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大慶一中附屬機關小學 徐 莉
推理能力是學生數學六大能力之一,是新課標中作為專題提出的,說明它非常重要?!皩ΜF象的推理”學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比比皆是,這些生動有趣而又易于學生接受的知識溶入了數學課本中,也是新教材在編排上一個大膽的嘗試與創(chuàng)新。立足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教材在問題設計的難度上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個可以直接判斷的條件,學生只要找準關系句,就能較為輕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關結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思維的開啟需要各種刺激和誘因。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學生熟悉的人物淘氣、笑笑和小明創(chuàng)設了生動的問題情境,并有意識地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和諧、自由的學習氛圍,和學生一起觀察、一起討論,引導學生發(fā)現新問題、提出新問題并解決新問題。這樣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活動的自由度,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好奇心,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和潛能都得到充分自由的發(fā)展。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如果學生不能清楚地把推理過程表達出來,即使結論正確,其思維也是不完全通暢的,課上必然死氣沉沉,或者唧唧喳喳各說各有理,教學目標將難以實現。這是課前我最擔心的。但是學生課上的表現令我很欣喜,他們不僅思維積極,而且表達清楚,語言干凈利索,有的學生大膽質疑,不僅對同學的發(fā)言進行質疑,有的學生還主動為同學解答疑難,這些良好的學習品質,都給聽課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本課教學中我首先通過一個“尋寶”的游戲導入,讓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信息尋找學習中的三件法寶,巧設了情境,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好奇心,啟迪了他們的求知欲。使學生感受到推理要依據一定的信息來進行分析,才能推測出正確的結果。
在“新知探究”的環(huán)節(jié)中,我利用學生熟悉的人物淘氣、笑笑和小明作為情境的主角,設計了生動的問題情景,并有意識的拉近問題與學生的距離,通過認真傾聽,深入思考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在小組中解決問題。然后著重介紹如何利用表格整理信息,讓學生在小組內敘述推理過程,在媒體上展示推理的過程,體現表格的優(yōu)越性“在確定一項的同時,就否定了其他的幾項”,將“確認”與“排除”交替進行,幫助學生掌握最優(yōu)化的解題方法。因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推理策略,有不同的方法,但關鍵就是必須找到突破口。通過研究三位教師的分課情況對表格推理進行了鞏固,這環(huán)節(jié)多數學生能夠較為清晰的說出推理的過程。
接著,又用難易恰當的問題串連起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并用“擺玩具”、“猜名字”等環(huán)節(jié)達到訓練的目的。
借助“現場找人”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現場,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積極性較高,效果較好。
最后,通過“研究性作業(yè)”激勵學生在課后繼續(xù)努力探索,在生活中學習數學,體驗數學的魅力。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有以下感受。
如果要讓學生真正做到脫離束縛,主動探究,那么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走近學生,努力做到與學生平等。作為一名老師我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去了解孩子真實的世界,知道他們在看些什么、玩些什么、想些什么、喜歡什么,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教學真正受到孩子們的歡迎。使學生感到教師是自己的親密朋友,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交流,讓他們在寬松的氛圍中自由而又有序的學習。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經歷了對生活中某些現象進行判斷、推理的過程,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了他們的應用意識。在借助列表整理信息時,對生活中某些現象按一定的方法進行了推理,培養(yǎng)了初步的邏輯推理能力。學生基本能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考的過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合作,達到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邏輯推理的訓練要由淺入深,題面繁瑣冗長則容易打擊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本課中幾道例題簡單易懂,又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問題難度適中,適合作為難題的鋪墊。學生通過討論,反駁,發(fā)展自己的邏輯推理能力。在師生互動中,我對學生進行了有效的了解和引導,生活問題和數學知識巧妙結合,使學生的注意力和邏輯訓練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保證。
整節(jié)課的教學,發(fā)現了自己有待提高的很多方面:一是教師教學理念。不要規(guī)定最重要的信息,不同的孩子可以有不同的推理的策略,有不同的方法,但關鍵就是必須要找到突破口。如何用難易恰當的問題串連起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并用巧和精的習題達到訓練的目的是本課的關鍵。這一點在本課時中落實不夠到位。二是教師評價語言。教師充滿魅力的課堂評價語言能使學生學習情趣高漲,學生的個性飛揚。在學生用連線的方法進行推理時,我沒有給予合理的評價,珍視他獨特的感受,應因人而異給予熱情的鼓勵。有時候也知道應給予評價,但沒有精湛的語言藝術,今后應從聽課中學習別人的評價語言,同時,從自己的課堂實踐中不斷總結。三是教師課堂組織能力。良好的課堂教學組織能力,是一位優(yōu)秀教師應該必備的職業(yè)品質。要想具備良好課堂教學組織能力,必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善于捕捉瞬間反饋,及時調整自己的課堂教學策略,從而使課堂成為一個幫助學生更好發(fā)展的過程。今后應在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等方面加強。四是教師的課堂設計。教學中缺少難度高的習題強化排除法的應用。 如何用難易恰當的問題串連起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突出排除法在解決邏輯推理問題的強大功能,并用巧和精的習題達到訓練的目的是本課的關鍵。這一點在本課時中落實不夠到位。
學無止境、教亦無涯,懇請各位同行直言不諱,提出寶貴意見,讓我們共同享受課堂教學藝術的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