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勝藍
摘要:法制新聞的傳播在現(xiàn)代社會中占據(jù)很大的地位,通過法制新聞的傳播,能夠幫助法律知識的普及,讓受眾對法律知識有更多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并通過傳播的內容獲得相應的法律知識維護自己的權利。另一方面,法制新聞的傳播也讓受眾了解到法律對社會行為的制約性,從而規(guī)范自己的社會行為,做好一個知法守法的好公民。法制新聞通過在新聞報道中構建擬態(tài)環(huán)境,使得群眾認識法律氛圍下的真實社會生活,
關鍵詞:法制新聞;傳播;作用;受眾
法制新聞主要是指有關立法、司法和守法事項以及社會各層次涉及法律事件的新聞報道。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法律制度在不斷完善,從最初的一無所有到初具模型再到現(xiàn)在的多樣化發(fā)展。現(xiàn)代社會的法律報道更加的貼近生活,從生活小事到國內重點事件,從生活飲食到國際金融,法制新聞一直都在為民眾和國家政府服務。這些,無一不體現(xiàn)著法制新聞的傳播的幾大功能和作用。
1.信息傳遞作用
法制新聞的信息傳遞作用是雙向的。一方面,法制新聞可以及時準確的發(fā)映出國家法律制度的最新狀態(tài)和問題,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反映出人民群眾對法律各方面知識的需求和面向的具體方向。國家與群眾之間可以通過法制新聞的傳播進行或間接或直接的關于法律方面的交流。此間,國家是一個決策者或是發(fā)布者,與此同時,隨著網(wǎng)絡的普及化,群眾也更多的成為質疑者和反饋者。在局限的時空內,這種信息的互動和傳遞可以使得人們的更多了解到外部的法律事件。也使得這個交流群更加豐富和復雜化,衍生出更有利于這個時代發(fā)展有關法律的事物,更好的建設我國的法律制度。
2.宣傳教育作用
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就已經(jīng)開始了普法教育,法制新聞報道在其中發(fā)揮著其他方式無可比擬的作用。同時,在宣傳教育方面而言,法制新聞比之其他類型的新聞的作用也是更加凸顯。在現(xiàn)代,電視、廣播和網(wǎng)絡各種傳播媒介的普及和深化,使得法制新聞的輻射面積更加寬廣,形式內容也愈加趨向多樣化和豐富化發(fā)展,進而使法制新聞的受眾層次和范圍更為復雜和廣泛,這些都使得宣傳教育的作用更加顯著。
3.輿論監(jiān)督作用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法制新聞涉及的面也越來越寬泛,例如經(jīng)濟、文化及刑事方面等。群眾可以通過各種手段獲取最新的法律條例和違法犯罪案件等信息。針對這些信息,群眾可以發(fā)表對某事件的評價或是對某個法律條例的不認同等。群眾甚至可以就他從法制新聞上學到的法律知識,匿名舉身邊違法的行為或是監(jiān)督所在地方各政府單位的官員是否做到遵紀守法等。因此,法制新聞的報道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們對法律具有熟悉性,從而在對關于違法犯罪的負面新聞報道以及針砭時弊上做到輿論監(jiān)督的作用。另外,法制新聞所具有的嚴肅性、公開性和及時廣泛性的特點,也可以有力的督促政府對一些社會問題做出進一步解決,進而有效的解除社會發(fā)展中的很多矛盾和威脅,防止不良行為和現(xiàn)象的蔓延。
4.法律服務作用
近年來,我國的法制新聞的發(fā)展步伐加快,報道比例不斷上升,對象的范圍也不斷擴大。最明顯的是,法律更加貼近生活,范圍不僅僅只是局限于政法部門。從恐怖襲擊到生活日常各方面,它都有所涉及。生活活動增添了法律的色彩,群眾在面對糾紛時更加傾向于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利。法制新聞的傳播,把各種各樣的法律服務輸送給群眾,使得群眾能夠逐漸掌握基本的維權意識和學習與他們相關的法律知識。例如在民事婚姻上的報道,能夠讓人們更多地認識到婚姻的嚴肅性,也讓人們懂得婚姻出現(xiàn)問題時該用怎樣的法律手段去處理。所以,法制新聞在為人民做好法律服務上面確實做出了巨大貢獻。
5.預警作用
法制新聞既然是有關法制的事件報道,自然會涉及違法犯罪等刑事案件,例如搶劫、殺人等。由于法制新聞的傳播必須要有價值性和及時性,大多數(shù)時候會選擇典型事件和案件進行報道。報道的內容不會只是單單對搶劫、殺人過程的描述,更突出的是對做出這類刑事犯罪的嫌疑人或兇手判決。判決的形式和內容的殘酷性很大程度上能夠向群眾發(fā)出警告,使得群眾能夠更好的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盡可能的避免不法行為的產(chǎn)生。同時另一方面,兇手作案動機和守法的報道也更能夠提醒群眾提高對此的防范意識和技能。
結語:綜上所述,法制新聞跟隨時代的潮流,日益成為生活中的重點內容,它聯(lián)系著國家與現(xiàn)實中的平常群眾。法制新聞的傳播,通過兩者進行正反饋和負反饋,反映出當今時代對法律層次的狀態(tài)和訴求,也促進著國家在法制建設方面發(fā)展。它以多種形式傳播,給人民群眾普及法律知識,為民眾更好規(guī)范社會行為、維護自己權利、提高防范意識等方面做出巨大努力。這些法制新聞傳播所帶來的益處我們都有目共睹。但是,凡事都是一把“雙刃劍”,法制新聞的傳播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一個威脅。因為其本身所具有的沖擊力和懸念感,若被用心不良的人利用,很容易成為只是吸引群眾眼球和爭奪市場的一個犧牲品,甚至是成為某些人爭相模仿的不良潛在危險。因此,為了守住法制新聞的良好作用,需要我們嚴謹對待和正視。
參考文獻
[1] 郭俊鋒.法制新聞內涵及其功能分析[J].現(xiàn)代交際,2014(09)
[2] 劉若松.淺談法制新聞報道的新特點與存在的問題[J].新聞研究導刊,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