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本義務是對公民權利的合法限制,但也發(fā)揮著限制國家權力的作用。對于基本義務的社會作用,筆者認為,基本義務也會對社會的“道德滑坡”現(xiàn)象有良好的導向。基本義務有助于消除重權利意識的偏見,確保權利與義務的平衡,也利于守住道德底線。
關鍵詞:基本義務;社會作用;道德
基本義務的作用可以從兩個方面探討,一是基本義務的法律作用,另一個是基本義務的社會作用。
一、基本義務的法律作用
基本義務可以分為權界式義務與單純式義務,這是學界普遍的分類。筆者分析法律作用是以權界式義務與單純式義務為標準展開的。
1.權界式義務的法律作用——限制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
權利與義務是一對統(tǒng)一體。行使權利的前提是要履行義務,而履行義務的目的就是行使權利。
義務是權利行使的界限和條件,這意味著,行使權利應有所限制。這種限制具體表現(xiàn)就是:基本義務使得公民在行使憲法權利時有限制性的自由。按照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人們之所以自愿簽訂一部社會契約,建立一個主權國家,并將人們手里的利劍(沒有法律的限制的條件下人們自由使用的暴力的手段)上交給國家,乃是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每個人的自由和基本權利,驅除貧困和野蠻,使人們都能在和平、安全和法治的文明下自由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國家因此獲得了人們所自愿讓渡出來的一部分權利(劍)。因此,國家權力與公民權利系出同源,同樣受到基本義務的限制。
憲法在保障公民權利的同時也在保證公民的權利(自由)有所界限。因此,憲法為社會穩(wěn)定存續(xù)、更多的社會成員的利益計,也會在自由方面對公民有所限制,不至于權利恣意。換言之,憲法對公民權利的限制的原因在于“沒有絕對的自由”,這種限制是必要的。
2.單純式義務的法律作用——限制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
對于單純式義務的作用,有學者說,單純式義務同樣有著限制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的作用。林來梵先生就指出,在近代憲法時期,憲法在無條件保障公民財產權的同時,也在以合法手段收繳公民財產。對于納稅義務,這是一個單純式義務,但是它的存在,卻是對公民私有財產權的限制。以受教育義務為例,中國現(xiàn)行憲法將其規(guī)定為權利同時也規(guī)定為義務,否則公民完全可以這是我的權利(思想自由)為由而拒絕接受教育。
在限制國家權力方面,單純式義務的作用表現(xiàn)在,在既定憲法的規(guī)定下,公民在某些方面履行義務,國家應為其提供履行義務的條件和基礎。這是現(xiàn)實憲法在公民受教育問題上分配給國家的義務,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對國家權力的桎梏。
二、基本義務的社會作用
談論基本義務的社會作用,就是在討論基本義務對人類的價值。憲法在防止權力或是權利的任意專斷,維護國家和社會穩(wěn)定作用明顯。其中有關義務的規(guī)定也有著現(xiàn)實意義。
1.消除重權利意識的偏見,確保權利與義務的平衡
在“憲法”這個契約中,人們與政府作為雙方當事人,對各自將要履行的義務以及自己享有的權利有著約定。因此,社會契約(憲法)中不容置疑地寫著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這本身是符合公平正義的樸素理念。一百多年以來,很多學者對此有著不同的聲音,對權利和義務的重視也就顧此失彼,不斷出現(xiàn)“權利虛無主義”、“義務重心論”等觀點。當下,憲法學界也有主張權利本位,“不應在憲法中規(guī)定義務” 的學者。筆者以為,這幾種觀點無疑會使人們在從事社會活動中越來越不重視自己將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社會穩(wěn)定秩序也會因此受到破壞,最終損害到個體的利益和幸福。
在憲法中規(guī)定基本義務,首先具有倡導和引導意義。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其無上的法律效力使人們不得不遵守。其次,普通法與根本法(憲法)是母法與子法的關系,如果不在憲法中規(guī)定義務,普通法律中的具體義務就會失去立法依據(jù)。最后,與公民的基本權利相同,公民義務先于國家存在。既然憲法是規(guī)范公民與國家之間關系的“契約”,那么,憲法在賦予公民權利的同時,當然也必然要求公民承擔義務。
2.守住道德底線
什么是道德?有學者說,道德首先一種非強制性規(guī)范,因為其來源非國家。既然來源非國家,那么道德是在社會制定中產生,或者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認可某些人們的對社會有積極效果的行為的態(tài)度中產生。換言之,道德也就是具有社會效用的行為應該如何的非權力規(guī)范。道德與法律不同。道德強調的是義務本位,義務意味著“應當”。在義務本位下,人們被要求更多的付出和責任,鮮有自由、權利。義務(應當)使得人們在與專制斗爭的構成中不得不受到一定的約束,必須有所掣肘。在這一點上,道德與義務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玖x務制定的依據(jù)和源頭就是道德。
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善惡純粹出于道德,本來難以判斷。但是,在憲法將道德的合理成分吸收其中時,善惡的標準也就有了。憲法所規(guī)定的國家制度就是在運行過程中將人的惡降到最低,或者說是在合理程度內。在社會主義法系的今天,公民的權利意識不斷提高,個人尊嚴得到尊重,人們的個性得以伸展。同時,非規(guī)范限制的權利(權力)也妨害著社會管理秩序。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在公共場所看到隨地吐痰、說臟話,不尊重社會公德的現(xiàn)象??雌饋恚@種約束是要壓制人的過度私欲,但是這種約束是需要的和有所裨益的?;玖x務的“道德衛(wèi)士”的作用就體現(xiàn)在這個意義上。
參考文獻:
[1]王世濤.《憲法不應該規(guī)定公民的基本義務嗎?—與張千帆教授商榷》[J].載《時代法學》,2006,(5).
[2]張千帆.《憲法不應該規(guī)定什么》[J].載華東政法學報,2005,(3).
[3]林來梵.《從憲法規(guī)范到規(guī)范憲法—憲法規(guī)范的一種前言》[M].法律出版社,2001.
[4]王海明.《新倫理學》[M].商務印書館,2002.
[5]張千帆.《憲法學導論—原理與適用》(第三版)[M].法律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
耿猛(1993.7.12~),男,安徽淮北人,山東煙臺大學法學院2015級法律(法學)碩士研究生,專業(yè):(法律)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