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漢陳 葛 群
作者單位:撫順礦務局總醫(yī)院 113008
※為通訊作者
256層螺旋CT idose技術在低管電壓、低對比劑用量冠脈CTA檢查中的應用
彭漢陳 葛 群※
作者單位:撫順礦務局總醫(yī)院 113008
目的 探討256層螺旋CT idose技術在低管電壓、低對比劑用量冠脈CTA檢查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冠脈CTA檢查的122例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患者CT掃描參數(shù)的差異性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61例患者接受常規(guī)256層螺旋CT冠脈血管成像檢查,觀察組61例患者行256層螺旋CT前瞻性心電門控冠脈成像低管電壓、低對比劑用量檢查,并應用迭代重建算法idose 4進行圖像重建。對比兩組患者對比劑用量以及輻射劑量水平,并評估兩組患者CTA檢查成像質(zhì)量。結(jié)果 在兩組患者CTA檢查圖像質(zhì)量評估中,觀察組右冠脈(RCA)、左前降支(LAD)及左旋支(LCX)圖像質(zhì)量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差異(t=0.213,t=0.170,t=0.303,t=0.597;P>0.05),但觀察組患者平均對比劑用量與平均輻射劑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 采用256層螺旋CT idose技術結(jié)合低管電壓、低對比劑用量行冠脈CTA檢查同樣可獲取高質(zhì)量影像結(jié)果,并且患者檢查過程中應用對比劑量更少,所受輻射劑量更低,檢查安全性更高。
256層螺旋CT idose技術 低管電壓 低對比劑用量 冠狀動脈血管造影CTA
隨著近年來CT設備的不斷完善以及深入研究,CT影像檢查在冠心病的診治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但受其時間分辨率的影響,受檢者心率水平可直接影響螺旋CT冠狀動脈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的成像質(zhì)量[1~3],進而可影響CTA影像臨床診斷價值及治療指導應用,并且CTA檢查患者對比劑用量較高,且輻射劑量較大,因而給患者行CTA檢查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本組研究通過對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CT科接受冠脈CTA檢查的122例患者進行觀察分析,探討256層螺旋CT idose技術在低管電壓、低對比劑用量冠脈CTA檢查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CT科接受冠脈CTA檢查的122例老年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根據(jù)患者螺旋CT掃描參數(shù)的差異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61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6例,年齡在60~78歲,平均年齡68.5±4.2歲,病程時間1~16年,平均病程時間8.5±2.9年,合并高血壓25例,2型糖尿病18例,穩(wěn)定性心絞痛13例,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19例;對照組61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7例,年齡在60~79歲,平均年齡67.9±4.8歲,病程時間1~18年,平均病程時間8.2±3.5年,合并高血壓24例,2型糖尿病19例,穩(wěn)定性心絞痛15例,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1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程等基礎資料相比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高度懷疑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擬行冠脈CTA檢查;②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通過本院倫理道德委員會審核。(2)排除標準:①妊娠期、哺乳期婦女;②嚴重肝、腎功能不全;③精神疾?。虎芎喜⑿募」K?、神經(jīng)官能癥以及甲亢等疾病患者;⑤惡性腫瘤患者。
1.3 儀器設備 采用256層Brilliance Ict CT掃描機(飛利浦)。
