互動等。基于此,筆者接下來將闡述“慕課”教學方式的發(fā)展歷程以及與ESP教學相結合的優(yōu)越性。
當前一個時期,以移動互聯(lián)和智能終端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影響了包括教育在內的多個領域,并給這些行業(yè)和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創(chuàng)新。就教育領域而言,目前來看,其影響最為深遠的莫過于“慕課”這一嶄新教學方式?!澳秸n”大多借助長度為十幾分鐘的小視頻圍繞某一知識點向學生講授,而且在小視頻中還伴有相應的互動欄目和檢測學生學習成果的小測驗,整個學習過程短小精悍、耗時較小,但內容卻十分豐富、信息量極大,而且整個學習過程可以由學生自行控制,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碎片化的課余時間,這對于學生“化整為零”來系統(tǒng)學習某一學科十分具有幫助[2]。依筆者來看,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慕課”最深刻的變革在于讓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過程的主導者,給予了學生100%的自主權,這也是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最大的挑戰(zhàn)。接下來筆者將逐條分析“慕課”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所具有的優(yōu)越性。
其一,教學資源的精細化和精品化。眾所周知,“慕課”教學一般是將系統(tǒng)的完整知識劃分為一個個細微的知識點,然后圍繞每一個細微知識點制作一個簡短明了但信息豐富的視頻,視頻圍繞這一知識點系統(tǒng)講述并前后串聯(lián),將一些與之相關的知識全部涉及其中,以此增強了這一小段視頻的知識縱深。因此,就這一層面來講,“慕課”中的每一個細小板塊看似十分碎片化、不成體系,但卻都是圍繞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精細化打磨、研發(fā)而得出的,所包含教學內容全為“干貨”[3],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減輕課業(yè)負擔。另一方面,“慕課”課件不再由單一的教師獨立備課,通常是由多位教師共同備課,然后由相應的小組來就被備課內容進行訂正并形成相應的教學提綱,再聘請學科內部的精英教師授課,整個過程科學體系、規(guī)劃合理,可以有效規(guī)避教師自身因個人喜好、知識面參差不齊所帶來的知識點遺漏、講授內容片面偏激等弊病,給學生帶來全面、客觀、及時的授課內容。
其二,教學方式的“個性化”和“定制化”。這一特點也是與上述訴介紹的“慕課”教學所采用的特殊教學方式直接相關的,學生借助“慕課”平臺可以隨之觀看教學視頻,在觀看學習過程中遇有不明白、不理解的概念、問題可以隨時將授課內容暫停,進行思考、查閱資料甚至重新觀看,這類似于教師與學生之間“一對一”的輔導教學,也可以看作專門針對學生實際特點來量身打造的“個性化”教學。這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有效避免了“囫圇吞棗”所帶來的因某一個或某幾個知識點的不理解而造成的對與之相關的知識在理解和認知方面所產(chǎn)生的偏差和誤區(qū),可以有效夯實每一個知識點,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知識[4]。除此之外,這種“定制化”教學也打破了按部就班的單一線性教學方式“只學新知識,不回顧舊知識”所產(chǎn)生的弊病,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實際狀況“溫故而知新”,可以找準自身的薄弱點有針對性地強化,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
其三,教學過程的“交互化”和學生參與的“開放化”?!澳秸n”教學大多采用視頻授課,這樣的教學方式看似枯燥而機械,與真人授課可以隨時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相比,前者的針對性也有所差距,但殊不知現(xiàn)如今借助移動互聯(lián)特別是智能終端技術所研發(fā)設計的“慕課”平臺在智能性和針對性方面也都有了長足進展,學生在上課時可與教師自由“互動”,還可以獲取更為廣闊的開放式教學資源[5]。例如,在智能化“慕課”教學平臺上,課件在向學生講授相應知識點的前提下,也會根據(jù)眾多學生的難點和易錯點在講授過程中歸納幾個節(jié)點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順利完成這些問題之后,再進入到接下來的學習中,而且學生在學習時的反應快慢、知識點的理解程度等信息也都會第一時間反饋到“慕課”后臺,后期工作人員會根據(jù)學生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對教學資源進行訂正與修改。除了上述的學習過程的高度“交互化”,學生參與的“開放性”不僅指可以獲取無盡的教學資源,而且學生還具備高度的靈活性和自主權,可以不再受制于學校的固定教學安排,自主開展相應的學習方案,這也從某種程度上擺脫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所帶來的弊病。
大學英語ESP的最終教學目標是要實現(xiàn)英語與行業(yè)的深度結合,充分發(fā)揮專業(yè)英語在相關行業(yè)、專門領域的廣泛運用,為行業(yè)發(fā)展和日常交流、溝通提供便利,因此,基于以上定位,大學英語ESP在日常教學中就應該保持普通英語教學方式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注重行業(yè)性和應用性。但在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學英語ESP教學中卻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可以歸納為如下幾個層面。
