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河
◎卷首語
師之名者
孫永河
從教二十余年后,我最真切的體會是:做一個稱職的“教師”已屬不易,要成為有建樹的“名師”則更為艱難。
我想,我們每個人的內(nèi)心里一定都會有自己認可的“名師”,甚至我們可以列出一份長長的名單。雖然我們各自的評價標準會有不小的差異,但在我們各自認可的“名師”身上,必定會有許多相同的東西。
面對職業(yè),“名師”往往比常人多一分使命?!爸侨缛?,行可為表儀者,人師也?!薄懊麕煛睍忧宄?,自己不僅要給學生以知識上的啟迪,更要給予學生以道德上的影響,甚至生命的教育。所以,他們時刻不忘砥礪自己的為人之德、從業(yè)之德、治學之德,并對此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
面對課堂,“名師”往往比常人多一分敬畏。在“名師”的眼里,課堂近乎神圣。他們相信,師生生命共同成長的地方在課堂;他們深信,實現(xiàn)職業(yè)價值的地方在課堂;他們確信,文化傳承的陣地在課堂;他們堅信,教育改革的現(xiàn)場在課堂。所以,在他們的認識里,不可動搖的是“我即課堂”的那種勇氣和擔當。
面對學生,“名師”往往比常人多一分熱愛。“名師”總是把“愛”作為教育者的全部奧秘;因為他們清楚,如果討厭學生,自己的教育還未曾開始便已經(jīng)宣告結(jié)束。所以,他們不會只把稟賦卓異學生的成績作為炫耀自己的資本,而會對每一個學生都始終報以平等的愛意與真誠。
面對自己,“名師”往往比常人多一分苛刻?!懊麕煛苯^不會原諒自己的不學無術(shù)。他們會認為,善待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吝嗇自己的付出。所以,他們“愿意在大家都能干而不愿干或干不到底的事中干事,愿意在大家都能走而不愿走或走不到底的路上繼續(xù)探索”。
面對工作,“名師”往往比常人多一分癡迷?!懊麕煛辈粫M足于日復一日地簡單重復,而是始終保持研究的態(tài)度。他們深知教育不僅需要付出汗水,更需要擁有智慧。所以,他們總是要在固定的規(guī)范中精益求精,總是要在平凡崗位上求得盡善盡美,并從中獲得精神上的極大滿足。
我曾經(jīng)不止一次偷偷地把自己與心中崇敬的那些名師進行對比,每對比一次,就多一分不安;每對比一次,就多一分自警;每對比一次,就多一分緊迫。雖然在那些名師的成長故事里,我也能看到自己的夢想,但某些卓越的品質(zhì)在他們身上早已根深葉茂,而在我自己身上卻還僅僅是個萌芽。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緊迫感就愈發(fā)強烈。
我確信,“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其實并沒有什么竅門,“一心向?qū)W”或許是最為可靠的途徑。在學習中,教育理想得以確立;在學習中,教育信念得以踐行;在學習中,教育情操得以陶冶;在學習中,教育品格得以提升。
我確信,“名師”的養(yǎng)成其實也絕不是無跡可尋,“心思單純而熱烈”是他們與常人最大的不同。正是面對職業(yè)、面對課堂、面對學生、面對自己、面對學術(shù)時,比常人多出的那一分使命、那一分敬畏、那一分熱愛、那一分苛刻、那一分癡迷,最終成就了“名師”之“名”。
(作者單位:東北育才學校)
(責任編輯: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