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會, 孫金巖, 張淑霞, 蔡英娟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1. 內科; 3. 感控科;2.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qū)何莊鄉(xiāng)衛(wèi)生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多樣性護理方式對胃癌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分析
劉中會1, 孫金巖2, 張淑霞3, 蔡英娟3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1. 內科; 3. 感控科;2.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qū)何莊鄉(xiāng)衛(wèi)生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目的 分析多樣性護理方式對胃癌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方法 選取86例胃癌患者按照隨機的原則平均分為2組,每組43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的護理,觀察組在傳統(tǒng)護理基礎上接受多樣性護理。 比較2組胃癌患者心理狀態(tài)、自我管理能力、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恐懼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而治療后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與傳統(tǒng)的護理措施比較,多樣性護理可有效改善胃癌患者的情緒以及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多樣性護理; 心理狀態(tài); 自我管理能力
近幾年來,隨著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和飲食習慣的改變,胃癌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研究[1]發(fā)現,其與遺傳、環(huán)境因素、飲食因素等有密切的關系。該病早期多無顯著癥狀,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可有胃痛、腹部腫塊等臨床表現。多數患者患病后的不良情緒可影響疾病的預后,多樣性護理從心理、飲食、治療方法等方面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護理,相對于傳統(tǒng)的護理方式更加有效,能改善患者的情緒,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療,參與治療?,F將多樣化護理對胃癌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10月期間86例胃癌患者作為本次試驗的研究對象,所有患者臨床癥狀以及胃鏡和病理檢查的結果均符合胃癌診斷標準。排除伴有腦器質疾病、嚴重抑郁、藥物及酒精依賴和缺乏自知力及有其他部位惡性腫瘤的患者。將所有符合要求的患者按照其護理方法的不同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3例。觀察組男28例,女15例,年齡31~71歲,平均(52.0±5.5)歲。對照組男29例,女14例,年齡33~75歲,平均(54.0±2.5)歲。護理前, 2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自我管理能力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必要的檢查,并向患者講解本次試驗的過程和目的,以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和更好的配合。2組患者根據病情給予相應的臨床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包括病情觀察、預防感染以及用藥指導等[2]。觀察組患者采用多樣化護理方式進行護理,主要措施如下。
1.2.1 密切觀察患者病情、生命體征:由于多數晚期胃癌患者抵抗力低,因此應注意清潔患者口腔和皮膚(尤其是惡心、嘔吐患者),以預防感染的發(fā)生。對于長期臥床的患者,應定時對其翻身,并鼓勵和指導其適當活動,防止下肢血栓和壓瘡的發(fā)生。
1.2.2 保證其生活環(huán)境安靜、整潔和舒適:有利于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促進良好的睡眠和充分的休息。同時應做好心理護理,得知患者患有此病后,多數患者往往會出現消極情緒,拒絕接受治療,甚至會有過激行為,同時家屬也常常會有焦慮等心理,影響患者治療的順利進行。此時,相關護理人員應該耐心疏導患者不良情緒,真誠與患者溝通交流,向患者和家屬普及相關疾病知識,使其正確看待胃癌,積極面對疾病,對于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較低的患者,可選擇不告知其真相。對于晚期患者,應該進行臨終關懷,使其能夠快樂的度過人生最后的時光[3]。
1.2.3 飲食指導:患者選擇高蛋白、高熱量且富含維生素的容易消化的食物,以滿足患者的基本能量需求量。對于需要胃腸減壓或禁食的患者應該進行腸外營養(yǎng),靜脈輸入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
1.2.4 疼痛護理:晚期患者主要表現為疼痛,相關護理人員應采取措施減輕患者疼痛,比如在病房放些輕音樂,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或者利用洗澡、按摩等轉移其注意力。疼痛嚴重時應指導其用止痛藥,嚴格掌握藥物劑量,避免藥物成癮。
1.2.5 化療護理:應該密切觀察患者化療后反應,如惡心、嘔吐、肝腎功能異常以及白細胞水平下降等不良反應,并且及時與醫(yī)生溝通,采取應對措施[4]?;熎陂g應注意防止藥物外滲損傷皮膚和血管,發(fā)生后應及時處理。
1.2.6 健康教育:詳細講述胃癌的高危因素、病因、臨床表現、治療方法、診斷依據以及轉移預后等相關知識,使患者能夠更好的配合治療,提高其在飲食、運動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對于病情較輕的患者鼓勵其進行適當的運動,既有利于放松心情,增強其面對病魔的信心,也有助于增強免疫力,預防感染,加強體質[5]。2組患者經過不同的護理前后,均接受心理狀態(tài)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評價,并對比分析其結果。
1.3 評價標準
心理狀態(tài)評價標準: ① 采用焦慮調查量表評價患者焦慮狀況; ② 采用抑郁自評表檢測抑郁情況; ③ 采用視覺模擬量表評價恐懼程度。得分越高,說明心理狀態(tài)越不好。2組患者均在護理前后進行評分,并記錄和分析數據。自我管理能力評價標準:選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評價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內容涉及:遇到困難的自信心、一般健康狀況、社會功能等10個項目,每個項目分為1~4級。護理前所有結果評定人員均經過專業(yè)的培訓,其結果評分一致性良好,每個表的一致性Kappa的值為0.81~0.93[6]。護理前,評估工作由4名專業(yè)護理人員完成,護理后由2名高年資深護理人員及2名康復師完成。記錄患者所得平均分并進行對比分析。滿意度:隨訪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分為滿意: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容易接受此種護理方法;一般滿意:患者生活質量改善,基本接受護理;不滿意:患者生活質量沒有得到提高,拒絕護理。滿意度=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2.1 2組患者接受護理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