首先,高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不統(tǒng)一。就ESP英語而言,除了各個行業(yè)對相應領域的英語有明確要求外,金融英語、商務英語、旅游英語、醫(yī)用英語等對ESP的要求并非僅僅要掌握相應的語言內容,更為重要的是借助ESP來完成某一個相應的預定目標。但在當前的大學英語ESP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高校仍沿襲普通英語的講授方式,緊緊圍繞語言規(guī)律和傳統(tǒng)教材目標設置來講授內容,殊不知,這樣的教學方式教給學生更多是應試技巧,但這些內容卻不足以讓學生在專業(yè)領域內熟練運用英語來溝通、交流、完成既定目標[6]。例如,就商務英語而言,現(xiàn)在很多高校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片面重視教材英語化,只是將商務領域涉及到部分單詞、詞組、句子來加以講述,但缺少商務場景的實際演練和使用,也缺少學生自具體使用之后的反饋和點評,這樣的教學效果很難讓人滿意??傊?,這種既定教學目標與實際教學方式、講授內容相脫節(jié)的現(xiàn)狀,“所學非所用”的矛盾或許是目前制約ESP英語發(fā)展的最大障礙。
其次,高校在教學過程中仍舊沿襲教師為中心的陳舊教學模式。由于受到師資力量短缺的制約,很多高校的ESP授課采用了大班額的方式,殊不知這樣的方式本來就與ESP自身的教授理念相沖突。具體的講授過程而言,大多是任課教師采用語法翻譯法來進行教學。通常,教師的教學安排都是先解釋文章中的知識點,然后翻譯文章,最后再完成書后練習。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教師自始至終都居于中心位置,而學生則退居到了相對次要的位置上,但就ESP而言,更為強調的是學生的獨立學習、訓練和使用,師生之間這樣的角色安排或多或少存在“錯位”之嫌[7]。而且,這樣的授課過程與普通大學英語的講述并無差異,也就削弱了單獨開設ESP的必要。
再次,高校在ESP教學中缺少與之相配套的合適教材。對于任何科目的教學和學習而言、系統(tǒng)性和針對性的教材都是必不可少的,當然,ESP教學同樣也不例外。就目前的ESP教學而言,在教材方面存在問題卻十分普遍。一方面,教材缺乏針對性,內容大多是對基礎語法、詞匯、語音等知識的淺顯介紹,側重對學生基本功的考察,而關于學生未來所從事行業(yè)的實際應用能力的考察卻少之又少[8];另一方面,教材中所涉及的課文、文章等知識有相當一部分滯后于時代發(fā)展,顯得較為陳舊、老套,缺少時代氣息,更不用提課文與行業(yè)領域專業(yè)知識的結合程度了。綜上,高校ESP教材內容和文章都沒能與時俱進地跟上時代潮流和學科特點,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十分不利。
最后,缺少既懂得扎實英語功底又洞悉行業(yè)發(fā)展的優(yōu)秀復合型教師。目前絕大多數(shù)高校的ESP教學都是由英語教師來擔任,這些教師的聽、說、讀、寫能力都很全面,英語功底大都不成問題,但缺少從事ESP教學所需要的專業(yè)背景。例如,就金融英語而言,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本的英語知識,由于學生將來致力于從事與金融、經(jīng)濟相關的行業(yè),因此,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在英語講授過程中要提升針對性和技巧性。換言之,既要遵循一般的大學英語教學規(guī)律,同時還要兼顧所涉及行業(yè)(如金融、商務、醫(yī)學等)的基本特點和行業(yè)禁忌,這種對任課教師提出的雙重要求類似于“雙師型”教師,但又與之完全不同。因為就ESP的實際授課來講,更為看重的是教師子自身的復合專業(yè)背景,以及在各自領域運用英語解決問題、實現(xiàn)突破的能力,這一點對很多高校來說還是十分欠缺的。
上述介紹了大學英語ESP教學模式現(xiàn)階段,在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脫節(jié)、師生關系“錯位”、教材缺乏針對性和時代性以及復合專業(yè)背景教師相對缺乏的實際現(xiàn)狀,接下來筆者將結合“慕課”平臺的特點和優(yōu)勢來探索大學英語ESP教學的新模式。
其一,高校應借助“慕課”平臺統(tǒng)籌教學程序,按照實際教學目標設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具體來說,本文可以結合“慕課”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探討切合實際的教學方式。第一,在堅持“實用性、應用性”原則的基礎上,將能夠講解的知識點“慕課化”,實行翻轉課堂。即通用英語、專門用途英語和專業(yè)課程中條理性強的知識結構,可以由大學英語教師自己制作或搜尋網(wǎng)上慕課視頻后,派發(fā)給學生。課前,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進度和需求觀看慕課視頻,學習通用英語中基本的語法、單詞,專業(yè)英語和專業(yè)課程中的專業(yè)知識,實現(xiàn)課前厘清知識點,減輕教師重復講課的負擔這一目標[9]。第二,大學英語ESP教學在堅持教材化和實用性原則的基礎上,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自覺自愿地參與課堂教學,比如任務教學法、情境教學法、互動教學法、模擬仿真法等。這些方法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
其二,高校應借助“慕課”平臺打破師生關系“錯位”的魔咒。“慕課”這一教學方式之所以能夠在諸多學科中取得“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顯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遵循了教育最基本的規(guī)律——學生自身的主動性是學習取得突破的關鍵。豐富的慕課資源和移動學習理念,使“學生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解答”[10]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師生追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慕課平臺進行大學英語ESP教學。其一,慕課平臺能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能夠讓學生學到地道的英語。并且,慕課課程要求學生參與各種互動任務,這可以減輕學生“啞巴英語”的現(xiàn)象,活躍課堂氣氛。其二,慕課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讓學生擁有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此外,利用慕課平臺可以開闊學生視野,了解相關學科 發(fā)展的最新動態(tài)和前沿知識,使得師生能在課堂上一起合作與探討。
