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云 婁利杰
(和田師范??茖W校馬克思主義學院, 新疆 和田 848000)
新疆少數民族學生漢語學習倦怠心理分析與對策
張少云 婁利杰
(和田師范??茖W校馬克思主義學院, 新疆 和田 848000)
學習倦怠心理對學生學習十分有害??朔W習倦怠心理,保持學習積極性,對學校、教師、學生都是挑戰(zhàn)。本文以和田地區(qū)雙語教學為例,描述其少數民族學生雙語學習心理倦怠表現,從社會、學校、學生三個維度揭示其產生的原因,進而從學校、教師、學生三個層面提出幾點克服學習倦怠心理的路徑。
學習倦?。怀梢蚍治?;克服路徑
“學習倦怠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課業(yè)壓力或其他個人心理層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有情緒衰竭、乏人性化及個人成就感低落的現象。”[1]具體表現為學生超承受能力或過量的學業(yè)負擔帶來的降低自我效能感的一種消極學習狀態(tài),使得學生感到產生情感上的耗竭,意圖逃離學習。
在新疆雙語教育教學過程中,雙語學習倦怠是少數民族學生由于國家通用語言學習活動的內容、過程或結果與學習者本人在這些方面的預期存在差異而產生的一種消極心理體驗,由于他們對學習喪失興趣或者不堪學習重負帶來的對學習的消極逃離的心理反應,這種反應產生無助感,直接影響到學習者的學業(yè)成績。本文以和田地區(qū)中小學雙語教學為例,描述其部分少數民族學生雙語學習的倦怠的現象,揭示出產生的原因,進而提出克服學習倦怠的路徑。
新疆實施雙語教育以來,雙語教育教學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推進力度不斷加大,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是,目前新疆雙語教學出現了“高原現象”。即雙語教學力度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師卻日益感到學生難教,學生學習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這些現象研究表明,新疆南疆地區(qū)雙語教育教學存在普遍的學習倦怠現象,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一)學生雙語課堂倦怠表現
在南疆地區(qū)雙語課堂上,部分學生雙語學習情緒低,注意力不集中,呈現出學習“無序狀態(tài)”。調查數據顯示南疆地區(qū)中小學國家通用語課堂,能夠按時完成教學任務的課堂不足30%,農村中小學國家通用語課甚至100%完成不了教學任務。
處于雙語學習倦怠狀態(tài)下的部分民族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課堂上常常表現為心不在焉,無精打采。性格充滿敵意,時不時與周邊的同學發(fā)生摩擦,容忍度低,沒有學習的激情。如:2015年3月調查組到H縣第三中學初二年級一個有40名學生的課堂聽課,上課期間23個學生打瞌睡甚至睡覺、32人次交頭接耳。開始調查組認為是學生自律性問題,經過觀察,屬于典型的學習倦怠。
(二)學生雙語學習的倦怠表現
部分學生在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時感到緊張、挫折,無法專心學習。對H縣第三中學,民語言普通班2014-2015學年第二期期末考試成績統(tǒng)計,不及格率達到64.50%,其中有30%以上的學生漢語考試,從小學到初中從來沒有及格過。如訪談者在M縣一所較好的中學,讓23名學習較好的學生聽寫一首20字的古詩,全部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錯別字,最差的只寫對4個字。查閱H縣某高中一個普通班期末漢語考成績,僅有8名學生成績及格。如和田地區(qū)2015年初中二年級期末考試作文題目“以'我的母親'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可寫你母親的整體形象,也可寫母親生活中幾件小事,由此折射出母親的平凡與偉大?!弊魑?5分,我們抽查了41人的一個班,得6分以上的學生有8名,6分以下至1分的學生有27名,零分成績有6名。由于學習的不理想,看不到自己學習的進步,始終處在習得性無助狀態(tài),常有 “破罐破摔”的消極念頭。
(三)學生雙語學習態(tài)度的倦怠表現
在調研中發(fā)現,雙語教學中,很少有學生在課后主動找老師解疑答難。出現了部分學生學習漢語3-5年,仍然停留在“你好”;“我叫什么名字”; “我是哪里的人”等簡單的會話的現象。一次抽樣調查發(fā)現,“漢語課最大的問題是什么”65.24%的被調查學生回答“聽不懂”;你不敢大膽說漢語原因?75.01%的被調查學生回答“不自信”。
另一方面,學生拒絕接納教師的教導與幫助,認為教師詢問課業(yè)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出現與教師對立、不尊重教師現象,甚至在課堂上直接頂撞教師。課后用帶有蔑視色彩的稱謂稱呼教師,用標簽或語言來描述教師。
在我們的調研中,南疆地區(qū)中小學學生沒有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南疆地區(qū)中小學課前沒有預習、課后沒有作業(yè)是不爭的事實。在漢語學習中更是產生極度的倦怠感,沒有學習的積極性,應敷了事。就是高校也是如此,如2016年6月對南疆地區(qū)某高校154名來自南疆地區(qū)的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調查,結果是154名學生都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這一年的期末考試已經結束,絕大部分學生沒有通讀過教材,表面上看這是學習方法問題,實質上是部分民族學生對漢語教材的畏懼、倦怠的態(tài)度。從高校推斷到小學,明顯感覺到雙語教學的課后的倦怠。
