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蕭衍詩歌史地位重估

      2017-03-12 11:09:33
      樂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7年9期
      關鍵詞:蕭衍詩歌文學

      李 鵬

      (亳州學院 中文與傳媒系,安徽 亳州 236800)

      蕭衍詩歌史地位重估

      李 鵬

      (亳州學院 中文與傳媒系,安徽 亳州 236800)

      對蕭衍詩歌史地位的認識,目前學界的關注度較低,而蕭衍本身所具備的政治權力、文學修養(yǎng)及文化影響力對當時及后世詩歌的發(fā)展確有較多影響。因此正確認識蕭衍對齊梁文學繁榮所做出的貢獻、對齊梁文學思潮的引領及其個人文學創(chuàng)作的實績,對重新估價蕭衍的詩歌史地位具有著重要的意義。

      蕭衍;兼收并蓄;創(chuàng)新性詩歌

      蕭衍是橫跨齊梁的一位重要詩人,在以往的詩歌史敘述中,論齊代詩,則強調(diào)其“竟陵八友”之一的身份,地位不及沈約、謝朓;論梁,則四蕭并稱,風頭遜于其子蕭統(tǒng)、蕭綱。如游國恩《中國文學史》在談永明體提謝朓,談梁詩提蕭綱,并指出“齊梁時代詩壇領袖人物沈約”[1]320,未注意蕭衍。劉躍進《門閥士族與永明文學》在分析竟陵八友在六朝文化史中的地位時,將他們的創(chuàng)作成就總結為兩個方面:“一是以沈約、謝朓為首的詩歌創(chuàng)作;一是以任昉、陸倕為首的駢體創(chuàng)作?!盵2]31詹福瑞《南朝詩歌思潮》一書在論述永明詩歌思潮時指出“以王融、謝朓、沈約為核心的竟陵文人集團,有意識地推動詩歌創(chuàng)作和理論批評”[3]84,而在論述梁陳詩歌思潮時,詹福瑞雖提到了蕭衍在傳承軍伍文化和士族文化中的作用,但主要的研究精力仍放在對宮體詩人的研究中。閻采平《齊梁詩歌研究》將梁代詩歌發(fā)展分為前后兩期,指出“蕭衍、蕭統(tǒng)集團活動在梁代前期詩壇”[4]63,并說明在“梁初詩壇上,沈約聲譽最高”[4]66,而“在梁代后期詩壇上,蕭綱文學集團是創(chuàng)作實績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文學集團”[4]68。總的看來,目前對蕭衍其人、其詩的理解亟待加深,所以本文擬對其在詩歌發(fā)展史上的地位進行重新評價。

      一、歷代學者對蕭衍其人其詩的評價

      對蕭衍其人其詩的關注有一個漸進的發(fā)展過程。唐宋時期詩評家評這段詩學,或整體觀照齊梁詩,或評永明體之沈約、謝朓,或評宮體蕭綱、蕭繹,雖對蕭衍偶有提及,但不甚重之。

      對蕭衍的正面評價,首先源自史學家,觀照重點在于其基于政治權力而產(chǎn)生的文學影響力。如《南史·文學傳序》:“自中原沸騰,五馬南渡,綴文之士,無乏于時。降及梁朝,其流彌甚。蓋由時主儒雅,篤好文章,故才秀之士,煥乎俱集。”“武帝每所臨辛,輒命群臣賦詩,其文之善者賜以金帛。是以縉紳之士,咸知自勵?!盵5]1762《南史·梁武帝本紀論》:“自江左以來,年逾二百,文物之盛,獨美于茲”[5]226,“帝博學多通,及登寶位,躬制贊、序、詔、誥、誄、箴、頌、箋、奏諸文百二十卷”[5]223?!读簳の膶W傳序》:“高祖旁求儒雅,文學之盛,煥乎俱集?!盵6]685魏征《梁論》亦謂:“魏晉以來,未有若斯之盛。”[6]151這些記載反映了蕭衍的史學地位在于:第一,以帝王之尊,提倡文學,促進了文學繁榮;第二,勤于著述,對應用文體發(fā)展起到了貢獻。

