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乾榮
咱們社會,不時有這“熱”那“熱”出現(xiàn),把不少人腦袋“熱”壞。
本人以為,一個東西或事情,忽冷忽熱,不好。拿人體溫度說,正常值37度左右,低于35度該查原因了,高于37.2度算發(fā)熱,有小病,超過38度,甚至到39度,上醫(yī)院吧。室溫,20度到26度為宜,再冷或再熱,要開空調(diào)。
前兩年“國學熱”中,有摩登教授,在電視上給咱們普及孔圣人的學問,點評國學經(jīng)典《論語》,教授也順理成了娛樂明星。該教授最著名的斷言是,孔子的一切言行,“就是教給我們?nèi)绾卧诂F(xiàn)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但是教授故意歪曲了心靈快樂的淵藪。那孔夫子本是個憂天憂地憂國憂民之人,他至少看見為避更大不幸而甘愿以虎為伴的那個村婦,就快樂不起來。而教授說,咱們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幸福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稍蹅兠髅骺吹剑澒賯冮L袖善舞,上下其手,一夜之間將億萬民脂民膏吸入自家腹肚;有學者為其辯護,說這乃是改革之必然過程和代價云云。驚天腐敗和不公,多叫人不快呀。而情緒壞到一定程度,難免生怨。教授堅決反對抱怨,說:“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痹瓉硎墙淘蹅?nèi)绾巍伴]上眼睛”,過清貧的“幸福日子”的“學問”。這就是打著“國學”旗號,用“過熱”的巧言來蒙昧人心。咱們要走共同幸福之路,幸福怎能與“貧富無關”?
《紅樓夢》也一時“過熱”。于是,有紅學家乘機考據(jù)曹雪芹有幾根白發(fā)。連非紅學家的著名作家,也湊熱鬧,在電視講壇上說,《紅樓夢》里的誰誰誰,就是生活中的誰誰誰,把這名著當成清朝的報告文學了。最神奇的是,他“破解秦可卿身世”,說張?zhí)t(yī)給秦可卿開的藥方中,“人參”之“參”指天上的一顆星;“白術”之“術”,因曹雪芹是南方人,舌頭不會打彎兒,念成了“宿”,可以理解成“星宿”,也代表一顆星;星星在上,這兩星合指可卿的爹媽?!霸栖摺敝霸啤笔恰罢f道”,“苓”則是“命令”?!笆斓亍奔纯汕鋸男矶貏e熟悉的地方——賈府天香樓?!皻w身”是“回老家”,亦即“自殺”。這六味藥應如此排列并標點:“人參白術云,苓熟地歸身?!狈g過來的意思是:“父母給你說,命你在天香樓自盡?!边@不是天方夜譚嗎?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首《紅樓夢》,被“熱”成《麻衣相術》了。
魯迅偉大沒得說,但他被“熱”成了“神明”,是不對的。他的(一些)文章過時,又生澀,不適合孩子們讀。大量魯迅文章,隨之從中小學課本里撤下——這可真是個由“熱”變“冷”的典型案例。魯迅對此似有先覺。他舉例說,泰戈爾來中國,“熱”啊,林長民、徐志摩等,“說得他好像活神仙一樣,于是我們的青年們失望,離開了。神仙和凡人,怎能不離開?如果我們的詩人諸公不將他制成一個活神仙,青年們對于他是不至于如此隔膜的”。這也是從“熱”到“冷”的活典型。
“過”和“不及”,均非正道。居正,雖不中亦不遠,才是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