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安全觀下糧食供給側改革研究

      2017-03-09 01:25:19詹慧龍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 2017年2期
      關鍵詞:自給率谷物儲備

      雷 平,詹慧龍

      (1.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農業(yè)經濟與發(fā)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2.農業(yè)部 農村社會事業(yè)發(fā)展中心,北京 100122)

      新安全觀下糧食供給側改革研究

      雷 平1,詹慧龍2

      (1.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農業(yè)經濟與發(fā)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2.農業(yè)部 農村社會事業(yè)發(fā)展中心,北京 100122)

      針對目前糧食供給側出現(xiàn)的庫存過高的問題,在環(huán)境資源與糧食生產綜合協(xié)調的新糧食安全觀下,通過構建系統(tǒng)動力學模型,模擬在自給率和儲備率多種組合條件下糧食供給側要素的變化過程。研究表明,綜合考慮環(huán)境資源、糧食產業(yè)保護和長期糧食安全等因素,中國應建立降低儲備率和維持高自給率相結合的糧食安全調控目標,以保證糧食總量供給和解決糧食供給側高庫存的問題。如果單純只強調其中一項,都可能會帶來糧食供需失衡,雙增或者“三增”問題的出現(xiàn)。

      供給側改革;系統(tǒng)動力學;糧食安全

      一、問題提出

      2003年以來,中國糧食產量實現(xiàn)了“十二連增”。但隨著產量的增加,糧食進口量和庫存量也屢創(chuàng)新高,糧食供給側問題突出,尤其玉米庫存過高問題最為明顯。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1)糧食總供給大于總需求。總供給包含了糧食生產、糧食進口和糧食儲備三個方面,如果把這三部分加總,2014年國內糧食總供給將超過1萬億公斤,而中國糧食總需求大概為6 000億公斤。從這三個指標近年連續(xù)增長的態(tài)勢來看,國內糧食總體供給過多的局面仍將持續(xù)。(2)在高自給率糧食安全目標驅動下,政府補貼政策促進了庫存增長。多年來,為了確保糧食安全,保障較高的糧食自給率,政府在生產環(huán)節(jié)投入大量補貼,糧食連年豐收。當生產出來的糧食國內市場不能及時消化時,政府又以高價收購農民的糧食。糧食持續(xù)增產,國家收購的糧食越來越多,儲備也越來越多。(3)國內外糧價倒掛,導致庫存釋放困難。國內主要糧食品種價格多年持續(xù)高于國際市場,為降低采購成本,國內糧食加工企業(yè)采購國外糧食產品的意愿增強,國內糧食消化速度減慢。過高的糧食供給和儲備不僅造成過高的財政壓力,農民過度依賴國家收儲制度,并且倉容壓力和損耗加大,下游加工企業(yè)成本高企造成產業(yè)鏈成本上升,農民增產不增收。

      此外,隨著中國糧食連年增產和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國內農業(yè)資源,尤其是耕地和水資源過度消耗、污染加重,國內耕地普遍存在重用輕養(yǎng)、耕層變淺、水土流失嚴重、土壤酸化明顯等問題。目前的農業(yè)資源條件已經無法繼續(xù)支撐以量為中心的糧食安全觀,需要建立綜合協(xié)調環(huán)境資源與糧食生產的新糧食安全觀。2016年,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解決供求不平衡問題,希望短期內緩解供給側結構性問題。例如推進“鐮刀灣”地區(qū)玉米結構調整,調減非優(yōu)勢區(qū)玉米種植2 500萬畝,釋放一部分耕地資源用于生態(tài)調節(jié)。但這仍然不足以抵消玉米總體產大于需的局面,整個社會玉米庫存仍將增加[1]。

      因而本著立足長遠,標本兼治的原則,需要建立綜合協(xié)調生產、庫存以及資源環(huán)境的糧食安全調控體系,通過關鍵指標的目標導向,促進糧食生產、進口和出口的自我調整,解決糧食供給側結構性問題。

