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
對于舊建筑的改造創(chuàng)新,荷蘭設(shè)計師不時有新穎之作。一座位于荷蘭鹿特河邊的木教堂,在建筑師路德· 菲什爾和彼得· 布爾的巧妙構(gòu)思下,變成了一幢寬敞明亮舒適的私人住宅,其簡潔而現(xiàn)代的風格讓人誤以為是一幢新建的私宅。
? ? ? ? 從河對岸眺望,原來的教堂變成了一幢現(xiàn)代化的尖頂住宅
在荷蘭鹿特丹近郊的鹿特河邊,有一座建于1930年的木教堂。建成后不久,教堂就失去了其宗教場所的功用,而變成一間修理和出售汽車的汽車修理廠。前不久,這幢房子被一戶人家買下,主人希望將它變成自己的住宅。荷蘭建筑師路德·菲什爾和彼得·布爾接下了這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程,并將它改建成一幢適合四口之家的住宅。對于舊建筑的改造創(chuàng)新,近年來荷蘭設(shè)計師不時有新穎之作。他們非常擅長在舊建筑內(nèi)做文章,保留建筑的舊觀,里面則完全是當代風格,大到艾爾米什博物館阿姆斯特丹分館、布雷達平面設(shè)計博物館,小到這幢剛剛完成的教堂住宅,均體現(xiàn)出荷蘭設(shè)計師在舊建筑翻新改建方面的卓越水平。
這個老教堂鄰水而居,鹿特河從屋旁潺潺流過,景色怡人。整個建筑空間達3000立方米,是荷蘭普通人家居住空間的六倍。對于這樣的案例,普通設(shè)計師可以做的是:把尋常的家居室內(nèi)設(shè)計案例重復六次,或者在老教堂里建造20個房間,密密麻麻地塞滿整個空間。
但對于路德·菲什爾和彼得·布爾來說,他們想做的是給舊教堂帶來煥然一新的新面貌。自從接手這一項目,兩位設(shè)計師就決定為有兩個孩子的家庭設(shè)計一處“普通尺寸的豪華住宅”——在老教堂的這一建筑體內(nèi),重新建造一個家園,而這個家將是位于教堂內(nèi)部的獨立“立方體”,這樣,當人在房子里走動時,就好像走在教堂里一樣,時時讓人感覺到建筑原本的整體空間感。
建筑師在教堂的正中間新建了一個兩層樓結(jié)構(gòu)的住宅,在其頂部與教堂原有的拱券完全融為一體。一樓是客廳、廚房、餐廳等公共空間,每個空間都向周圍敞開,只有一些隔斷來分隔不同功能的空間,使它們看似有一定的范圍,無形中卻又向周圍伸展。因此整個一樓既是一個整體,又區(qū)劃分明。相對于一樓的開放,二樓則完全封閉,每個房間各有窗戶與外面相通,或與一樓大廳相通。開在天花板上的天窗給房間帶來明亮光線,而與建筑大空間相通的客房則使臥室與外界保持了一定的距離。
? ? ? ?荷蘭建筑師將70年前的木教堂改建成一幢現(xiàn)代住宅
房子鄰水而居,鹿特河從屋旁潺潺流過,景色怡人
這個獨立“立方體”營造手法現(xiàn)代,以直線條、白色或淺灰色調(diào),和教堂的木質(zhì)拱型形成對比。
對于建筑師來說,最難處理的是教堂深處的十字型部位,這里有原來牧師布道的講壇處,還有一處深九米的唱詩席。路德·菲什爾則徹底重建了這一部分,并將之改建得非?,F(xiàn)代。這一部分建筑緊靠河邊,于是建筑師索性將依河的一面墻壁改成從地面直達天花板的落地門窗,將周圍的美麗景觀都融入到住宅中。而且建筑師特地讓這片區(qū)域完全空置,與室內(nèi)新建的“立方體”也保持一定的距離,左右兩側(cè)的大格子玻璃窗被保留了下來。于是,原來教堂的十字型部分成為整個住宅的過渡地帶——從室外的親水平臺過渡到室內(nèi)的私密空間。從客廳可以透過玻璃門窗,看鹿特河上流動的風景。而從河對岸眺望,原來的教堂變成了一幢現(xiàn)代化的尖頂住宅,大面積的玻璃門窗和百葉窗既為住宅帶來明亮現(xiàn)代感,又保留一家人居家生活所需要的開放與私密。只是在建筑的外觀上,從房子的正面和側(cè)面都盡可能地保持了20世紀30年代的舊觀。歷史感與現(xiàn)代感交匯在鹿特河邊。?笏(摘自荷蘭在線網(wǎng))(編輯/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