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
教師必須以身作則
葉圣陶
教師教學生靠語言,講一堂課,談一番話,語言是不可少的工具??墒且溃瑳Q不能光靠語言。教師講了一大堆有道理的話,可是他的實際生活并不那樣,他的話就不會對學生起多大作用?;蛘咧v了什么是不好的,可是他的實際生活里就有那種不好的成分,那就會給學生很壞的影響,他們至少要想,原來話是可以隨便說的,說的話跟實際生活是可以正相反背的。唯有教師的話跟他的實際生活完全一致,不但像通常說的“說得到做得到”,而且要做得到才說,情形就大不相同。那時候學生非常信服,愿意照著教師的話積極地實行,因為面前的教師就是光輝的榜樣,他們覺得跟著教師走是頂大的快樂。我國古來有所謂“身教”,就是說教師教學生不能光靠語言,還得以身作則,真正的教育作用在語言跟實際生活的一致上。這樣看來,教師必須以身作則,小學生守則才能有效地實施。
要叫學生怎么樣,教師自己先得做到這個怎么樣,要叫學生不怎么樣,教師自己先得做到這個不怎么樣,這就是以身作則。
現(xiàn)在且不說旁的條目,只就小學生守則里有關不怎么樣的條目說一說。守則里有關不怎么樣的共有六條,就是第四條、第七條、第十三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要叫小學生真從心里說出這些話,真拿這些話勉勵自己,管住自己,教師就得在日常生活里完全做到這些個不怎么樣。第四條里有“不遲到,不早退……”的話,教師就應該問問自己,無論干什么事情,自己有不守時刻的毛病嗎?第七條里有“不隨便說話,不做別的事情”的話,教師就應該問問自己,無論干什么事情,自己有游心外騖,不能專心致志的毛病嗎?第十六條里有“不罵人,不打架”的話,第十七條里有“不騙人,不賭博”的話,要是教師自問都能夠“不”,這些惡行自己都不犯,還應該問問自己,平時在靜氣和神色之間,自己有鄙夷不屑、蠻橫粗暴的表現(xiàn)嗎?平時在對人對事方面,自己有欠誠實、貪圖私利的存心嗎?自問之后,要是答案全都是沒有,那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為什么最值得欣慰?因為這就可以以身作則,給學生教守則的這些條目,收到切實的效果。要是答案是有,或者有一點兒,那就非趕緊戒除不可,
無論自己的這種毛病輕還是重,自己的這種表現(xiàn)厲害還是不厲害,自己的這種存心深沉還是不深沉,總之要戒除得干干凈凈,不讓在自己身上留下一絲兒根本。為什么要這樣做?因為不這樣做就不能以身作則,就沒法給學生教守則的這些條目,收到切實的效果。
關于不怎么樣的條目如此,關于要怎么樣的條目也如此。教師自己不努力做個好教師,能叫學生“努力做個好學生”嗎?教師自己不跟周圍的人友愛團結,互相幫助,能叫學生“和同學友愛團結,互相幫助“嗎?以此可以類推,不必多說。
(節(jié)選自《葉圣陶集》,江蘇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