      二、理論基礎

      糧食供給包括:糧食生產、進口和儲備。糧食供給水平需要用糧食國內生產量結合糧食需求量衡量,一般用糧食自給率來表示。糧食存量水平代表抵御糧食危機的能力,一般用儲備率指標來進行衡量。中國長期以來將糧食自給作為糧食安全的重要衡量標準。1996年《中國的糧食問題》白皮書提出“立足國內資源,實現(xiàn)糧食基本自給是中國解決糧食供需問題的基本方針”,明確了中國將努力促進國內糧食增產,在正常情況下,糧食自給率不低于95%,凈進口量不超過國內消費量的5%。2008年《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guī)劃綱要》將糧食安全目標設定為:到2020年保證中國糧食需求量人均395公斤,糧食自給率達到95%以上,其中稻谷、小麥保持自給,玉米保持基本自給。曾麗紅(2003)認為糧食安全必須建立在自給自足的基礎上。中國糧食年消費量大約在4億噸,而世界糧食貿易年總量大約為2億噸,一旦國內發(fā)生糧食危機,把全世界的2億噸貿易糧全拿來,也解決不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2]。呂新業(yè)(2003)認為基本國情和糧食的特殊性決定必須立足國內,必須保持較高的糧食自給率[3]。與之相反,鄭有貴(2003)等認為資源的分配和利用及農產品的需求及市場均是超國界的。利用國際市場并非是因為中國生產不出自己所需的糧食,而是有利于中國農業(yè)比較優(yōu)勢的發(fā)揮,實現(xiàn)有效的糧食安全[4]。侯東民(2003)不主張國內長期把糧食安全與糧食自給看成是一個概念,不能脫離人均耕地保有量與糧食儲備情況去看糧食進口與糧食安全的關系[5]。馬愛鋤(2003)認為,世界糧食市場完全可以滿足中國進口糧食的需要,并且在以和平與發(fā)展為主題的世界形勢下,糧食禁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降低糧食自給率是完全可行的[6]。

      對于儲備率的問題,普遍的觀點認為,隨著糧食增產,糧食儲備日益增長并非好事。糧食儲備過高已經成為威脅糧食安全的突出問題。馬曉河(2016)認為當前中國糧食儲備率相當于全國當年消費量的60%以上,遠超世界糧農組織(FAO)規(guī)定的17%~18%的糧食安全儲備率。要將儲備量降低到合理區(qū)間,儲備率最好不要超過當年社會消費量的30%[7]。

      綜上所述,理論界對糧食自給率和糧食儲備率的研究較多,而目前出現(xiàn)的糧食供給側問題說明有必要將二者結合起來,通過構建系統(tǒng)動力學模型模擬糧食自給率和儲備率調整的作用過程,探討將糧食自給率和糧食儲備率作為目標調節(jié)指標合理的組合方式。

      三、研究假說

      根據(jù)已有的研究成果,為了說明在糧食自給率和糧食儲備率目標調節(jié)下供給側其他要素的變動情況,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1)糧食自給率和糧食儲備率是外生變量,一旦作為目標設定并公開,市場將逐步向目標值靠近。長期以來,中國糧食安全體系是建立在自給自足基礎上的,糧食高自給率已經成為官方和理論界普遍認同的糧食安全基本評價指標。儲備率雖然沒有官方統(tǒng)計數(shù)字,但也習慣性地認為儲備率越高,糧食安全程度越高。從FAO對于中國儲備總量變化的統(tǒng)計結果來看,隨著糧食產量的連年增長,中國糧食儲備自2009年以來以年均1 221萬噸的速度遞增,這也印證了在糧食儲備上中國并沒有有意識地設定糧食儲備率上線。雖然自給率和儲備率是市場指標,最終由市場決定,但政府的目標機制引導也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并且對于糧食收儲和糧食進口來說,政府完全可以通過政策目標調節(jié)加以跟蹤、監(jiān)控和限制。因而,本文假設糧食自給率和糧食儲備率是糧食供給系統(tǒng)可以調節(jié)的變量。

