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淑琴
【摘要】目的 觀察舒適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給予舒適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為(79.07±8.35)分,對照組為(69.13±6.88)分,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舒適護理對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的控制、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故值得推廣。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老年;舒適護理;生活質量;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2..02
Effect of comfort care on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XING Shu-q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Jilin Province,Jilin Jilin 132300,China)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臟的收縮功能障礙或舒張功能障礙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可分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其中慢性心力衰竭在臨床中最為常見,以心功能不全、心排出血量不足和心肌收縮力明顯下降為主要特點[1],病情嚴重、病程長,亦可給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慢性心力衰竭多發(fā)生于中老年人群,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日益明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病率呈明顯升高趨勢,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群的健康、生活質量及生命[2],故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針對此類患者,應在積極治療的同時,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干預,以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筆者探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實施的舒適護理措施及體會,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8例。觀察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61.5~77歲,平均年齡(67.5±3.8)歲;病程5個月~2.5年,平均病程(1.3±0.4)年;心功能分級:Ⅰ級5例,Ⅱ級21例,Ⅲ級12例。對照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62~76歲,平均年齡(67.7±3.5)歲;病程6個月~2年,平均病程(1.2±0.5)年;心功能分級:Ⅰ級6例,Ⅱ級22例,Ⅲ級1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心功能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在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后,均給予綜合對癥治療,包括吸氧、保護心功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利尿消腫、補液等治療,同時根據具體病情,給予降血脂、降血壓、控制血糖等對癥處置,在治療的同時配合護士給予護理干預。
1.2.2 護理干預
對照組按照慢性心力衰竭常規(guī)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包括病情觀察、定期監(jiān)測生命體征并記錄、用藥指導等;觀察組成立專門護理小組,統(tǒng)一培訓后給予舒適護理干預,包括心理疏導、環(huán)境護理、飲食護理、并發(fā)癥護理等,具體措施如下。
1.2.2.1心理疏導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程長、病情重,需要堅持治療,經濟負擔重,故而患者極易出現一些不良心理問題,如焦慮、抑郁、孤獨、悲觀、緊張等[3],故而需要給予心理疏導,護士需要多與患者溝通,為其進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掌握患者的心理特點,多給予鼓勵和安慰,使患者能夠逐漸消除心理問題,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并能夠做好各項配合工作。
1.2.2.2環(huán)境護理
保持病房患者的舒適和干凈,濕度、光線、溫度適宜,定期通風和消毒,避免噪聲污染,使患者有充足的休息時間,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穩(wěn)定[4]。
1.2.2.3飲食護理
指導患者攝入合理的飲食,以清淡、低鹽、低脂、高蛋白、易于消化的飲食為主,補充維生素及纖維素,忌煙忌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1.2.2.4并發(fā)癥護理
患者易出現高血壓、浮腫、少尿等并發(fā)癥,應做好護理工作,有利于控制病情,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評價工具選擇生活質量評定問卷(GQOLI-74)。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文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護理干預前生活質量評分為(62.19±5.26)分,對照組為(62.23±5.18)分;觀察組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為(79.07±8.35)分,對照組為(69.13±6.88)分。觀察組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小 結
綜上所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程重,生活質量低,因此需要給予積極有效的舒適護理,包括心理疏導、環(huán)境護理、飲食護理和并發(fā)癥護理等,對于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生活質量均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故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董 璠.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結合健康教育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22):253-255.
[2] 李曉霞.個體化健康教育在護理慢性心衰患者中的應用[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6,4(5):115-116.
[3] 廉 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干預后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24):239-240.
[4] 孫 宏.舒適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心衰的效果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6,4(1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