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藹+王冰雪
摘要:西班牙國內對于公民教育的態(tài)度有一個變化過程,當前公民教育在西班牙受到極大的重視,并且西班牙的公民教育概念十分廣泛。中國公民教育內容與方式有著符合國情的獨特性,也有亟待創(chuàng)新的地方。
關鍵詞:西班牙公民教育;政策支持;中國公民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119-01
一、西班牙公民教育現(xiàn)狀
(一)西班牙國內對公民教育的態(tài)度。
西班牙現(xiàn)有的公民教育概念十分廣泛,不僅包括公民意識教育,也包括審美、情感、道德研究、社會問題態(tài)度教育。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西班牙教育及其相關領域的研究越來越重視一個共同的主題:公民教育作為學校教育核心組成部分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一些西班牙大學的研究團體開始思考如何將道德教育放在學校課程中。
(二)西班牙對于發(fā)展公民教育的政策支持。
“教育系統(tǒng)一般組織法案”在過去十幾年間指導西班牙教育系統(tǒng)的改革和發(fā)展。在論述德育及公民教育時,該法案指出“這必須滲透到整個課程中,所以它不是一個特定區(qū)域或課程。具體來說,它不應該是一種只有少數(shù)學生學習的課,例如作為那些不學習宗教的學生的替代課程。只有在義務教育的最后一年,在社會科學、地理和歷史中,有一些單元內容涉及到了道德問題的形式化反思?!?/p>
二、中國公民教育現(xiàn)狀
(一)中國公民教育的內容。
1.樹立馬克思主義意識和社會主義信念。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以共同富裕為社會理想,以集體主義為道德原則,作為社會主義的公民應該認同這些思想觀念。2004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同時要引導大學生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使他們中的先進分子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
2.對于國家和民族的認同
對國家的認同意味著追求國家共同理想、了解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與文化制度、明確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等。認同中華民族,就是認同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價值,弘揚中華民族精神。認同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是公民最基本的素質,首先要了解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自覺學習和弘揚文化傳統(tǒng)和道德傳統(tǒng)。其次要對當下的政策方針有大致了解和認識,自覺維護祖國統(tǒng)一,盡力維護祖國的國際聲譽,自覺抵制不利于社會和諧的言論和行為。
(二)中國公民教育的方法。
1.學校課程教育。
從小學到初中階段,學校的課程設置中有“思想品德”課程教育,主要內容包括道德教育、愛國精神和民族精神教育等;高中階段設置了政治課程,其中包括了“經(jīng)濟生活”、“哲學生活”、“政治生活”;大學階段設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論”、“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學校課程教育構成了公民教育的主要部分,教師講課的水平直接決定了公民教育效果的好壞。
2.社會環(huán)境影響。
社會環(huán)境也被看作是在公民教育中發(fā)揮重要意義的地方,社會輿論、媒體風向、甚至部分文化機構,都在公民教育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ヂ?lián)網(wǎng)、新媒體都可以成為公民教育的載體,以微博帳號“共青團中央”為例,這是我國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共青團通過這個帳號發(fā)布新聞、時評、以及國家政策解讀,是國家進行公民教育的有效載體。截至2016年11月20日,這個帳號的“粉絲數(shù)”已達到449萬人,擁有強大的影響力。
三、當代中國公民教育發(fā)展路徑探究
(一)提升對公民教育的關注度。
經(jīng)過比較發(fā)現(xiàn),近年來隨著西方社會問題的出現(xiàn),西班牙對公民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西班牙高校不同團體對公民教育問題進行了很多研究,西班牙政府也出臺法案及政策支持。反觀我國國內,不少群眾甚至高校學生對公民教育沒有正確的認識。因此要提升對公民教育的關注度,進一步展開國內的公民教育研究。
(二)創(chuàng)新公民教育的內容。
公民教育具有廣闊的內容,豐富的內涵。對公民教育的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包含兩個方面,其一,政治理論教育的內容創(chuàng)新。在我國,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政治理論是中國公民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這些理論學習對提高個人政治素養(yǎng),促進理論結合實踐,增強民族凝聚力自信心,實現(xiàn)政治統(tǒng)治的合法化等都有重要作用。
其二,道德教育的創(chuàng)新。市場經(jīng)濟的蓬勃發(fā)展造成了部分傳統(tǒng)道德缺失,中國公民的道德教育應該吸收、改造合理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引入有益的西方道德文化,建立起與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相適應的核心道德價值體系。
(三)拓寬公民教育的方法。
一直以來,在學校課程教育上,我們的教育受決定論的影響和支配很大,而這一支配的直接后果就是采取以灌輸為主的教育方法。以灌輸為主的教育方法存在很大問題,因此在學校課程中要進行教育改革,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尊重學生的個性和獨特情感,由灌輸模式轉變?yōu)槠降葘υ捘J健4送?,要重視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要將公民教育滲透于現(xiàn)實生活中,利用家庭教育的熏陶,利用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利用信息技術載體,充分利用周圍一切有利因素,結合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力量,擴大公民教育的覆蓋范圍,使教育者在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里認同公民教育的內容,主動接受公民教育。
參考文獻:
[1]唐克軍.《比較公民教育》[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8年版
[2] Concepción Naval and Gonzalo Jover “The Research on Moral and Civic Education in the Spanish Educational Theory – Evolution and current trends”
[3]尹小霞等.西班牙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構建[J].比較教育研究2016(2)
[4]譚 鋮.西班牙高等教育國際化戰(zhàn)略及其啟示[J].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 2016(9)
[5]朱小蔓等.中國公民教育觀發(fā)展脈絡探析[J]. 教育研究.2006(12)
作者簡介:
艾藹,女,漢族,碩士在讀,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冰雪,女,漢族,碩士在讀,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