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qū)長寧小學 李雪松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學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擔者——班主任,應擔負起學生心理健康的重任,這對學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建立有凝聚力的班集體,融洽師生關系等方面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作為一個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師長,學校德育規(guī)律最直接的承擔者,應當將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級管理,利用班主任工作的優(yōu)勢,肩負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是心理咨詢的責任,做學生心理健康的導師,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們作為教師,深知教師的心理素質及心理輔導能力對學生的心理影響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師要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成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推動者,成為學生健康心理的保健醫(yī)生,去排除學生心理的苦惱,解決學生心理“癥狀”,并且依照心理健康的原則維護學生的自尊心,消除學生不必要的緊張和焦慮。這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得以正常開展所不可缺少的條件。學生對班主任有依賴、信任感 ,在家里孩子對父母有依賴感,在學校里班主任在學生心中有較大的權威。古人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例如:我班有一位小女孩——劉滎鑫,是一位嬌小的小學生,剛剛上學時,你幾乎一天聽不見她的聲音,她個子矮,身體瘦弱,簡直就是拇指姑娘,剛剛入學時,顯得緊張焦慮,不敢說話。介于這種情況,我身為班主任老師,經常與她談心,鼓勵她大膽與人交流,漸漸地,我們成為了朋友?,F(xiàn)在該生愿意與人交流,變得性格開朗,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各項活動。使學生學習的榜樣,是老師的得力助手。我覺得這是我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案例。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仍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對學生真誠關懷,做到善解人意,尊重學生,這樣就會得到學生的接納和認同,學生對班主任往往會無條件地有一種依賴感和信任感,使得班主任在班級心理輔導教育中有天然的權威性和深厚的影響力。另外,課堂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我們作為班主任的就要充分利用班團隊活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訓練、輔導、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努力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一是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人格塑造,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二是以問題為中心,理論聯(lián)系實際,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三是以活動為載體,加強心理訓練,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四是以激勵為手段,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
在工作中班主任要將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主動向任課教師作介紹,使任課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行為習慣和家庭情況有一個整體的了解,便于任課老師在教學工作中對學生提出切合實際的相互協(xié)調的要求;班主任要把自己工作上的設想告之任課老師,并就管理班級的方法、對學生的要求和所采取的措施與任課老師達成共識;對一些特殊學生的教育要注意相互溝通,加強合作。班主任要充當班級信息的收集與反饋的最佳使者,為任課老師制定教育措施提供依據(jù)。班主任要善于化解學生與任課老師之間的矛盾。平時可以邀請任課老師參與班級的課外活動,例如:在教師節(jié)時,我們要準備一些活動,要各位科任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我想這樣會增加師生情感交流,減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有利于科任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的共同參與和配合支持。班主任定期召開學生家長會,同時要利用好‘家長學?!顒?,對家長開設教育心理學知識講座,向家長傳授與現(xiàn)代教育相適應的家教方法,使家長能以平等、民主的態(tài)度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心理輔導,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個性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家庭環(huán)境。對有心理問題苗頭的學生及時進行家訪,不定期與學生家長聯(lián)系交流,形成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
我們應注意對個別心理行為偏差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對他們重點關心,積累個案,跟蹤教育。為了更好地解決學生中存在的自卑、孤獨、學習焦慮等傾向,學校為心理輔導室配備了電腦,購買了心理測試軟件,以便對學生進行科學、規(guī)范的心理測試和咨詢活動。準備建立了自己班級的學生心理檔案,并參與每天中午對學生的個別心理咨詢活動,客觀地分析測試的數(shù)據(jù)并將部分測試的結果與學生和家長溝通,有的放矢的開展心理咨詢活動,舒緩學生的心理煩惱。科學地運用測試軟件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了學生的心態(tài),把握了學生的心理脈搏。有助于針對性的進行心理輔導。
實踐證明,班主任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力軍,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力量。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來關心、維護孩子的心理健康,讓他們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發(fā)展,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定會收到好的效果的。讓我的每一位學生都有一個健康的心理。以飽滿的熱情去迎接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