2組患者接受不同的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焦慮評分(37.5±11.4)分,抑郁評分(33.2±8.7)分,恐懼評分(29.6±9.7)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8.5±15.9)分、(41.8±11.9)分、(39.8±11.9)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2組患者護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護理前,觀察組自我效能感評分(2.21±0.34)分,對照組(2.19±0.76)分, 2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治療后,觀察組自我效能感評分(3.14±0.49)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2.48±0.54)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2組患者不同護理后的滿意度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為95.34%,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7.44%,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不同護理后滿意度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因其早期癥狀不顯著,多數患者發(fā)現時已發(fā)展至晚期。目前隨著胃鏡技術的應用,以及人們健康意識逐漸增強,越來越多的早期胃癌被發(fā)現。但是胃癌是一種惡性腫瘤,多數患者和家屬在得知診斷結果后無法接受而產生焦慮,抑郁情緒,而且因相關知識的缺乏無法很好的配合治療,以上因素均可影響治療效果,所以多樣性護理在胃癌患者的治療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7-8]。
多樣性護理與傳統(tǒng)的護理方式相比,其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自我管理能力、飲食、運動以及疼痛應對等方面起到更加綜合全面的指導作用。胃癌患者除了疾病痛苦外,其在飲食、運動以及社會參與等方面均有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患者的不良情緒,這些由疾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將直接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機體抵抗力以及與疾病斗爭的信心和積極性,從而對疾病的發(fā)展和預后有不良的影響[9-10]。而多樣性護理可采用新型的護理方式幫助患者疏導不良情緒,指導飲食、運動,增強其抗病的信心和積極性。在用藥和疾病認識等方面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的教育,能夠使患者由被動變?yōu)榉e極主動的配合治療,增強患者對藥物的依從性,更好的使藥物發(fā)揮療效,提高臨床的治療效果。并且在治療的過程中,逐漸的改善患者的非理性思維,使其在生活中形成理性思維,能夠進行很好的自我管理,增強其自我效能感,增強面對社會的社交能力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使其更好的適應社會,提高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焦慮、抑郁、恐懼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觀察組自我效能感評分與對照組評分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而治療后觀察組自我效能感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 趙飛英. 胃癌患者術后早期腸內營養(yǎng)的護理[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17): 36-37.
[2] 金寶玲, 高建超.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10): 54-55.
[3] 陳彩連.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胃癌化療患者焦慮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24): 70-71.
[4] 趙鈺. 胃癌術后化療間歇期并發(fā)腸梗阻患者的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 2012, 27(9): 814-816.
[5] 孔春蘭, 包新慈. 胃癌伴糖尿病患者術后早期腸內營養(yǎng)的護理[J]. 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 2015, 22(2): 127-128.
[6] 段寶鳳, 羅開元, 李雪梅, 等. 125I粒子組織間植入治療胃癌患者腸內營養(yǎng)支持的護理[J]. 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 2012, 19(3): 191-192.
[7] 勞賢邦, 黃慶娟. 自控鎮(zhèn)痛泵在胃癌根治術后應用的效果分析及護理對策[J]. 護士進修雜志, 2013, 28(19): 1805-1806.
[8] 勞燕青. 胃癌術后患者早期腸內營養(yǎng)的效果評價及護理[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33): 30-31.
[9] 王秀娟, 張莉, 巨亞麗. 優(yōu)質護理對胃癌根治術后患者情緒并發(fā)癥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5, 10(2): 1241-1243.
[10] WU Quan, YU Jian-chun, KANG Wei-ming, et al. Short-term effects of supplementary feeding with enteral nutrition via jejunostomy catheter on post-gastrectomy gastric cancer patients[J]. Chin Med J (Engl), 2011, 124(20): 3297-3301.
Impact of diversity care on mental state of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LIU Zhonghui1, SUN Jinyan2, ZHANG Shuxia3, CAI Yingjuan3
(1.DepartemtnofInternalMedicine; 3.InfectionControlDepartment,HengshuiSecondPeople′sHospital,Hengshui,Hebei, 053000; 2.HezhuangTownshipHospitalofinTaochengDistrictofHengshui,Hebei,Hengshui, 053000)
Objective To analyze impact of diversity care on mental state of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85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princip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aken routine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epted diversity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way. Psychological state, self-management skills, and satisfaction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depression, fear, and anxiet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Before nursing,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een in self-management abi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while after treatment 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care measures, the diversity ca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emo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nd enhance the patient's self-management skills, so it is worthy of widely clinical practice.
diversity care; mental stat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2016-10-11
R 473.73
A
1672-2353(2017)02-037-03
10.7619/jcmp.2017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