在調研中,查看了南疆地區(qū)幾十所中小學的漢語作業(yè),這些作業(yè)書寫不規(guī)范,作業(yè)量不大,效果不明顯。特別是民族學生的漢語作文,大部分是抄襲作文,甚至一個班雷同一篇作文。單獨考慮是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深層次原因就是學習的倦怠。
新疆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倦怠現象已經嚴重影響了雙語學習,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當地的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未來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所以,要想解決少數民族學生學習倦怠的問題,必須認真分析問題的成因,才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一)影響學生雙語學習的社會層面的倦怠因素
1. 讀書無用論在南疆地區(qū)仍有一定的市場。在我們的調研中,與學習困難的學生交流,他們總是說,我家里沒有人,上學沒有用,爸爸希望我早點結束學業(yè)回家?guī)椭麄兏赊r活?,F在上學找工作難,沒有當官的親戚,就找不到工作。這些學生組織紀律性差,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自信心不足,所以,很多學生學習沒有信心,產生學習倦怠。
2.多媒體音視頻普及的負面影響。隨著多媒體的普及,手機、電視、網絡、游戲等已經進入普通百姓家,南疆地區(qū)的中小學也不例外,部分中學生已經擁有了電腦、手機;課堂上部分學生玩手機游戲、手機上上網很普遍,使學生學習分心。特別是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學生認為比學習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現代化信息技術產生對學生正能量的同時,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3.社會人文環(huán)境負面影響。宗教也從一個側面影響雙語教學,由于南疆地區(qū)宗教活動頻繁,一些宗教思想滲透到南疆地區(qū)社會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個宗教文化氛圍,調查發(fā)現學生學習宗教經典可以獲得社區(qū)民眾的贊譽,而學習國家通用語言,被視為“異端”,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國家通用語言的積極性。我們調查發(fā)現大部分學習困難的學生,不同程度地學習過宗教知識,可以背誦幾段“侯坤”(古蘭經選段),并且在班級內甚至學校內有“自我榮譽感”,認為自己將來比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更有發(fā)展前途。這種社會人文環(huán)境,雙語學習積極氛圍被淡化,極不利于民族團結和雙語教學。
(二)影響學生雙語學習的學校層面的倦怠因素
1.學校管理的缺失?!半p語學習是慢功夫具有連續(xù)性。需長期的堅持與努力,短時間內不易見效。如果基礎沒有打好,后續(xù)課就很難維持?!盵2]調研發(fā)現,南疆地區(qū)部分中小學,少數民族學生漢語基礎不牢固,學習成績不理想,學習無計劃、目標、責任,惰性很大,依賴性強,沒有學習的主動性。這種沒有嚴格自律的學習氛圍,學習沒有壓力,過分強調聽說能力,應付上級檢查。導致了部分學生學習倦怠的產生。另外,部分課堂規(guī)模較大,這對于雙語學習者來說,顯然是不合適的。過大的規(guī)模會讓教師不能兼顧每一個學生,這樣一來,學習上的松懈就會在部分學生中形成,久而久之,這種松懈轉變?yōu)槟魂P心,學習倦怠由此形成。
2.教師職業(yè)倦怠。“教師的職業(yè)倦怠勢必影響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進而導致學生雙語學習興趣受挫,學習成績下滑?!盵3]調查發(fā)現,南疆地區(qū)教師職業(yè)倦怠尤為突出,在南疆地區(qū)中小學教師大部分是女性教師,結婚后,受傳統(tǒng)習俗的影響,女教師成為“多面人”,既要當教師、又要帶孩子、還要給家人做飯,極為辛苦。調研期間,南疆地區(qū)各中小學上課期間經常會看到部分女教師的學前兒童在校園內玩耍,甚至出現在教室內。所以,不思進取、不求進步的教師多,形成了不良的教學小氣候,出現“染缸效應”,考察每一位教師,教學模式單一、程序化教學,本該有的形象,生動,有趣雙語課堂,變得死氣沉沉。長期下來,只能讓學生產生疲倦感。由于多數教師忙于家務或教學無關的事,與學生缺少交流,師生間存在心理溝通的距離,學生對老師的不滿,導致學生學習上的主觀冷漠甚至是逃避。
3.單純的刺激-反映的教學手段。目前新疆中小學雙語教學,漢語課每周10節(jié),一個學年就是340個學時,應該說中小學生漢語水平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實際上效果不明顯。其原因是教學方法的單一性,即單純的刺激-反映的教學手段,上課讓學生死記硬背,下課死記硬背,“刺激-適應”短時有效,時間長了,效果就不明顯了。部分學生出現“習得性無助感”,學習倦怠大面積發(fā)生。
(三)影響學生雙語學習的個體倦怠因素
1.個人價值觀的迷失。在調研中,最讓人心情沉重的是中小學生價值觀的缺失。多數人上學學習雙語不是個人成長的問題,而是村委的硬性規(guī)定,不學習父母就會收到村委批評,他們并不是覺得自己要學習。好像上學是為了父母,因此學習積極性不很高,學生不求進取,得過且過。雙語學習缺乏濃厚的興趣和內驅力,成就感低造成學生冷漠地對待雙語學習。