      明清之際對蕭衍詩的肯定逐漸增多。王世貞《藝苑卮言》對蕭衍的創(chuàng)作實績給予了總體評價,認為,“自三代而后,人主文章之美,無過于漢武帝、魏文帝者,其次則漢文、宣、光武、明肅……梁武、簡文、元帝……凡二十九主。而著作之盛,則無如蕭梁父子。”[7]1072“梁氏帝王,武帝、簡文為甚,湘東次之?!辈唧w作品進行了點評,“武帝之《莫愁》、簡文之《烏棲》,大有可諷”[7]997。胡應麟《詩藪內(nèi)編》卷三也對蕭衍的作品進行了評價:“七言歌行,梁武尤盛?!逗又兄贰稏|飛伯勞》,皆寓古調(diào)于纖詞,晉后無能及者?!盵8]46認為其樂府詩辭藻雖稍顯雕琢修飾,但情感蘊藉頗有古意。陸時雍《詩鏡總論》對這兩篇作品也持相似的看法,并對蕭衍的文學風格進行了評價:“梁人多妖艷之音,武帝啟齒揚芬,其臭如幽蘭之噴,詩中得此,亦所稱絕代之佳人矣?!稏|飛伯勞西飛燕》《河中之水歌》,亦古亦新,亦華亦素,此最艷詞也。所難能者,在風格渾成,意象獨出。”[7]1408認為其詩歌風格清麗平淺而不乏雅正厚重,與宮體“妖艷之音”頗多不同,明清論詩家也多持此觀點,認為蕭衍為齊梁詩雅正派的代表。如徐學夷《詩源辯體》:“梁武帝樂府五言,情雖麗而未甚靡,齊梁間樂府,唯武帝稍為有致?!盵9]125陳祚明《采菽堂詩選·蕭綱題注》:“齊、梁作者,漸即秾華。然觀梁武、昭明,尚是雅音,纖麗不極。至于簡文,半為閨闥之篇,多寫妖淫之意。”[10]762

      進入當代,文學史著作對蕭衍其人其詩的認識也有一個發(fā)展過程。劉大杰《中國文學發(fā)展史》未提及蕭衍,但在敘述梁陳文學時持貶義態(tài)度,稱這段文學為“色情文學”,并稱其“掌握在荒淫的君主貴族的手里。這些作品的內(nèi)容,正是他們荒淫生活的反映”[11]201。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蕭衍得到了較高程度的認可?!傲何涞鄣臅r代,又是一個花團錦簇的詩人的大時代,也許較永明時代更為熱鬧。蕭衍他自己是竟陵八友之一,天生的一位文人的東道主,他自己又是那么的工于詩,故集合他左右的詩人們,是較之前一個時代更為眾多,也更為活潑?!盵12]170袁行霈版《中國文學史》給予了蕭衍高度評價,說:“以梁武帝蕭衍和昭明太子蕭統(tǒng)為中心的文學集團,對梁代文學的繁榮起過重要的促進作用。蕭衍早年預西邸文士之列,不僅對文學創(chuàng)作有濃厚的興趣,而且文學修養(yǎng)亦頗為出眾,自即皇帝位之后,尤能重用文士,倡導并鼓勵文學創(chuàng)作。”[13]144其書較多地引用了《梁書》記載,以說明蕭衍對當時文學的影響。

      在先賢今哲的研究基礎上,筆者認為,蕭衍在詩歌發(fā)展史上值得一提的貢獻有兩點:第一,蕭衍兼收并蓄的文化思想為當時詩歌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學環(huán)境;第二,蕭衍富于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性的詩歌,為中國后來的詩人們開創(chuàng)了一些可能性。

      二、蕭衍的兼容與齊梁詩壇的繁榮

      人們習慣把齊梁詩看作一個整體,視其為接連漢魏古詩和唐近體詩的橋梁。在這一個時期的詩歌史敘述中,詩人個體的個性及影響則較容易被忽視。其實,任何一種文學風尚的形成都離不開個別或少數(shù)作家的引領。齊梁間,作為帝王的蕭衍,很好地將其政治上的權力轉(zhuǎn)化為文學上的影響力,為本時期的文學繁榮作出了貢獻。

      (一)“唯才是務”的用人觀念促使文學成就成為品評人物的重要標準

      蕭衍在任用官員時,兼容并蓄,既重門第,又給庶族階層進身的機會。他一方面維護門閥,尊重高門,給王亮、王瑩、謝覽、謝朏這樣的高門子弟以重用;另一方面又恢復考試制度,克服了在仕進過程中對寒門士族及南方土著的歧視。“設官分職,唯才是務”[6]23。家族血統(tǒng)雖然重要,但一個人的學術和文學成就則逐漸成為品評人物的重要標準。無論是往時世家大族以相互通婚等手段維護地位的方式需要尋求新的出路,還是寒門庶族急于改變特權較少的社會地位而獲得認可,文學或者說詩歌都成了可以傳承的事業(yè),這不僅對當時的文壇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甚至為初唐解決士庶之爭,使初唐四杰這樣的寒門子弟發(fā)聲歌唱開啟了先聲。

