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qū)蘇稽鎮(zhèn)新橋小學 羅 英
語文教材為我們提供了文質兼美的美文,具有典范性,充滿人文性。每篇美文都凝聚著主人公或作者從生活中得來的情感體驗,喜怒哀樂,或悲壯激昂,或閑情恬淡,或熱情洋溢,或低沉愁傷。閱讀教學,應根據文本的價值觀取向,讓學生在正確的課堂情感基調和情感氛圍中,接受正確的情感教育。
閱讀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對教材文本有整體的感知閱讀。通過對文本的整體認知閱讀,初步體驗文本的價值觀取向,確立課堂的情感基調。再深入學習文本重點段落,重點詞句,升華學生對文本的情感體驗。
如教學《跨越百年的美麗》,先通過對全文的閱讀,讓學生初步感知居里夫人外貌的莊重肅穆,工作的艱辛困苦,人品的高尚魅力,確立課堂的情感基調,再體驗文本中的重點句段,情感教育的教學效果就顯而易見了。
教師的朗讀示范,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引領作用,決定著課堂的情感基調和情感氛圍。閱讀教學中,要重視教師的朗讀示范。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fā)展培養(yǎng)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發(fā)展培養(yǎng)好別人的情感?!?/p>
例如,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課,通過教師的示范朗讀,可以把學生帶進一種悲壯、激昂的氛圍中,讓學生在悲壯、激昂的氛圍中體驗五壯士英勇犧牲精神,自然化解了學生因時代差距所帶來的對文本情感體驗的困難。
教學《麻雀》一課,有教師這樣設計導語:“世上最無私的愛莫過于母愛,世上最偉大的親人莫過于母親。當兒女有難有險的時候,敢于用生命的付出拯救孩子的那個人,必定就是我們的母親。今天,讓我們帶著敬意去感受一只老麻雀在她的孩子小麻雀生命危險時,那驚人的壯舉和無畏的母愛。”寥寥數語,奠定了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和情感基調。
教師設計導語,要簡短精練,具有情感扇動性,為課堂教學定下情感基調,起到價值觀導向,同時,又要有開啟課文學習的作用。
有老師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時,在教室黑板掛上周總理遺像,在遺像邊戴上小白花,然后在哀樂聲中導入課文,用低沉悲痛的語調朗誦課文,一下就把學生帶入失去親人后悲痛和緬懷氛圍中。學生聽著老師的朗讀,無不潸然淚下。課堂情感基調完美定格。
只要符合文本的正確價值觀導向,閱讀教學中就應該鼓勵、珍重并發(fā)展學生的情感個性體驗。
莎士比亞說:“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哈姆協特。”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該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情感思維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精美童話中,有這樣一段話:
“奶奶!”小女孩叫起來,“啊!請把我?guī)ё甙?!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像那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一樣,就會不見的!”
有學生認為應用上揚的語調,讀出小女孩看到奶奶的驚奇、渴望、祈求,也有學生主張用低沉的語調讀出小女孩即將死亡時奄奄一息的可憐祈求。
不同的體驗,一樣的情感教育效果,教師應該給以鼓勵,并好好引導學生深入體驗、理解、朗讀。
教學《麻雀》一課,學生發(fā)表對老麻雀的看法時,有學生認為,老麻雀自不量力,純屬冒險。這情感體驗有違教材文本價值觀取向,教師應該給以恰當指點和正確引導。
朗讀課文《豐碑》,怎能讓學生對軍需處長冰雪中那堅強的形象不充滿敬意?又怎能不斧正學生讀軍長那莊重的軍禮時,發(fā)出的嘻笑?
閱讀教學的課堂,學生的情感個性體驗,必須符合文本正確的價值觀取向,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情趣。明知前面是懸崖,怎能用尊重學生個性體驗作借口而放縱。
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閱讀教學中,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和情感體驗不能脫離學生語言文字和聽說讀寫的訓練。要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fā),把教學生正確理解祖國語言文字和進行情感教育統(tǒng)一起來,激發(fā)學生情感的浪花,培養(yǎng)學生理解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讓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充滿語文味。
文章不是無情物。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價值觀是通過文本語言文字表現出來的,也只能通過對語言文字的訓練去理解感受。
教學《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放映一段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影視,固然能渲染課堂情感氛圍,幫助學生理解董存瑞不怕犧牲的高大形象,但真正讓學生體驗董存瑞的高大,還得通過對文本中董存瑞動作、語言、表情的文字描寫,引導學生去感悟體會。
朗讀是語文閱讀教學中最常用,也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閱讀教學中要通過多種形式的不斷朗讀,實現學生和文本之間的情感對話。
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通過閱讀理解文本的情感價值,也讓學生通過朗讀表達自己的對文本情感的個性體驗。
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聽說寫的語言文字訓練,一樣離不開情感教育。
讓學生帶著情感去傾聽,在傾聽中體驗獨特的個性情感;讓學生帶著情感去表達,去交流,只有帶情感的交流才能動之以情,取得交流的最大效果;讓學生帶著情感去寫作,去表達,只有帶情感的寫作,才是真正的表達,只有真情實感的表達,才能讓文章生動、形象,具有感染力。
總之,語文閱讀教學離不開情感教育,離不開情感體驗,閱讀教學必須要有符合教材文本的情感價值取向,又必須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個性體驗。同時,還必須把情感教育寓于語言文字、聽說讀寫的訓練中。只有這樣的閱讀教學,只有這樣的情感教育,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