1.4 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CTA檢查前靜坐15分鐘后測定靜息狀態(tài)下的心率與血壓水平,若基礎心律>70次/min需口服25mg倍他樂克(AstraZeneca AB生產(chǎn),國藥準字J20100098,規(guī)格為47.5mg×7片),服藥后30分鐘、60分鐘再次測定患者血壓及心率,若30分鐘、60分鐘時仍未能將心率降到70次/min需追加25mg阿替洛爾(國藥準字H44021323,生產(chǎn)批號2014062952,佛山阿特維斯生產(chǎn)),直至達到目標心率,患者重復給藥最大劑量為100mg。
螺旋CT掃描前按照標準位置連接心電監(jiān)護儀,待心率正常后按照常規(guī)程序進行掃描,兩組患者均應用自動對比劑跟蹤技術啟動掃描,其中觀察組患者CT掃描管電壓為80kV,管電流為200mAs,矩陣512×512,對照組CT掃描參數(shù)為管電壓120kV,管電流800~1000mAs,矩陣為512×512。選取為氣管隆突水平降主動脈進行同層動態(tài)掃描,閾值為120~150Hu,重建厚度為0.9mm,重建間隔0.45mm,掃描范圍為氣管叉下1cm至心臟的膈面,增強掃描則應用Medrad雙筒高壓注射器注射非離子型對比劑(優(yōu)維顯370mgI/ml,德國拜耳H2010098)以及40ml 0.9%氯化鈉注射液,觀察組優(yōu)維顯劑量為0.8ml/kg,注射流率為5.0~5.5ml/s,經(jīng)肘前靜脈團注,對照組對比劑用量為1.2ml/kg,對比劑注射速率為4.0~5.0ml/s。
掃描完成后經(jīng)網(wǎng)絡上傳至EBW CT圖像后處理工作站,觀察組患者采用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模式,心率低于70次/min患者選擇78%RR間期采集數(shù)據(jù),高于70次/min的患者選擇45%RR間期采集數(shù)據(jù),對照組患者則采用回顧性心電門控掃描模式進行全心動周期全劑量曝光,重建層厚為0.9mm,重疊間隔為0.45mm,重建矩陣為512×512,選擇多平面重建法(MPR)、曲面重組法(C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以及容積成像法(VR)進行重建。
1.5 觀察指標 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檢查時對比劑用量及輻射劑量,并評估兩組患者CTA檢查成像質(zhì)量。采用常規(guī)5分影像質(zhì)量評估法:①5分:表示無運動偽影,血管成像清晰;②4分:表示輕度運動偽影且部分血管節(jié)段輕度模糊;③3分:表示中度偽影,約有50%血管路徑有雙邊影像;④2分:表示重度偽影且血管全程成像模糊,出現(xiàn)雙邊征、血管中斷表現(xiàn);⑤1分:表示無法滿足診斷需求。
2.1 兩組患者平均對比劑用量及平均輻射劑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檢查時平均對比劑用量、平均輻射劑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組別例數(shù)平均對比劑用量(ml)平均有效輻射劑量(mSv)觀察組6156.8±14.21.44±0.53對照組6182.5±15.78.39±0.94t14.5063.128P<0.05<0.05
2.2 兩組冠狀動脈成像質(zhì)量比較 評估兩組患者冠狀動脈成像質(zhì)量并比較。觀察組患者冠狀動脈成像質(zhì)量綜合評分,RCA,LAD及LCX評分與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0.213,t=0.170,t=0.303,t=0.597;P>0.05),見表2。
組別例數(shù)綜合評分RCALADLCX觀察組614.51±0.544.43±0.514.61±0.534.38±0.63對照組614.60±0.424.55±0.644.73±0.474.49±0.87t0.2130.1700.3030.597P>0.05>0.05>0.05>0.05
近年來,CT設備在密度分辨率以及時間分辨率中有著長足的進步,尤其是CTA的臨床應用則進一步提高了冠心病的檢出率。但在目前實際臨床應用中仍需在檢查前口服心率控制藥物,降低并穩(wěn)定心率水平以提高CTA影像質(zhì)量,并且檢查過程中應用的對比劑同樣可對患者身心健康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4]。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兩組患者CTA檢查圖像質(zhì)量評估中,觀察組右冠脈(RCA)、左前降支(LAD)及左旋支(LCX)圖像質(zhì)量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差異(t=0.213,t=0.170,t=0.303,t=0.597;P>0.05),但觀察組患者平均對比劑用量與平均輻射劑量明顯低于對照組,結(jié)果顯示基于256層螺旋CT idose技術的雙低掃描技術可在保證高質(zhì)量的CTA圖像基礎上,降低患者對比劑用量及檢查所受輻射劑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CTA檢查的安全性。