      (2)糧食自給率和糧食儲備率存在一個合理的目標組合,從而既可以確保中國基本糧食總量安全,滿足居民隨著城鎮(zhèn)化發(fā)展變化的需求結構要求,又可以緩解糧食生態(tài)安全和質量安全壓力,維持價格基本穩(wěn)定,促進糧食安全系統(tǒng)的改善。隨著近年糧食供給資源壓力的趨緊和生態(tài)保護意識的加強,普遍的觀點認為,通過合理利用國外資源解決國內糧食安全問題是大勢所趨,糧食自給率下降不可避免。糧食庫存壓力也需要盡快將糧食儲備率降下來。但如果自給率和儲備率降低太多又會威脅糧食的生產能力,一旦發(fā)生糧食危機或風波,將對中國農業(yè)產生沖擊,因而,本文假設糧食自給率和儲備率不斷變化過程中存在一個相對合理組合,可以解決糧食安全體系的相關問題。

      (3)假設通過本模型仿真可以模擬出糧食生產、進出口、庫存、資源體系在糧食目標政策變動下的聯(lián)動關系,解決目前高庫存、高供給和低資源的糧食供給問題。供給過量,庫存過高,資源緊張是目前糧食總量安全的主要威脅。在自給率和儲備率目標政策驅動下,糧食過高的庫存可以回流市場,結合糧食進口降低資源,主要是土地的需求總量,閑置下來的土地可以用于種植經濟作物增加農民收入,或者退耕休耕恢復地力,保證生態(tài)安全。反之亦然,在供給不足或自給率要求高時,需要有更多的土地資源投入到生產中,從而提高國內糧食產量。

      (4)農業(yè)科技水平、農業(yè)生產率不斷提高。2014年中國農業(yè)科技貢獻率只有56%,與農業(yè)發(fā)達國家70%~80%的科技貢獻率水平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中國谷物單產與農業(yè)發(fā)達國家也有較大差距。因而,本文假設在農業(yè)科技水平不斷提高條件下,谷物單產水平不斷提高,但提高的速度可能會有所下降。

      四、模型構建

      本文以系統(tǒng)動力學庫存調節(jié)模型為基礎構建糧食庫存優(yōu)化模型。由于目前中國糧食產量中絕大部分是谷物,因而采用谷物作為糧食庫存優(yōu)化模型的研究對象。

      (一)模型框架

      圖1 糧食庫存優(yōu)化模型因果回路圖

      谷物庫存優(yōu)化回路包括生產流通循環(huán)回路和庫存優(yōu)化循環(huán)回路。如圖1,生產流通循環(huán)回路工作原理是:消費量決定谷物生產目標,生產目標決定播種面積需求,結合單產變化,決定谷物的實際產量,谷物產量與消費量決定了谷物庫存的年增加值。庫存調整回路工作原理在于:在谷物庫存不合理時,可以調節(jié)儲備率(RR)指標,則多余庫存流入市場,替代部分谷物產量,谷物產量目標減少,庫存降低,同時可以釋放部分耕地資源,緩解資源壓力,也有利于提高產品品質。另外也可以通過此方法調整部分庫存高的品種,從而調節(jié)供給結構。進出口凈值起到外部調節(jié)的關鍵作用,進出口凈值由谷物自給率(SRG)決定,對谷物生產有替代作用,而對谷物庫存是補充。

      基于因果回路圖,通過運用軟件Vensim PLE構建糧食安全系統(tǒng)動力學仿真模型對中國未來的糧食安全進行實證分析。如圖2,模型運行時間為2000年—2030年,仿真步長為1年,模型參數(shù)主要通過2000年至2015年的歷史數(shù)據(jù)構建而成。模型中的主要數(shù)據(jù)來源于中國統(tǒng)計年鑒和FAO數(shù)據(jù)庫。