      (二)會通三教,學術思想得到相對解放

      蕭衍個人在對待儒釋道的態(tài)度上是兼收并蓄的。其《會三教詩》:“少時學周孔,弱冠窮六經(jīng)?!袕陀^道書,有名與無名?!砟觊_釋卷,猶月映眾星?!盵14]1531雖然三教依次排列,意在說明佛教才是其最后的歸宿,但我們?nèi)匀豢梢詮闹锌闯銎渥诮绦叛龅陌l(fā)展軌跡及其會通三教的文化思想。

      蕭衍佞佛,早年在蕭子良西邸時即表現(xiàn)出對佛教的熱愛,及其登基,更被群臣稱為“皇帝菩薩”?!读簳け炯o》載,其曾三次舍身寺院,再由國家和大臣施舍大量財物將其贖回,如第二次舍身,“功卿以下以錢一億萬奉贖”[6]92。蕭衍既對造像、法事、齋會、受戒等宗教儀式十分熱衷,又傾心于對佛學義理的研習和探求,如對佛性說等的關注??梢哉f,梁武帝挾萬乘之尊推廣佛教,使佛教勢力的影響遠超前代,同時也促進了佛教的本土化進程。

      佞佛,但也尊崇儒家思想。個人行止上,他重孝。父亡,“(蕭衍)時為齊隨王諮議,隨府在荊鎮(zhèn),仿佛奉聞,便投劾星馳,不復寢食,倍道就路,憤風驚浪,不暫停止。高祖形容本壯,及還至京都,銷毀骨力,親表士友,不復識焉?!盵6]95文化政策上,勸儒生以官祿?!捌渖洳咄鹘?jīng)者,即除為吏。于是懷經(jīng)負笈者云會矣。”[6]662天下研經(jīng)之習翕然成風。以至于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學史》稱:“南朝的儒學在梁代最為興盛?!盵15]6

      梁武帝改宗佛教之前,對道教很是看重。蕭衍的家族是世代信仰天師道的,《隋書·經(jīng)籍志》說:“武帝弱年好事,先受道法,及即位,猶自上章,朝士受道者眾。三吳及邊海之際信之逾甚?!盵16]1093蕭衍還和道士陶弘景關系密切,《梁書·陶弘景傳》載:“義師平建康,聞議禪代。弘景援引圖讖數(shù)處,皆成梁字,令弟子進之?!盵6]743而且他們的關系始終不渝,直到天監(jiān)十五年,蕭衍還為陶弘景建太清玄壇,支持其弘揚道教。可見,梁武帝改宗之后,也并未排斥道教。

      蕭衍同重三教并不奇怪,一方面三教同屬唯心主義思想體系,根本上并無抵觸;另一方面,作為統(tǒng)治者對各教兼容并包更易取得民心,鞏固統(tǒng)治。更何況在晉宋之際三教已有趨同情形,特別是到了齊梁之際,很多士人出入內(nèi)外兩教,所以蕭衍于天監(jiān)初年明確提出“三教同源”說,以政治力量促進了三教合一,這也成為了先唐學術思想上的一個頂峰,為本時期各個文學流派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三)對各個文學流派的容納

      吏治用儒,在文學上則需標舉雅正;信仰以釋,雜入道思,又允許文學回歸人的心靈,回歸自身的興趣愛好,所以羅宗強稱其“是一位復雜的人物,他對于其時各派之文學思想,似乎都可以兼容”[17]282。

      蕭衍對各派文學思想兼收并蓄。齊梁之際,以裴子野為中心形成了一個文人圈子,其詩歌思想的根基,是傳統(tǒng)的儒家詩教說。裴子野強調(diào)詩歌政教之用,說:“古者四史六義,總而為詩,既行四方之風,且彰君子之志,勸善懲惡,王化本焉?!盵18]581其詩文好為古體,這種文風在當時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梁書·裴子野傳》載:“當時或有詆訶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盵6]443裴氏的文學觀是違背晉宋以來文學追求個人情性的思想主潮的,所以“當時或有詆訶者”,而后來又遭到蕭綱“了無篇什之美”[18]115的嚴厲批評,筆者認為裴子野影響的持續(xù)存在應與蕭衍尚儒有關。蕭衍本人的文學思想多被視為復古的、守舊的,裴子野好古體恰與其相合,《梁書》即有記載,普通七年北伐,裴奉敕作《喻魏文》,即得到了蕭衍的大加贊賞。

