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倩
(廣東省中山市港口鎮(zhèn)中心小學,廣東中山 528447)
近年來,隨著社會突飛猛速地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已成為我國基礎教育界的新熱點,是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落實素質(zhì)教育目標的關鍵,備受各界人士的關注與探究。然而傳統(tǒng)的說教拼音,照搬舊條主義思想,枯燥無味,呆板老套的拼音教學模式早已無法適應與滿足小學低年段學生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語文低年段拼音教學中有效實施趣味性教學尤為重要,如何使得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低年段拼音教學的有效實施,是筆者關注的重點。
小學生是新世紀的新一代。小學時期是學生的人生起步階段。小學低年段的學生生性活潑,擁有較強模仿能力,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同時,大家深知,小學低年段的學生最喜歡模仿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因此,針對小學低年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教師教學語言力求富有童趣。
小學階段的孩子都是富有童真、童趣。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課堂上,孩子們都有著天真無邪的天性。而作為小學的老師,尤其是低年段教學的語文老師也應時刻保持一份天真,一顆童心,并在課堂上通過語言表現(xiàn)出來。這樣,不僅能夠給孩子們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用富有童趣美的語言進行拼音教學會在師生之間,大人與孩子之間建立一座良好的溝通橋梁,從而讓課堂充滿幽默和諧氣氛。而富有童趣的教學語言是充滿愛心,洋洋盈耳,優(yōu)美動聽,富有天真浪漫色彩。它契合小學生對語言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引起他們的共鳴,這樣使得課堂更加富有生命力,也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自由飛翔的漢語拼音課堂。
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闭Z言情感美是在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的。語文是最富有人情味和人性美的學科。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情感對師生雙方起到一種驅動作用,一旦雙方情感交融,課堂就會呈現(xiàn)一種和諧美好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中,教師的教學語言信號、姿態(tài)、表情、動作都能得到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學生也會不由自主被老師帶到知識的殿堂,達到崇高的情感境界。例如,教平舌聲、翹舌聲時,教師可以用右手做舌頭,發(fā)平舌音 z、c、s時伸直放平,發(fā)翹舌音 zh、ch、sh、r時將指尖輕輕向上卷起,學生們伸出右手,一邊跟著老師發(fā)音,一邊將小手平放,向上卷起……一個個都學得非常投入,非常開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生動而富有情感的口語,優(yōu)美迷人的體態(tài)以及恰當?shù)氖謩萁o孩子們講解,更容易被孩子們吸收。
隨著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實際的需要,時輕時重,聲情并茂,抑揚頓挫,有一定的節(jié)奏和旋律美,使得學生的情緒和情感受到熏陶,引起心理和情感的共鳴,從而展開形象思維的翅膀,勇敢向更高,更遠的發(fā)展,最終達到對知識的加深理解,鞏固記憶的效果。
眾所周知,新版一年級的教材與以往的教材大有不同,不但“長相”變了,而且內(nèi)容比以往更加關注兒童的需求。大家齊觀拼音改革的這部分,不難發(fā)現(xiàn)新版的教材迫切需要調(diào)整教材來適應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然而,作為一線的教師們更加需要做的是善用教材,對教材拼音教學內(nèi)容進行歸納總結,了解編者的意圖,對教材的每一部分了如指掌,結合自身的優(yōu)點,立足實際,深入兒童的內(nèi)心,創(chuàng)設有效的拼音教學情境。
只要留心觀察生活,大家不難發(fā)現(xiàn)生活隱藏不少漢語拼音。這為教師課堂教學提供有利的資源。例如:教師在教“ui”這個漢語拼音的時候,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教師借助生活用品——圍巾,圍在教師的脖子上,讓孩子觀察老師戴什么?孩子通過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是圍巾。老師趁機講解圍巾的“圍”發(fā)聲就是復韻母ui的音,要先發(fā)u的音迅速向i滑動就是ui的音。這樣孩子對復韻母ui的形音有了深刻印象。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也可以借助教材的插圖。小學低年級學生觀察事物是直觀、具體、形象的思維。教材上的色彩鮮艷的插圖,形象活潑的卡通人物,都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有情趣的教學情境。例如:在學習聲母“j”,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進入,“孩子們,咱們一起蹦蹦跳跳來到了拼音樂園玩吧!哇,里面可好玩啦!有母雞帶著小雞出來散步,有好吃的西瓜,還有可愛的小女孩,她手上還拿著五顏六色的氣球呢……你們看,小雞們玩得可高興啦,母雞媽媽也在玩哦!小朋友們仔細聽,認真看,母雞發(fā)出嘰嘰嘰的聲音,正在跟誰玩呢?”通過觀察圖片,借助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興趣,讓孩子知道母雞跟蝴蝶在玩。他們玩時形成的形狀就是聲母“j”;母雞發(fā)出的嘰嘰嘰聲音就是聲母“j”的讀音。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很快讀準聲母的音,認清聲母的形。借助實物和教材插圖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不僅僅增添課堂情趣,更是深得學生們的喜歡。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闭n堂的教學要以學生為本,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于是,將活動、游戲引入課堂教學,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游戲的天地。例如找朋友;把拼音寶寶帶回家;快樂大轉盤;拼音小博士等等游戲活動,不僅僅可以輕松地掌握漢語拼音拼讀,還可以始終保持高度積極參與性。在以后教學中,當在復習漢語拼音的時候,也是可以利用這樣的活動進行的,還可以選擇男女生比賽;小組與小組比賽也行。
趣味性教學以其靈活、富有童趣、情趣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人人參與,與時俱進,凸顯創(chuàng)新,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努力使每一個學生成為愛學習、樂學習的主人。
語文學科是集生活、時代、知識等為一體的學科,它在反映現(xiàn)實生活、體現(xiàn)時代精神方面,與生活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能否順應時代真正給予學生傳授知識,始終是檢驗一堂課的優(yōu)與劣的衡量指南。滲透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對教學目標的明確的教師語言,定是他們思維的主導,由此便要求教師課堂教學應有高度的時代知識性。雖然每個學生的認知特點不同,但是學生可以通過老師的課堂教學吸收到不同程度的“養(yǎng)分”,日積月累,使得他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不斷深入與鉆研,從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塑造屬于自己的人生。在此同時,老師要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征和個性傾向等,更要不斷更新教學知識,提高自身教學業(yè)務水平,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手段,發(fā)揮它的功能,從而構建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語文課堂。
在時代飛速發(fā)展、教育全面改革的今天,在新教材實施的背景下,核心素養(yǎng)的呼聲越來越激烈。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低年段拼音教學的有效實施將是勢在必行的狀態(tài)。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師,尤其是處在低年段教學的教師更應該有時代的精神,進步的思想,敏銳的觸覺,感知教學發(fā)展動態(tài)和趨勢,堅持終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業(yè)務水平,與學生共同成長,與社會發(fā)展并行前進。
[1]高美婧.識字教學“趣”為先——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2):93.
[2]陳秋詠.低年級識字教學點滴體會[J].學周刊,2015(2):32.
[3]陳夢霞.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點滴體會[J].課程教育研究,2015(17):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