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西區(qū)崇德小學 黃尚書
“與其責怪學生不專心聽課,不如怪自己的教學方法不好,沒有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是我常對同事們說的一句話。因為我覺得老師就像是舞臺上的演員,只要你表演得精彩,觀眾自然就會給你熱烈的掌聲。同樣,老師在課堂上教得精彩,學生也會集中精神聽你的課。因此,教師備課、上課,務必從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方面去考慮。
新奇心是學生的共同特點,抓住學生這個特點去組織教學,讓學生覺得雖然是同一個老師,可每節(jié)課都是新的。
首先教師要改掉傳統性上課模式。如上課前慣用的“上課、起立、老師好、同學們好、坐下”這老一套話,學生早已厭煩了;上課老師提出問題時,先讓學生舉手,然后老師再從舉手的學生中指名回答,這對學生來說也很不新鮮了。尤其是老師提問時回答錯誤的學生,還挨罵、罰站,造成學生不敢舉手呢;還有教師只站在講臺上課,少走下講臺親近學生與學生互動這種官僚式教學也是很難讓學生靜下心來聽課的。
其次要巧妙靈活地運用各種激發(fā)學生情感,活躍課堂氣氛的方法。根據名家的經驗和筆者的教學實踐,歸納以下八種:溝通感情法、先聲奪人法、挑起矛盾法、直觀顯現法、朗讀人境法、、幽默調控法、激勵競爭法、分組討論法。根據教材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如幽默調控法。這里所說的幽默指的是一種詼諧的風趣。教學中教師如果總是運用一種單調、平淡的語言,有可能造成學生感知上的疲勞,精力的分散,導致課堂氣氛沉悶,甚至學生會打瞌睡。而適時適度的幽默,能解除學生的疲勞,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
師生關系民主、平等是激勵學生課堂上生動活潑、積極思考、勇于參與的前提。首先教師要改變師道尊嚴,變傳統的教學過程控制者的權威性角色為尊重學生,以平等的身份成為課堂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同時成為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引導者;教師應該低姿態(tài)讓學生感到可敬、可親、可挑戰(zhàn),而不應該自居于絕對真理的代言人,使學生怕著老師,在課堂上想問又不敢問,想回答又怕答錯挨罵、罰站,讓學生過著擔驚受怕的課堂生活。其次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把講臺讓給學生,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自己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相互解決問題。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不斷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多為學生鋪設自由發(fā)揮的學習平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只有在師生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才會有表現欲,才會大膽、真實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營造和諧融洽、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
后進生,是指思想上和學習上暫時落后的學生。他們自卑感強,逆反心理強,成績跟不上來,被人瞧不起,特別是課堂上被老師的冷落和同學的挖苦那種滋味更難受。但他們又渴望得到別人的重視。因此,在課堂上老師務必要重視后進生。要密切關注他們上課時的學習舉止、善于發(fā)現其“閃光點”。如給他們板演優(yōu)先,發(fā)言優(yōu)先,特別是在分組討論問題時,多點留意其動向,給他們在課堂上少有過的發(fā)揮平臺,從中找出他們的可佳之處給予表揚、鼓勵。這樣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有人關心、重視,學習起來也就有奔頭了。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抓住課文主要內容設計好能吸引學生聽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樂中學,不斷營造和諧融洽、活潑、輕松的課堂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