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鋒 楊艷莉 康勉勵
作者單位:河南科技大學臨床醫(yī)學院,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471000
標準化急救護理在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搶救中的效果研究
張益鋒 楊艷莉 康勉勵
作者單位:河南科技大學臨床醫(yī)學院,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471000
目的 探究標準化急救護理在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搶救中的效果及對搶救時間、搶救成功率的影響。方法 抽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來我院就醫(yī)的60例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作為此次試驗的目標對象,對60例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進行隨機對照分組。對照組30例患者應用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30例患者應用標準化急救護理,研究對比兩組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時間、搶救成功率及滿意度評分。結果 對照組30例患者的搶救成功率為90.00%,和試驗組患者(93.33%)無顯著區(qū)別,P>0.05,試驗組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時間及滿意度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結果存在差異,P<0.05。結論 對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采取標準化急救護理,能顯著縮短患者的搶救時間,提高其滿意度,且搶救成功率較高。
標準化急救護理 老年 急診危重癥 搶救
急診科屬于醫(yī)院搶救急診危重癥患者的重要場所,該科室護理質量的好壞可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所以對急診危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1]。我院為探究標準化急救護理在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搶救中的效果,開展相關研究,現(xiàn)相關內容如下。
1.1 臨床資料 抽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來我院就醫(yī)的60例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作為此次試驗的目標對象,對60例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進行隨機對照分組。試驗組30例患者中男性17例(56.67%),女性13例(43.33%),患者年齡為61~83歲,年齡均數(shù)為69.59±3.37歲;疾病類型:有10例患者為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有7例患者為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有8例患者為呼吸系統(tǒng)疾病,有5例患者為外傷。對照組30例患者中男性16例(53.33%),女性14例(46.67%),患者年齡62~82歲,年齡均數(shù)為69.62±3.40歲;疾病類型:有11例患者為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有8例患者為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有7例患者為呼吸系統(tǒng)疾病,有4例患者為外傷。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區(qū)別,P>0.05,組間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護理,主要是指護理人員按照常規(guī)搶救程序對患者實施搶救,對患者的生命體征指標以及病情實施監(jiān)測,給予患者相關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等。試驗組患者應用標準化急救護理,具體干預措施為:①急救準備:當“120”車輛到達醫(yī)院后,護理人員應快速對患者進行院前急救,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吸氧,建立靜脈通道,并給予相關的應急藥物,對存在外傷的患者,應及時對其傷口進行止血、包扎、固定等處理。②快速分診:由我院具有5年以上護理工作經(jīng)驗的護理人員結合患者的病情對其進行分診。在轉運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應對患者的病情程度進行評估,準備轉運所需藥品與急救用品,并及時給予患者針對性的搶救措施,提高搶救成功率。③標準化護理分工:急救護理組組長應確保各項護理工作快速到位,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合理分工,例如對于靜脈管理護理人員,應囑咐其及時給予患者建立靜脈通道,并結合監(jiān)測結果對其輸液速度進行適當調節(jié);對于監(jiān)護護理人員,應囑咐其檢查急救儀器設備,確保其正常運行,并對患者的生命體征指標及心電圖進行密切監(jiān)護,給予患者吸氧處理,對傷口進行包扎、固定等處理。④交接班:將患者送至病區(qū)后,搶救護理人員應做好患者病情、搶救藥品等的交接工作。
1.3 評估指標 研究對比兩組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時間、搶救成功率及滿意度評分。滿意度評分選用NSNS量表(紐卡斯爾護理滿意度量表)[2]進行評定,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滿意度越高,護理效果越好。
2.1 比較兩組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成功率 對照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為90.00%,和試驗組患者(93.33%)無顯著區(qū)別,統(tǒng)計學不具有意義(P>0.05),數(shù)據(jù)如表1。
表1 比較兩組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成功率[n(%)]
2.2 比較兩組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時間及滿意度評分 試驗組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時間及滿意度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結果存在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數(shù)據(jù)如表2。
表2 比較兩組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時間及滿意度評分
注:*與對照組相比較(P<0.05)。
急診危重癥患者的病情往往較危急,且病情進展速度較為迅速,需對其實施及時搶救,但為保證搶救效果,提高搶救成功率,在搶救期間,對患者實施相關的護理干預措施十分必要[3]。
本研究為探究標準化急救護理在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搶救中的效果及對搶救時間、搶救成功率的影響,對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實施標準化急救護理,標準化急救護理屬于臨床常用的護理模式之一,尤其是在急救護理過程中。相比于其他的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能夠有效使急救護理工作更加程序化、規(guī)范化、條理化及科學化,可以有效提高急救護理工作的效率,確保急救護理工作在規(guī)定時間內順利完成[4],且臨床發(fā)現(xiàn),在急救護理工作過程中,每位護理人員對其職責較明確,這能夠有效保證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明顯提高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急救護理效果顯著。因此,相比于常規(guī)護理,標準化急救護理的護理效果更佳,有助于保證急救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縮短搶救時間[5]。
對此次研究結果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對照組30例患者的搶救成功率為90.00%,和試驗組患者(93.33%)無顯著區(qū)別,但試驗組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時間及滿意度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結果存在差異。這提示相比于常規(guī)護理,對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采取標準化急救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滿意度,縮短搶救時間,搶救成功率較高。
總結以上研究結果得出,對老年急診危重癥患者采取標準化急救護理,能顯著縮短患者的搶救時間,提高其滿意度,且搶救成功率較高。
1 張倩倩.標準化急救護理在急診危重癥患者搶救中的應用[J].青島醫(yī)藥衛(wèi)生,2013,45(4):294-295.
2 張會文,李海燕,朱福君,等.標準化急救護理在急診危重癥患者搶救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6,16(75):347-347.
3 黃燕平.對急診危重癥患者進行整體性急診急救護理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21):58-59.
4 韓冰.危重患者院內轉運的急救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16):246-247.
5 周守志,張萍,嚴兆嫻,等.主動脈夾層86例患者急救護理[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12):27-28.
10.3969/j.issn.1672-4860.2017.01.062
2016-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