      圖2 糧食庫存優(yōu)化模型系統(tǒng)動力學流圖

      (二)模型公式設置

      模型中各指標含義及主要公式,如表1所示。

      表1 糧食庫存優(yōu)化模型變量

      注:表中原始數(shù)據(jù)來自《中國統(tǒng)計年鑒》和FAO數(shù)據(jù)庫。

      (三)主要模型變量說明

      根據(jù)目前國內糧食新形勢和研究需要,對模型中幾項關鍵指標進行設定,以準確模擬其他相關要素的變化情況。

      1.谷物自給率

      為了確定自給率的變動方向和范圍,本模型將谷物自給率(self-sufficiency ratio of grain,簡稱SRG)設為外生調節(jié)變量。目前中國谷物自給率一直保持在高位運行。2000年谷物自給率為102.7%,谷物進口量為315萬噸。2014年谷物進口量增至1951.07萬噸,增長6.19倍,谷物自給率下降至96.7%,但也基本達到政府2008年提出的谷物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稻谷、小麥的自給率基本達到100%的糧食安全硬指標。一直以來為保證糧食生產的高自給率,采取糧食政策性補貼和托市收購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農民種糧,保證糧食產量也是各級農業(yè)部門的中心工作。在這一背景下,中國糧食自2003年以來實現(xiàn)“十二連增”,年均增速3.2%。但同時高自給率也帶來較大負效應。以高投入高產出為代價的糧食增產給資源環(huán)境帶來巨大壓力,耕地質量下降,污染加重,水資源過度消耗。同時,高補貼下的糧食生產使國內糧食產業(yè)鏈成本高企,國內外主要糧食產品價格倒掛,農民在價格“天花板”和成本上揚的雙重擠壓下,收入增長緩慢甚至下降,種糧農民增產不增收的情況嚴重。

      另外,以糧食總量增加為目標的糧食增產也造成了供求結構性不合理,尤其玉米體現(xiàn)得最為明顯。口糧中小麥和稻谷需求基本穩(wěn)定,供給充足甚至過盛。而在托市收購等政策下,飼料糧和工業(yè)用糧的主要部分玉米由于價格高企,下游企業(yè)寧愿進口也不愿采購國內玉米,造成了糧食增產部分直接入庫,糧食庫存越來越大,庫存消化緩慢。按照FAO的數(shù)據(jù),谷物庫存從2006年以來每年都在增加,2006年至2013年累計凈增谷物庫存達到1億噸。2015年中國糧食庫存估計達到了年消費量的40%左右,其中玉米的儲備率可能已經超過80%,遠高于17%~18%的國際儲備率合理值。高庫存導致國家財政壓力增大,糧食產業(yè)鏈成本升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下降,農民生產積極性受到打擊。

      隨著城鎮(zhèn)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谷物需求總量仍然會持續(xù)增加。如果目前仍然嚴守95%的谷物自給率,可能會給糧食庫存及資源環(huán)境造成更大壓力。因而本文試圖通過模擬谷物自給率適當下調情況下其他指標的變化情況,并與自給率不變情況下對比,研究糧食安全變化狀況。

      2.儲備率

      本模型將谷物儲備率(reserve ratio,以下簡稱RR)作為另一個外生調節(jié)變量。糧食儲備率即庫存消費比,指年末庫存總量和年度需求量之間的比值。本文以谷物代表糧食進行研究,因而采用谷物儲備率作為研究對象,公式為:谷物儲備率=年末谷物庫存量/谷物年度需求量。糧食儲備率也是國際通行的衡量一國糧食安全水平的指標。FAO推薦的糧食安全儲備率指標為17%~18%。當前中國糧食儲備率相當于全國當年消費量的60%以上,谷物儲備率則可能更高。持續(xù)增加的庫存數(shù)量吸收了多余的糧食產量,也造成國內需求旺盛的假象。中國糧食嚴重超儲備增加了國內倉儲壓力和損耗,長此以往對糧食安全將造成威脅。因而儲備率(RR)是否合理是關系到糧食安全的關鍵指標。本模型把儲備率作為另一個關鍵調節(jié)指標,研究調節(jié)RR和不調節(jié)RR情況下其他指標的不同變化,探討糧食安全的實現(xiàn)途徑。由于缺乏庫存數(shù)據(jù)支持,本模型側重趨勢研究,涉及庫存變化和儲備率數(shù)據(jù)基本為估算值。