其三,高校應根據(jù)“慕課”平臺的實際設定恰如其分的ESP教材。一本優(yōu)秀的教材,既應滿足學生現(xiàn)階段學習專業(yè)性的要求,同時還應具備學生未來職場生涯中的崗位特色。因此,就大學英語ESP教材而言,首要的優(yōu)點應滿足教學大綱要求,然后就要考慮是否符合英語自身規(guī)律和專業(yè)實際情形以及未來崗位的發(fā)展變化等[11]。例如,在選擇教材時確定那些知識點明確、重點突出,時長大致在15分鐘左右的短小精悍的視頻課件,并在知識點后設置相應的考核環(huán)節(jié)來檢驗學習成效,這樣還可以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四,高校應選拔既懂得扎實英語功底又洞悉行業(yè)發(fā)展的優(yōu)秀復合型教師。借助“慕課”平臺開展ESP教學并不意味著教師作用的弱化,相反,由于教師在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參與時間的減少,使得每次參與的重要性都大大提升。有鑒于此,高校在構建師資隊伍時首要的標準應該是復合型專業(yè)背景,在這一基礎上可以滿足英語語言的日常教學又要洞悉所涉獵行業(yè)的現(xiàn)階段狀況并能對未來一段時間的發(fā)展做出科學明確的預判,在預判的前提下對教學計劃和目標隨時訂正,以滿足時代發(fā)展和學科變化的需要。
當前大學英語ESP教學存在諸多弊病,而“慕課”平臺的出現(xiàn)則恰好可以彌補很多不足,筆者從優(yōu)化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關系、構建“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師生關系、優(yōu)化教材以及構建扎實的教師隊伍等方面入手,探索出了借助“慕課”發(fā)展大學英語ESP教學模式的新途經(jīng)。
[1] 楊秋紅.ESP教學實踐與思考:如何架起大學英語與雙語教學的橋梁[J].高教學刊,2016(15):45-46.
[2] 趙鳳玉.我國高校ESP教學引進真實材料的必然性研究[J].大家,2012(10):214.
[3] 陳堅林.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慕課與外語教學研究:挑戰(zhàn)與機遇[J].外語電化教學,2015(1):4-9+17.
[4] 章木林,孫小軍.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以大學英語后續(xù)課程為例[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5(8) :83-89.
[5] 張殿恩.外語口語慕課設計與實踐研究:以“慕課英語900句”為例[J].外語界,2015(4):92-98.
[6] 姜艷玲,國榮,付婷婷.翻轉課堂與慕課融合促進教學資源均衡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4) :115-119.
[7] 張蒙.淺析理工類高校ESP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6(19):235-236.
[8] 袁丹丹.大學ESP教學中的跨文化能力培養(yǎng)[J]. 時代教育,2014(8):35.
[9] 沈丹.ESP教學與大學英語分層教學結合的可行性之探討:以南通理工學院14級英語提高班學生為例[J].英語廣場,2016(3):62.
[10] 蔡基剛.中國臺灣地區(qū)大學ESP教學對大陸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0(12):11.
[11] 王曦.英語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J].黑龍江八一農(nóng)墾大學學報,2014(2):136-138.
責任編輯:劉 琳
An Analysis of College English ESP Teaching Mode Based on IMOOC Teaching Background
YANG Qiongwe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Hu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angsha 410205,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IMOOC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 mature open online teaching mode. This new teaching mode has broken the restrictions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time, space, learning population and so on, being gradually the mainstream teaching mode in many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teaching background of IMOOC,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the status quo tha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 lagged behind in this period, combines the traditional ESP teaching mode with IMOOC, hoping to explore a referential path for current college English ESP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IMOOC; College English; ESP teaching mode
2016-07-16
湖南省教育廳項目(湘教通[2016]400號 編號936)
楊瓊微(1978-),女,湖南湘鄉(xiāng)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應用語言學研究。
G642
A
1009-3907(2017)02-01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