2.不良的學習風氣。在調研中不難發(fā)現部分學校部分學生學習風氣不好。受當今社會,拜金主義等社會不良因素影響,部分學生目光短淺,雙語學習對他們無所謂,認為學習不學習不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多數學生放棄了雙語學習,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也沒有學習的動力。部分意志薄弱的學生在壓力面前,成績稍不如意就產生畏難情緒,高負荷的學習壓力使很多學生時刻處于應激狀態(tài),時間長了學習勁頭就疲軟了,厭倦了雙語學習。
3.雙語學習中大部分學生出現心理焦慮。學習倦怠心理與心理焦慮有密切關系,“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倦怠有四個維度,情緒耗竭、乏人性化、缺乏成就感和人際關系不良為因變量,以焦慮等因子為預測變量?!盵4]通過對問卷的分析發(fā)現,學習倦怠的每一個維度,焦慮心理都是直接的因素。如2016年3月對和田地區(qū)H市一個32人的普通初中班心理測試與觀察,21名學習困難的學生,上漢語課前10至5分鐘出現短暫的情緒不穩(wěn)定,對其中6名學生心臟跳動測試,都不同程度加快(將專文論述); 14個男生出現用力摔課本現象。表明雙語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特別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出現心理焦慮。
學習倦怠心理對學生學習十分有害??朔W習倦怠心理,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對學校、教師、學生、都是挑戰(zhàn)。為此,從學校、教師、學生三個層面提出幾點克服學習倦怠心理的路徑。
辣椒 北京味食源食品有限公司;辣椒堿、辣椒二氫堿、辣椒紅色素標準物質(≥98%) Dr.Ehrenstorfer GmbH;纖維素酶(酶活力50000 U/g) 河南亞通食品原料有限公司;乙醇(分析純)、甲醇(色譜純) 北京化工廠;食品級硬脂酰乳酸鈣(CSL)、硬脂酰乳酸鈉(SSL)、吐溫-80和司潘-60 濟南蘭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一)學校要高度重視雙語教學學習策略的指導
1.學校加強學生雙語學習的心理輔導。學校防范學生產生學習倦怠心理是應盡的責任,特別是少數民族中小學校普遍存在輕視心理輔導工作情況下,加強少數民族學生心理輔導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責任。要培養(yǎng)一批少數民族的心理咨詢師,充實到各級中小學心理健康咨詢室,幫助各民族中小學生走出心理困境。并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健康教育。依據心理健康普查報告,制定相應幫扶手段,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愉快中學習。
2.學校重視教師培訓、優(yōu)化教學手段?,F今是知識爆炸的時代,教師的業(yè)務知識水平必須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所以,學校要建立教師培訓學習制度,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師培訓。培訓應該是擴大教師的知識面培訓和教學方法培訓。民族地區(qū)各級學校的雙語教學不能再堅持單一的“刺激-適應”的手段,還要有“頓悟”的教學手段。目前我國在探討自主學習或者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很多雙語課堂也都在嘗試用這些方法解決雙語教學質量不高問題。學校應當鼓勵教師大膽實驗,不要害怕一時的失敗,影響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二瞻前顧后、不敢改革。
3.學校要防范教師的職業(yè)倦怠。研究表明,南疆地區(qū)大部分學校雙語教師女性較多,結婚后受傳統(tǒng)習俗影響,基本上停留在原有的知識面上,不思進取,且工作強度較大,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職業(yè)倦怠已成蔓延的態(tài)勢,也是南疆地區(qū)教學質量舉步舉步維艱的成因之一。解決雙語教師職業(yè)倦怠最佳方式是獎懲、興趣、職業(yè)成就感。如獎懲制度,雙語教學好的老師就應該重用,可以提前晉級等,如果達不到目標就要有相應的處罰,不能晉級、降一級使用等;教師教學興趣的培養(yǎng),要求教師要有崇高的理想,把職業(yè)當事業(yè),只有把職業(yè)當事業(yè)教師才會有教書的興趣;職業(yè)成就感是學校給雙語教師設置榮譽臺,把該教師教出的優(yōu)秀學生(升入重點中學或考上某重點大學)張榜公布,在重要節(jié)慶表揚。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防范職業(yè)倦怠。
(二)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育人觀
1.教師要情感教學緩解學生的學習倦怠?!靶睦韺W研究表明教師的情感影響學生的興趣,因為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并且情緒對心理的影響也是最為敏感和直接。”[5]所以,教師“教書”僅僅完成一項工作;另一項就是教師要“育人”?!敖虝笨梢粤炕己?;“育人”是教師責任感的表現,看不見、摸不著,卻是青少年是否成長成才的關鍵。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始終做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示范者和心靈守護者是教師必備的道德情操。