      3.人口政策的影響

      設定人口政策變量以體現(xiàn)生育政策對于糧食需求的影響。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已經有30多年,人口總量增長速度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長率由1995年的10.55‰,下降到2014年的5.32‰。目前中國的生育率約為1.4,而國際上公認的合理生育率應為2.1左右,人口老齡化,勞動力不足的趨勢日益明顯。2016年開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據(jù)預測,2029年中國全國出生總人數(shù)將從2014年的1 691萬人增長到2 914萬人,總人口達到峰值14.15億人,中國人口的總和生育率達到1.8,基本接近2.1的世代更替水平[8]。本文用人口政策影響系數(shù)采用階梯式遞增(系數(shù)采用1—1.05*設定此范圍以模擬出到2029年人口達到峰值的人口增長趨勢。)形式以體現(xiàn)人口政策變化對于糧食需求量的影響。

      4.谷物需求量

      本文中2000年到2015年谷物需求量以實際消費量代替,2016年到2030年谷物需求量及結構變化情況利用ARIMA(p,d,q)模型進行預測,結果如表2。

      表2 三大主糧供給缺口預測

      數(shù)據(jù)來源:作者根據(jù)Eviews7.0計算,基礎數(shù)據(jù)來源于FAO數(shù)據(jù)庫。

      五、仿真結果

      (一)高自給率高儲備率的情景仿真(current)

      高自給率儲備率的情景模擬(current)指假設外部條件不變,按照目前糧食生產和庫存發(fā)展態(tài)勢模擬會出現(xiàn)的糧食安全情景。如圖3,可以看出,保持目前糧食自給率和儲備率不變,糧食產量將得以保證,在單產提高的前提下,耕地等自然資源壓力有所緩解,但谷物庫存過大的狀況將更趨嚴重。在谷物儲備率保持60%,谷物自給率保持95%的目標驅動下,谷物產量保持高速增長,2030年谷物產量預計達6.39億噸。由于單產的持續(xù)提高(根據(jù)ARIMA模型預測,2030年單產可以達到6 862.2公斤/公頃,比2014年提高16.5%),谷物播種面積有望在2016年前后達到頂峰后有所下降,到2030年預計谷物播種面積達到9 312.1萬公頃,比2014年下降1.7%。而谷物庫存會持續(xù)升高,預計2030年谷物庫存將達到4.85億噸,比2014年提高25.3%,目前高庫存的問題將進一步加重。

      因而,在當前情景下,保持對高自給率和儲備率的目標驅動做法顯然將進一步加劇庫存過大的問題,并由于這種目標驅動帶來政府財政資金投入過大,產業(yè)鏈成本上升,倉儲壓力過大,糧食損耗大等問題。

      (二)低自給率高儲備率的情景仿真(dg)

      在當前目標驅動條件下,逐步降低自給率,同時保持高儲備率(dg),糧食產量保持平穩(wěn),播種面積減少,但庫存大幅增加,如圖3。可以看出,隨著谷物自給率目標值調低至86%*根據(jù)表1預測結果,中國2030年谷物自給率將降至86%。,谷物儲備率目標值不變的情況下,預計2030年谷物產量將達到5.38億噸,基本與2014年持平。由于單產的提高,谷物播種面積將大幅減少,預計2030年谷物播種面積將下降至7 854萬公頃,達到2004年前后的水平,給生態(tài)環(huán)境恢復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谷物庫存增長的趨勢沒有改變,2030年預計谷物庫存將增長至5.02億噸,比高自給率高儲備率的情景仿真下的谷物庫存預測值還要高1 800萬噸。

      (三)高自給率低儲備率的情景仿真(gd)