通過回顧分析及資料整理可知,近年來冠脈CTA檢查對比劑與輻射劑量對人體損傷已引起更多研究人員的重視,目前前瞻性心電門控技術是冠脈CTA檢查中最為有效的降低輻射劑量方法,其可在保證圖像質(zhì)量的基礎上大幅度降低輻射劑量,與回顧性心電門控掃描模式比較可降低70%以上的輻射劑量[5],而256層螺旋CT的寬探測器是滿足前瞻性心電門控技術的必要條件,可在2次掃描內(nèi)完成對大部分冠脈的成像,降低了階梯狀偽影的發(fā)生率;而在對比劑應用中發(fā)現(xiàn),高濃度、高用量的對比劑可對患者腎臟、血液系統(tǒng)造成不可逆性損傷,直接增加了對比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并且也造成了對比劑資源的浪費,而對于冠脈CTA成像質(zhì)量的研究中則發(fā)現(xiàn)其與多種因素有關[6],非離子型造影劑濃度、劑量、注射速度、類型及患者自身狀況等均可影響增強效果,在理論上當降低碘對比劑濃度時降低冠狀動脈血管腔內(nèi)的CT值,減小血管與周圍組織結(jié)構(gòu)的對比,導致冠狀動脈Ct、SNR、CNR降低,可能導致CTA圖像質(zhì)量下降[7,8]。相反過高的造影劑濃度或用量可能導致血管過度強化造成高密度血管,會拉近其與管壁鈣化之間的Ct,影響鈣化和管腔內(nèi)造影劑辨別,造成對管腔狹窄度診斷不客觀,也就是并非血管強化越高越利于診斷,而本組研究采用的低管電壓、低對比劑用量同樣可達到常規(guī)掃描圖像質(zhì)量,但患者輻射劑量、對比劑用量得到明顯降低[9],這表明基于256層螺旋CT idose技術的雙低掃描技術可在保證高質(zhì)量的CTA圖像基礎上,降低患者對比劑用量及檢查所受輻射劑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CTA檢查的安全性[10]。
綜上所述,采用256層螺旋CT idose技術結(jié)合低管電壓、低對比劑用量行冠脈CTA檢查同樣可獲取高質(zhì)量影像結(jié)果,并且患者檢查過程中應用對比劑量更少,所受輻射劑量更低,檢查安全性更高。
1 Tomizawa N,Yamamoto K,Akahane M,et al.The feasibility of halfcycle reconstruction in high heart rates in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using 320-row CT[J].Int J Cardiovasc Imaging,2013,29(4):907-911.
2 Kondo T,Takamura K,Fujimoto S,et al.Motion artifacts on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images in patients with a pericardial effusion[J].J Cardiovasc Comput Tomogr,2014,8(1):19-25.
3 孫宏亮,任安,徐妍妍,等.256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與冠狀動脈造影對比分析[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1,30(12):1753-1757.
4 包佳琪,趙興勝,李文新,等.64層螺旋CT前瞻性與回顧性心電門控冠狀動脈成像圖像質(zhì)量與輻射劑量比較的系統(tǒng)評價[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2,6(15):4375-4379.
5 顧欣,李學文,鄭旭媛,等.冠脈CTA檢查全程的質(zhì)量控制[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11,32(6):103-104.
6 王振玉,武志峰,趙馨,等.冠狀動脈CTA低劑量低碘濃度迭代重建的臨床應用[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2(9):1089-1091.
7 尹蘭英,李夢雅,李彩英,等.采用256層螺旋CT前門控冠狀動脈成像技術觀察不同濃度對比劑對成像質(zhì)量的影響[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37(4):412-415.
8 柳青,張智琴,宗會遷,等.心率及心律對256層螺旋CT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圖像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8):1951-1593.
9 王蕊,張保翠,王霄英,等.80kVp、低濃度對比劑冠狀動脈CTA檢查的初步研究[J].放射學實踐,2013,28(5):501-504.
10 馬榮希,李曉輝,孫伯章,等.256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雙低”掃描的臨床應用[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4,24(6):929-933.
10.3969/j.issn.1672-4860.2017.01.015
2016-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