課堂上,教師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并加以鼓勵。對于學習冷漠的學生多關心多鼓勵,讓其感受到老師的人文關懷。同時,對于學習任務,要合理安排,不可過量。其次,從教學層面來看,教師應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所謂“教學相長”,教師應該在教學的同時不斷反思學習,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作為教師,還應不斷了解學習前沿的教學法,緊跟教學發(fā)展的步伐,在課堂上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使得教學內容能夠完美演繹,從而給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課堂。
2.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自學能力。南疆地區(qū)雙語教學,最大的不利因素是沒有語言環(huán)境,中小學生學習漢語之后,沒有一個社會交流的機會,有機會交流的時候一時有沒有話說。如80%的小學生第一次用漢語會話失敗,很長一段時間不敢說漢語,這就要求教師讓學生應盡快走出失敗的陰影,樹立學習自信心。另外,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教師多在學習方法上下功夫,讓學生學會自學,正確書寫漢字,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材施教,提高對民族學生雙語學習的極積性、主動性。
3.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組織行式。調查發(fā)現,每個教學班都存在學習好的學生和學習困難的學生。在一個教學班執(zhí)行分層教學和分類指導,做到既不抑制基礎好的學生,也不放棄基礎差的學生是一門教學藝術。雙語教師接受教學任務后,摸清每個學生的學習功底,分為A、B、C三個學習小組;有針對性設計教學方案、設計難易不同的課堂練習題,布置課后難易不同的作業(yè);最后,對A、B、C三個學習小組提出不同的要求,定期檢查督導,使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與自信。
(三)學生要克服雙語學習的畏懼心理
1.學生要對漢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習興趣是剔除學習倦怠最好的法寶,雖然,南疆地區(qū)沒有語言環(huán)境,但是,不是學不好漢語的主要原因,喪失學習興趣才是關鍵。因此,學生要把學習漢語興趣提升起來,樹立學好漢語上報效國家,下可改變自己命運的思想,化挫折、沮喪為樂觀、自信和動力,用堅忍不拔精神戰(zhàn)勝學習倦怠心理。
2.學生要克服學習畏懼情緒 。雙語學習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學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學習畏懼情緒,教師要加強抗挫教育。學生接受教師抗挫教育后,要學會冷靜分析學習中的挫折失敗成因,在困境中奮起,調整學習思路,如小學生可以看維漢對照的連環(huán)畫自學漢語,中學生可以對照維漢語法區(qū)別學習漢語、多練習漢語寫作等策略,而不是一味死記硬背,可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總之,雙語學習倦怠作為一種消極情感體驗對學習者的學習效率起著很大的阻礙作用,消除學生的倦怠情緒,讓他們重新燃起學習的欲望,有賴于學生與教師多方面的努力,只有學習者本人與教師共同努力,才能緩解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學習倦怠這種消極心理。只有在教師和學生相互努力、共同配合的條件下,學生的學習倦怠才能逐步緩解。
[1]徐廣榮、王劍蘭.中學生學習倦怠的影響因素與應對策略[J]. 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8(1):58.
[2]中職生英語學習倦怠分析[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07477f01012
[3]馬燕.中學生學習倦怠的原因與對策研究[J].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9(4):156.
[4]白素英;李長庚;徐文明中學生學習倦怠的成因及預防對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6(07):38.
[5]馬艷玲.淺論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 2015(07):218.
2017-01-20
張少云(1968-08),男,回族,河南開封人,和田師范??茖W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民族理論與政策;婁利杰(1979-),女,河南通許人,和田師范專科學校語言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民族教育。
[資金項目] 本論文是自治區(qū)雙語專家委員會委托課題《維吾爾族中學生漢語答卷錯誤分析及個案研究》(批準號:2013006)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