      如果保持谷物高自給率,同時降低儲備率(gd),則糧食產量保持增長,播種面積減少,糧食庫存下降,如圖3,如果保持谷物自給率95%*2008年發(fā)布的《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guī)劃綱要(2008—2020年)》明確提出“保障糧食等重要食物基本自給”的目標,要求將糧食自給率穩(wěn)定在95%以上,其中稻谷、小麥自給,玉米基本自給。故本文選取95%作為玉米自給率高指標。的目標不變,將谷物儲備率降低至30%*參考馬曉河(2016)[7]的研究成果。,從模型運行結果中可以看出,高自給率驅動下,糧食產量保持高速增長。由于單產的上升,谷物播種面積在2017年前后到達峰值,之后呈現(xiàn)平穩(wěn)下降,預計2030年谷物播種面積達到9 112.3萬公頃,比2014年減少348萬公頃,下降了3.7%,為輪做休耕恢復地力創(chuàng)造了空間。而谷物庫存在低儲備率目標驅動下呈現(xiàn)下降趨勢,到2030年,谷物庫存總量下降到3億噸左右,恢復到2008年的水平。高自給率目標驅動下,谷物進口量保持平穩(wěn),維持在每年3 300萬噸的水平。

      (四)低自給率低儲備率的情景仿真(dd)

      如果同時降低自給率和儲備率,則糧食產量增長緩慢,糧食播種面積下降,糧食庫存下降,如圖3。當自給率逐步調整到86%,儲備率下降到30%,由于進口替代,谷物生產量出現(xiàn)下滑,到2030年谷物產量預計達到5.65億噸,比低自給率高儲備率(dg)方案產量只高出3.3%,但比高自給率的兩個方案產量低13%,比2014年的實際產量僅高出1.4%。谷物庫存在2017年左右出現(xiàn)峰值并開始下降,預計到2030年谷物庫存降至3.34億噸,高于高自給率低儲備率方案(gd)水平的3.4%,比高儲備率的兩個方案的庫存水平低50%。谷物種植面積在雙低目標導向作用下出現(xiàn)下降,預計2030年谷物播種面積為8 237.3萬公頃,比低自給率高儲備率方案(dg)的種植面積高出4.8%,比低儲備的兩個方案的播種面積低11%。

      圖3 糧食庫存優(yōu)化情景仿真結果圖

      六、結論

      從四種情景仿真的結果可以看出,采用高自給率低儲備率的糧食安全目標更適合中國國情。原因在于:(1)無論采用何種自給率政策,只有低儲備率才能將谷物庫存降低下來,或者說只有通過市場手段引導過量庫存盡快回流市場,并且設定有節(jié)制的儲備率目標值,如30%,才能保證庫存總量維持在合理水平。否則隨著居民糧食需求量上升,無論采取什么樣進口控制政策,庫存都會逐步增大。(2)在低儲備率條件下,低自給率可以通過國外市場,彌補國內需求差額,顯著降低國內耕地資源的需求量,使國內耕地資源緊張的局面得到有效緩解。但是,從模擬仿真的結果可以看到,低自給率也使國內糧食產量不再增長,單產的提高幅度也不足以彌補播種面積的損失帶來的產量下降,并且由于大量耕地已經轉做他用,一旦外部市場發(fā)生波動,國內可能面臨短期內糧食供應不上的局面。(3)盡管沒有降低自給率,從絕對數(shù)量來看,糧食進口依然增長。2030年谷物進口量將比2014年增加1倍多,完全可以滿足谷物品種調節(jié)的需要。另外,高自給率和低儲備率的目標驅動機制短期內也可以釋放大量耕地資源環(huán)節(jié)資源壓力。最重要的是高自給率和低儲備率的政策可以保證糧食生產能力的提高,保證抵御外在危機的必要能力。

      因而,政策上可以采用降低儲備率目標和維持高自給率相結合的方法,保證糧食總量安全。如果單純地只強調其中一項,都可能會帶來糧食供給失衡,雙增或者“三增”問題的出現(xiàn)。具體建議:第一,繼續(xù)堅持“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糧食安全基本目標,調整谷物支持價格政策和臨時收儲政策。各地區(qū)應改變糧食庫存越多越安全的傳統(tǒng)觀念,分地區(qū)設定糧食儲備比率,改善糧食收儲的區(qū)域布局。第二,改革完善國有儲備糧制度,讓國有儲備糧食采用市場化運作機制[9],使糧食庫存盡快調整并維持在合理水平。第三,在高自給率條件下實現(xiàn)農業(yè)資源節(jié)約有賴于糧食單產的提高,所以糧食安全的根基應該是生產能力提高。政策上還應繼續(xù)加大農業(yè)基礎設施投入,加強科技投入,發(fā)展農業(yè)規(guī)模經濟對增加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10]。

      [1]姜長云,關于解決當前糧食庫存問題的思考[J].中國發(fā)展觀察,2016(14):33-35

      [2]曾麗紅,楊乃良.中國糧食安全現(xiàn)狀及對策[J].廣西糧食經濟,2003(3):20-21.

