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如今我國外來務工人員非常多,在城市中屬于特殊人群,特別是其子女教育問題一直受社會各個基層廣泛關注。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非常多,可以說每個學校中都有一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針對這些需要受教育人群,必須要做好其教育工作,提高外來人員子女在教育中的地位,樹立教育平等的理念,從而保障我國教育能夠健康、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策略;優(yōu)化方式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推進,城市中的外來務工人員越來越多,并作為特殊群體在城市中生存。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人們也逐漸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的關注程度,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下文簡稱“子女”)的教育問題,子女教育問題已然成為社會中的討論熱點。外來務工人員與城市本地人員的身份應該是平等的,外來務工人員同樣對該城市做出了貢獻,不能夠用異樣的眼觀來看待外來務工人員極其子女,實現(xiàn)教育平等,促進我國教育能夠健康、和諧發(fā)展。
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
(一)社會與家庭因素
外來務工人員大多都來自農(nóng)村,由于我國農(nóng)村教育、經(jīng)濟發(fā)展比較落后,導致很多農(nóng)村人口為了能夠擺脫這一現(xiàn)狀,進而到城市中打工,同時也帶著子女東奔西走。由于外來務工人員的受教育水平有限,由此也給其子女帶來了一定教育問題。并且,受一些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導致很多校園學生對子女會產(chǎn)生異樣的看法,使得很多經(jīng)不起壓力的子女失去學習興趣,甚至是輟學,無法享受平等教育待遇。
(二)學校和教師因素
誠然,我國教育到如今也依然存在均衡性問題,教育資源也無法合理分配?,F(xiàn)如今,學校與家長評價教師教學質量、教學能力,都是以學生的整體成績?yōu)闃藴?,這一局限、主觀的看法也不得不使一些教師轉換思想。與此同時,有很多教師從內心中就對子女有一些偏見,甚至會因為子女犯下一些錯誤就會實施懲罰。原本女子的自尊心就比較脆弱,再加上教師的職責,會嚴重打擊子女的自尊心,使其逐漸失去學習興趣。
(三)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自身因素
由于子女在原本的生活環(huán)境中受教育水平有限,平常也缺乏家長的管教,使得這些子女并未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其學習能夠還有待開發(fā)。子女往往會有極大的自卑心理,在日常學習中也比較內向,學生的言語、眼神都有可能重傷子女的自尊心,使其容易受周圍環(huán)境、心理因素影響,情緒非常不穩(wěn)定,最終導致影響子女的學習成績,缺乏學習積極性。由于以上種種原因,甚至有些子女會將教育作為一種負擔,逐漸產(chǎn)生強烈的叛逆心理。
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策略
(一)重視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家訪工作
想要加強子女教育問題,教師必須要加強與外來務工人員家庭的溝通、交流。教師必須要深入了解外來務工人員的家庭環(huán)境,例如其生活環(huán)境、生活狀況等。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子女的關注度,讓外來務工人員及子女能夠體會到教師的真心。家訪能夠加深家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有情,并且教師一些在班級無法表達的語言,也能夠通過家訪讓外來務工人員及子女訴說。與此同時,教師通過家訪能夠讓外來務工人員加強對其子女的重視程度,從而養(yǎng)成子女良好的行為習慣。我班有一個外來務工人員的小男孩王某某,其家庭經(jīng)濟條件非常差,而且這位男孩在班級中不善于交流、表達,通過我一次家訪才得知該男孩特別自卑,而且家長對孩子也不夠關心,經(jīng)過我與王某某和其家長溝通,該男孩在2個月內逐漸變得開朗,學習成績也有明顯提高。
(二)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呵護
外來務工人員在城市中被視為特殊群體,其子女在學校中也會受很多學生非議,如果子女的學習成績較差,很容易讓班級學生瞧不起。所以,教師必須要轉換學生的思想,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對子女的呵護,針對不同的學習人群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一般情況,子女的知識底子薄,我就會針對性的以基礎知識教學為主(課余時間),幫助其打好知識基礎。
(三)加強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自信心
一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身上多多少少都會存在一些性格缺陷,自卑心理和自尊心理是成正比的,即自尊心越強,自卑心越強,這些子女想要獲得自尊卻得不到尊重,想要積極上進卻有心無力。所以,對于這些子女,我們要多給予肯定、少否定;多給予鼓勵、輕指責。要充分尊重子女人格,如果其犯了錯誤要給予寬容,由于子女內心比較單純,說話很可能欠考慮、判斷力不強,所以對子女不要太過嚴格,要多加寬容。
想要改善子女教育問題,首先必須要樹立其自信心。由于子女的自卑心比較強,作為教師的首要工作就是幫子女們打開心結,充分挖掘子女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優(yōu)點,并給予積極的表揚與鼓勵。只要一個學生能夠完全樹立起自信心,才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潛力,才能夠有效提高子女的學習成績。
(四)挖掘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閃光點”
當代教育是存在缺陷的,很多城市孩子缺乏童年、只有學習,不遵循孩子的自然成長規(guī)律,這些學生往往會思想不夠開放,被固定的知識束縛。而子女大多都有美好的童年,其生活更加接近自然和人類生長規(guī)律,在教育中由于一個未經(jīng)冶煉的礦石,優(yōu)缺點并存。在新課改下,要求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而子女卻恰恰擁有這項特質。所以,教師要充分的發(fā)掘子女身上的“閃光點”,并鼓勵其他學生多多向子女學習,讓子女了解自身的過人之處,樹立自信心,進而讓子女能夠不斷提高學習成績。
結束語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問題一直廣受社會各個階層關注,對于此類人群,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要加強對子女的呵護程度,關愛他們的學習、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問題,實現(xiàn)子女的平等教育,為子女成才奠定堅實基礎,從而改善現(xiàn)如今的生活環(huán)境。
作者簡介:陳成達(1986-),男,廣東省江門市人,民族:漢,職稱:小學英語二級教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育以及教育教學。
參考文獻:
[1]田慧生,吳霓.農(nóng)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研究:基于12 城市調研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分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50.
[2]顧倩.受教育權的歷史演進分析[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25.
[3]李永道,林琳.影響城市流動兒童教育的制度因素及對策探討[J].教育探索,2015(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