      雅正詩風在蕭衍的庇佑下得以在一個短時間內(nèi)存在發(fā)展,但蕭衍又允許變化,又要滿足自身的興趣愛好,所以文學的主流還是主流,并未因治國的需要而改變。

      晉宋以來,詩人們比較有意識地擺脫傳統(tǒng)的詩教目的,追求以文學表達人的性情,這其中雖偶有旁出,但并未對總的方向產(chǎn)生太大起伏。

      永明時,詩歌取材無關大雅,言情婉曲深長,聲律趨向自覺。竟陵八友,蕭衍得預其中。其于當時詩壇影響雖不及謝朓、沈約,但從沈約在梁朝建國后的文壇地位,及蕭衍子蕭綱在《與湘東王書》中所說,“近世謝朓、沈約之詩,……斯實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盵18]116蕭繹所給予“詩多而能者沈約”[6]693的推崇,可以看出蕭衍對沈約所主導的有梁前期詩壇的認可。當然,學界經(jīng)常提及蕭、沈二人的兩段公案亦需注意:

      先此,約嘗侍讌,值豫州獻栗,徑寸半,帝奇之,問曰:“栗事多少?”與約各疏所憶,少帝三事。出謂人曰:“此公護前,不讓即羞死?!钡垡云溲圆贿d,欲抵其罪,徐勉固諫乃止。及聞赤章事,大怒,中使譴責者數(shù)焉,約懼遂卒。[6]243

      蕭、沈二人晚年稍有隙,但二人卻都有隸事的愛好,而為詩易見事、易識字、易讀誦即為沈氏詩歌主張之一,這對當時詩風由雅向俗的轉(zhuǎn)化較有影響。

      約撰《四聲譜》自謂入神之作。武帝雅不好焉。嘗問周舍曰:“何謂四聲?”舍曰“天子圣哲”是也。然帝竟不遵用約也。[6]243

      此經(jīng)常被用證明蕭氏不辨四聲,并有人批評到“四聲未分,梁武帝常作聾俗”[4]182。但筆者注意到,蕭衍不好四聲,但有求知欲望,不遵用,但也并未排斥,基本上算是兼容的。

      梁中后期,梁武帝又默許蕭綱、蕭繹兄弟主導了詩壇,“宮體之號,自斯而起。武帝聞之,怒召摛加讓。及見應對明敏,辭義可觀,武帝意釋。因問五經(jīng)大義,次問歷代史及百家雜說,無不應對如響,帝嘆異之,寵遇日隆?!盵6]447蕭衍對徐摛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實際上是對宮體詩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由最初的不滿意,到實際上的默認,妥協(xié),可見蕭衍兼容并包的態(tài)度。

      綜上訴述,蕭衍選拔官吏的準則進一步推動了時人對文學的重視,而其兼容并蓄的思想又有力地推動了儒釋道三教的會通,并且很好地容納了當時各個文學流派的自由消長,促進了本期文學的繁榮。

      三、創(chuàng)作實績與詩歌發(fā)展可能性

      蕭衍個人的雅好及較高的創(chuàng)作水準,對其時文學風尚的推波助瀾作用也不容忽視。他富于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性的詩歌,特別是其樂府詩,為中國后來的詩人們開創(chuàng)了一些可能性。

      齊梁人熱衷于“四聲”的發(fā)現(xiàn),將詩的音樂性寄托于語言文字本身,對詩的欣賞方式也由“唱”而變?yōu)椤耙鳌?,這是詩歌發(fā)展的必然。后來便有了近體詩。但文學應具有多樣性,詩歌像“被之金竹”時代那樣憑借外加的樂調(diào)來維持其聲調(diào)美的方式,也應予以適當保留。蕭衍雖默許了自己不太了然的“四聲說”,卻以實際行動對“被之金竹”詩歌方式的保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吏治用儒,則需禮樂教化?!傲菏现酰瑯肪夶R書。武帝思弘古樂,天監(jiān)元年,遂下詔訪百僚……”[16]287在《隋書·音樂志》中還有梁武帝自制禮樂的記載,“是時禮樂制度,粲然有序”[16]304。

      正樂崇禮,但對更易感染人的俗樂新曲的興趣也濃。逯欽立《全梁詩》存蕭衍詩106首,樂府占54首,清商曲占38首,且其中多有自造、改作?!俺?,武帝之在雍鎮(zhèn),有童謠云:‘襄陽白銅蹄,反縛揚州兒?!R者言,白銅蹄謂馬也。白,金色也。及義師之興,實以鐵騎,揚州之士,皆面縛,果如謠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聲,帝自為之詞三曲?!盵16]305