      [3]呂新業(yè).中國糧食安全現(xiàn)狀及未來發(fā)展戰(zhàn)略[J].農業(yè)經濟問題,2003(11):43-47

      [4]鄭有貴,曹甲偉,李成貴.解決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的空間與貿易戰(zhàn)略[J].中國農業(yè)信息,2003(1):10-12.

      [5]侯東民.試析資源制約下糧食自給與農業(yè)結構調整間的尖銳矛盾與糧食安全戰(zhàn)略改革[J].理論前沿,2003(14):18-20

      [6]馬愛鋤,楊改河,黑亮.糧食安全新內涵與中國糧食安全態(tài)勢分析[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111-116.

      [7]馬曉河.新形勢下的糧食安全問題[J].世界農業(yè),2016(8):238-241

      [8]阮雅婕,司曉悅,宋麗瀅,等.基于系統(tǒng)動力學的“單獨二孩”政策仿真研究[J].人口學刊,2015(5):5-17.

      [9]顧海兵,王樹娟.國內糧食價格指數(shù)的波動性分析和“十三五”預測[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5(12):26-31.

      [10]李光泗,馬學琳.糧食市場開放對我國糧食生產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大豆和大米數(shù)據(jù)的VAR模型分析[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15(3):9-15.

      (責任編輯:魏小奮)

      Supply-Front Reform Under New Food Security Concept

      LEI Ping1,ZHAN Huilong2

      (1.Th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2.Ministry of Agriculture,Beijing 100122,China)

      Under new food security concept,the paper tries to find the way to improve the supply front problems,such as high inventory and unreasonable structure of supply,and studies the relation and mechanism of essential factors of food supply-front with system dynamics model.The study shows that,considering the factors such as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ecurity of food and food industry,onl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high self-sufficiency ratio and the low reserve ratio could reduce the inventory of grain and guarantee the total food supply.

      supply-front reform;system dynamics model;food security

      10.13504/j.cnki.issn1008-2700.2017.02.003

      2016-03-19

      雷平(1977—),男,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經濟與發(fā)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詹慧龍(1968—),男,農業(yè)部農村社會事業(yè)發(fā)展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F325

      A

      1008-2700(2017)02-0022-08

      猜你喜歡
      自給率谷物儲備
      釋放鉀肥儲備正當時
      烏克蘭谷物和油料作物庫存遠低于2020年同期
      烏克蘭谷物和油料作物庫存遠低于2020年同期
      擊打式谷物加工農具
      軍事文摘(2020年20期)2020-11-16 00:32:10
      國家儲備林:為未來儲備綠色寶藏
      綠色中國(2019年19期)2019-11-26 07:13:20
      外匯儲備去哪兒了
      支點(2017年3期)2017-03-29 08:31:38
      幾家歡喜幾家愁,解析歐洲各國的豬肉自給率
      常用谷物飼料原料營養(yǎng)成分
      陳錫文稱中國糧食自給率已不足90%
      大同市| 勐海县| 深州市| 昌乐县| 久治县| 武宁县| 柯坪县| 陆丰市| 大城县| 略阳县| 巴林右旗| 辽中县| 固始县| 临江市| 绍兴县| 唐海县| 贵定县| 泸西县| 江孜县| 黄梅县| 仲巴县| 西和县| 长宁县| 汤阴县| 连平县| 武城县| 赤峰市| 资兴市| 泰来县| 托克托县| 长丰县| 东山县| 缙云县| 肇州县| 静乐县| 清水县| 大足县| 安远县| 衡水市| 怀来县| 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