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禮
【摘要】在高考議論文寫作教學中,幫助學生理順文章思路,調(diào)整思路,使之合乎議論說理的一般邏輯,促進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發(fā)展,可以較好地解決議論文教學中學生寫作偏離或游離主旨的難題。
【關鍵詞】議論文;文章思路;思維品質(zhì)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當前高考議論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馬正平《中學寫作教學新思維》中指出“寫作思維就是寫作過程中所進行的思維活動”即“寫什么”和“怎么寫”。由于當前的作文教學過于重視“寫什么”,而忽略了“怎么寫”的指導在其習作中的表現(xiàn)就是所寫的文本不是其想寫的內(nèi)容。這一問題癥結就在于學生寫作時思路不清晰,在寫作過程中,思維的對象發(fā)生了改變。如廣州市2016年普通高中畢業(yè)班綜合測試(一)語文試題中的作文,要求考生從三則新聞中“選擇一則刊登在《暖聞》專欄上,你認為哪一則更合適?請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作文,體現(xiàn)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一名學生的習作(節(jié)選前三段)如下:
①某地舉辦畫展,一名男孩不慎損壞名畫,而主辦方為保護小孩心理,僅備案而不報案。其實這便是社會溫暖的一種體現(xiàn)。
②社會的溫暖可以體現(xiàn)在許多小事中。當別人不慎遺失了物品,你上前拾起歸還;當老人上樓梯步履艱辛,你上前攙扶;當他人趕不上電梯,你按住開門鍵……這些看似舉手之勞的小事卻能讓被幫助者感受到無限的溫暖。如果人人都做些小善事,小小善事積少成多,整個社會就會充滿溫暖。
③社會的溫暖可以體現(xiàn)在大事之中。路上舊疾突發(fā)的人,被旁人救助;摔倒的老人,有人及時扶助;迷路的小孩有人及時詢 問……這些都是關乎生命的大事,而這些充滿溫暖與人情味的事就在我們身邊,社會從不缺乏溫暖。
習作第一段回應了作文題目的要求,明確提出畫展舉辦方的措施是社會溫暖的體現(xiàn)。但是第二、第三段沒有順著該則新聞是暖聞的思路寫,轉(zhuǎn)換了思路,轉(zhuǎn)而走上了去論證社會暖聞如何體現(xiàn)出來這一歧路。從這一案例可見,很多學生并非不會審題,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指導學生理清寫作思路,他們完全可以避免此類錯誤。
二、理順思路在高考作文備考教學中的意義
作文思路是否清晰,反映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高低。思維品質(zhì)良好的考生不僅能夠把握住自己思維的對象,同時也能較好地把握思維的路徑,不會在走向思維目標終點的過程中走上岔道從而偏離主題。在作文備考教學中,教會學生理順思路的重要意義就在于讓學生自覺關注、反思自己所要寫的內(nèi)容與所要寫的意圖之間的關聯(lián),最終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
現(xiàn)行的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也包含了對學生理順寫作思路、提升思維品質(zhì)的內(nèi)在要求。評分標準中“基礎等級”的“內(nèi)容”方面要求學生“中心突出”,要做到“中心突出”就要求學生作文在思路上杜絕旁生枝節(jié),做到不蔓不枝,所寫內(nèi)容全部圍繞中心觀點,所思路徑直指要寫的意圖。其“表達”方面則提出“結構嚴謹”的要求,這一要求的題中之意就是要讓學生的寫作思維過程符合基本的邏輯性,思維步驟一和思維步驟二不可以自相矛盾,不可以交叉重合,而應該讓幾個思維步驟組成的整體思路具有清晰可見的思維路徑和思維終點。
三、理順作文思路,促進思維品質(zhì)的教學路徑
(一)以讀促寫,注重學生把握文章整體思路的能力
閱讀是寫作的源頭活水,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時,不能只停留在分段分層、講大意的層次,還應講清楚段間、層間的整體聯(lián)系,讓學生整體理解文章的寫作思路。作品思路是作者對其立場觀點的思維有序展開。在具體指導時,教師要多注重學生章法上的指導訓練??梢赃\用勾畫思維導圖的方法使學生從整體上疏通文章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來完成觀點的表述,進而將之內(nèi)化為自己的思維品質(zhì)。
(二)加強提綱式作文訓練
《文心雕龍·熔裁第三十二》:“若術不素定,而委心逐詞,異端叢至,駢贅必多?!睂W生習作中思路混亂的主要原因是對自己將要展開的議論沒有想清楚,思路不明晰,邊寫邊想,結果寫著寫著就偏離了主旨??朔@一問題的可行辦法就是指導這類學生在寫作前列好提綱,一是促使學生從整體上去想好這篇作文的幾個步驟,做到全局在胸,二是將寫作者的已有的思路用文字明晰化、固定化。
在教學實踐中,不僅要指導學生在寫作前寫提綱,也要引導學生在寫作后回看提綱,檢查文章和提綱之間的差別,達到思維自省的效果。對不同水平層次學生指導時可采用分層策略,有簡要提綱,有翔實提綱,并輔以榜樣示范。
(三)特別重視原點思維,加強因果關系的訓練
原點思維訓練法是切實有效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方法。原點思維就是從思維的原點出發(fā)思考問題,以某一原有的事物為原點,圍繞其所進行的繼承借鑒、發(fā)掘深化、尋找原因和解決問題辦法的一種思維形式。在當前“任務驅(qū)動型”作文作為訓練重點的背景下,訓練學生的原點思維就是牢牢把握住作文題目所給的任務,以所給“任務”作為原點去思考問題。教師應讓學生明確所寫的內(nèi)容應該以“任務”為出發(fā)點,以“任務”為落腳點,凡是寫作中脫離了所給“任務”的段落就可能是偏離了主旨,思路出了問題的地方。而判斷文中某一部分是否緊扣“任務”的最重要的依據(jù)就是看兩者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四)作文講評時教師重視范文的思路分析
在講評時,優(yōu)秀的范文展示能起到較為直觀的導向作用,但是大部分學生在讀范文時,可能只留意到范文的優(yōu)美語句,或深刻或新奇的思想,但缺乏整體意識,不會去疏通文章思路。教師在講評作文時就應該重視引導學生理順范文思路,既要明白范文是如何一步一步寫出來的,也為學生模仿范文提供一個具體路徑,切實增強學生的作文思維品質(zhì)。
參考文獻
[1]錢藝林.巧列提綱輕松寫作文[J].江蘇教育研究, 2009(20).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