      蕭衍改作樂府詩,常不依本事,而借以寫兒女之情?!傲禾毂O(jiān)十一年冬,武帝改西曲制江南、上云樂十四曲?!蔽覀兦铱雌涞谝皇住督吓罚骸昂驮?,陽春路,娉婷出綺羅。眾花雜色滿上林。舒芳耀綠垂輕陰。連手躞蹀舞春心。舞春心。臨歲腴。中人望。獨踟躕?!盵14]1522《三洲歌》屬西曲,本事寫送別之意,為商賈經(jīng)巴陵三江所作,與女子的妙姿麗聲本無關聯(lián)。本詩卻以宮廷園囿之景起筆,良辰美景,春色靜好,舞女的情感也化為了蹁躚舞姿。而此時,深居后宮的“中人”望見如此的風流場面,不禁獨自踟躕,整首詩歡樂中點綴著宮怨,兒女之態(tài)盡顯。而其第六《游女曲》“紛氳蘭麝體芳滑,容色玉耀眉女月”[14]1523則更是已涉描摹女性體態(tài)了。

      以樂府寫女性,將景色打并入艷情,蕭衍的這種寫法,無疑對輕艷詩風的風靡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例如蕭綱便深受其父影響,改作了大量的相和舊曲,此在楊德才《論蕭衍的樂府詩》中有較詳細論述,不再贅述。

      另外,《江南弄》還被一些學者視為詞的濫觴,如梁啟超便說:“凡屬于《江南弄》之調(diào),皆以七字三句、三字四句組織成篇。七字三句,句句押韻,三字四句,隔句押韻……”[19]184雖然,詞的起源問題至今說法不一,但起自蕭衍說不也至少說明了蕭衍為后世詩歌的發(fā)展提供了一些可能性嗎?

      總之,作為帝王的蕭衍容納并引領了其時的文學思潮,作為詩人的他也以較高的創(chuàng)作水準對當時和后世的詩歌發(fā)展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他是一位人們不甚重視的詩人,卻成了齊梁詩歌思潮的有力推動者,其在詩歌發(fā)展史上的地位可見一斑。

      [1]游國恩.中國文學史(二)[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2]劉躍進.門閥士族與永明文學[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6.

      [3]詹福瑞.南朝詩歌思潮[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5.

      [4]閻采平.齊梁詩歌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5]李延壽.南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

      [6]姚思廉.梁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7]丁福保.歷代實話續(xù)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1.

      [8]胡應麟.詩藪內(nèi)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9]徐學夷.詩源辯體[M].楊維沫,點校.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10]陳祚明.采菽堂詩選[M].李金松,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1]劉大杰.中國文學發(fā)展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12]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M].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9.

      [13]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卷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4]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M].北京:中華書局,1983.

      [15]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

      [16]魏征.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17]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M].北京:中華書局,2006.

      [18]嚴可均.全梁文[M].馮瑞生,審訂.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19]梁啟超.中國之美文及其歷史[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2.

      Reappraisal of Xiao Yan’s Status in Poetic History

      LI Penɡ

      (Department of Chinese and Media Studies,Bozhou Institute,Bozhou Anhui 236800,China)

      Xiao Yan’s status in poetic history has neverbeen r ecognized in academic circles.However,Xiao Yan’s political power,literary accomplishment and cultural influence indeed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poetry at his time and the later generations.Therefor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Xiao Yan’s contribution to the prosperity of the Qi Liang Literature,the leading role in the literary field at that time and his personal achievements in literary field.

      Xiao Yan;Eclectic;Creative Poetry

      I206.2

      A

      1009-8666(2017)09-0021-05

      10.16069/j.cnki.51-1610/g4.2017.09.004

      2016-11-15

      亳州學院科研課題“齊梁詩風嬗變研究”(BSKY201407)

      李鵬(1986—),男,安徽六安人。亳州學院中文與傳媒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魏晉南北朝文學、中國詩學。

      [責任編輯、校對:王興全]

      猜你喜歡
      蕭衍詩歌文學
      詩歌不除外
      長壽皇帝蕭衍養(yǎng)生之道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詩歌島·八面來風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山中宰相
      故事大王(2017年4期)2017-05-08 07:57:54
      梁武帝出家
      我與文學三十年
      小說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文學
      山东省| 建昌县| 元阳县| 吉林市| 琼结县| 道孚县| 沂源县| 张北县| 青川县| 漳州市| 苗栗县| 垦利县| 湖州市| 北川| 邮箱| 泾阳县| 兴宁市| 古丈县| 乌苏市| 曲靖市| 青川县| 安图县| 杂多县| 屏山县| 定南县| 宁武县| 温泉县| 建始县| 汕头市| 惠州市| 安多县| 利辛县| 玛沁县| 阿克| 莱州市| 紫阳县| 会昌县| 泸水县| 鄂伦春自治旗| 观塘区| 颍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