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國
紀錄片《大國外交》劇照
專題紀錄片《大國外交》選擇了中國六個傳統(tǒng)文化色彩較為濃厚的成語,來概括中國在外交之路上的不斷進取與突破。中國秉承著“大道之行”的理念,在堅定捍衛(wèi)國家領土與主權完整的同時,帶領世界上其他友好國家共同發(fā)展;并作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發(fā)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通過外交將中國優(yōu)秀文化傳遞向世界,達到“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和諧、理想境界。怎樣在270分鐘內將這底蘊豐厚的內容清晰、完整地表述出來,達到專題紀錄片內涵性與表達性的統(tǒng)一,《大國外交》做出了創(chuàng)新性的嘗試。
《大國外交》運用了點線結合的敘事模式,在點狀敘事下突出重點,在線性敘事下帶動節(jié)奏,時間線索清晰,節(jié)奏明快,再加入恰當?shù)呐錁放c解說,增強了本片的故事性與可看性。本片將復雜世事比作風云變幻的棋盤,提出“世事如棋”的觀點,而中國正處在棋盤的重要一端,每一次落子都會對棋局產生重要影響。
在《眾行致遠》中,本片對“21世紀國際關系向何處去”這一時代命題給出了中國答案。從對俄外交、對美外交,到對歐盟外交、對東盟外交,再到對非外交、對拉美外交、對中東外交,不疾不徐的講述,進一步詮釋了“世事如棋”的外交復雜態(tài)勢。通過高峰論壇、元首會晤來表達中國的外交態(tài)度,直面“醒獅論”“修昔底德陷阱”等針對中國發(fā)展的不善言論,并引用習主席的話將其擊破:“中國這頭獅子已經(jīng)醒了,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對于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之間的沖突也并不避諱,清晰地表達了中國態(tài)度,傳遞了中國聲音,也凸顯了中國智慧。恰當?shù)囊弥档每隙?,更難得的是,本片面面俱到,又有重中之重。從采訪來說,既有對外交部部長王毅、外交部黨委書記張業(yè)遂等國家公職人員的采訪,也有對國外發(fā)言人、研究者、商人、普通居民的采訪,由上而下,由內而外,充分顯示了大格局、大局觀。例如,在談到中美兩國的體育外交時,片子采用了在美學習冰球的宋安東的事例,來說明中美兩國的文化交流與融合,從平凡人的視角,以“冰球”這一體育運動為載體,對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之間的關系作出巧妙解答,也寓意著更多的可能。再如,在談到坦贊鐵路的建設時,本片講述了鐵路的建設者周平及其兒子重返坦桑尼亞,探訪周平工作過的地方,并通過對當事人的采訪,還原了鐵路建設的艱苦,“靠著肩挑背抗修建出來”,讓坦贊鐵路——這座中非鐵路的豐碑有了故事,也有了感情,顯示出了中非外交的良性發(fā)展,讓這一個鮮活的“點”,代表了一個有溫度的“面”。
中國強,而不霸。我們嚴正捍衛(wèi)我國主權與領土的完整,絕不侵犯其他國家的利益。在對這一主題進行敘述時,本片采用了線性敘事的手法,結合上文所提到的點狀敘事,形成了點線結合的結構框架?!斑@些地方屬于中國,必須寸土不讓”,在中菲南海問題與中日釣魚島問題上,本片做了以時間為線索的完整敘述。2013年1月,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針對南海問題對中國單方面提起仲裁案,兩個月后,習近平主席到訪福建省平潭市,看望那里的漁民,顯示出了護海衛(wèi)國的拳拳之心,對這起政治鬧劇作出中國回應。除此之外,還截取了2015年11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fā)表重要演講的內容,再次申明了中國立場。關鍵時間點簡潔明了,所要表達的態(tài)度清晰有力。在中日釣魚島問題上,本片采用了高強度、快節(jié)奏的配樂,凸顯出局勢的緊張,與中國外交部做出回應的力度與速度。本片還引用了諸多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回顧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那一段歷史,回顧老一輩領導人為國家的安全穩(wěn)定所做的努力。和平難得,中國以求和平的態(tài)度面對問題,但絕不接受侵害我國利益的行為,在棋盤之上,中方組合拳亦是蓄勢以待。
本片用兩集內容談及中國是如何維護我國主權與領土完整,并積極維護全球安全穩(wěn)定,從國際、國內兩個角度,充分顯示了“中國擔當”。運用了大環(huán)境與小人物兩個視角,結合宏觀與微觀兩個角度進行敘事。
5年來的28次出訪,飛行里程約57萬公里,累計時長193天,足跡遍及五大洲56個國家及地區(qū)。這些數(shù)據(jù)直觀概括了習近平主席縱橫寰宇的外交軌跡,再一次為這盤棋提供了宏觀的數(shù)據(jù)支持。這一盤棋走得扎實、沉穩(wěn)。行快,眾行遠,棋子落錯才更加精彩。亞丁灣索馬里海盜事件積極出兵,聯(lián)合國第一支常備軍隊的建立,在伊朗核問題、巴黎氣候大會上的嚴正立場與表態(tài),在“埃博拉”疫情中的人道主義援助……片中對每一個事件都進行了有條不紊的敘述。通過一次次實際行動來證明中國態(tài)度,詮釋中國主張。片子多次將主席的握手、揮手鏡頭快速剪接組合,形成了重復敘事的效果,以顯示這位“中國首席外交官”出訪次數(shù)之多、頻率之大,和他身后的國家——中國為了世界的和平穩(wěn)定所做出的努力。此外,中國對國家公民的愛護通過也門撤僑行動、湄公河護航行動等體現(xiàn)出來,并在危難之中,主動對其他國家的人民施以援手。在強大自身的同時,不忘友好鄰邦;在強壯國力的同時,不忘莘莘子民。中國這個擁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泱泱大國,正如一位飽經(jīng)風霜的老者,寬容、可親、和平,在新時期、新局勢下,又煥發(fā)出蓬勃的生機。在宏觀視角下,本片對世界大局勢進行了解讀,也對其發(fā)展趨勢作了合理預測,讓觀眾對全球化下的中國外交有了一個整體、全面的把握。
本片巧妙地將大國外交最后的落腳點選在微觀視角——主席本人。從主席的治國理念、文學修養(yǎng),到重情重義的平民情懷,以國家最高領導人的個人形象展現(xiàn)中國外交的溫度。津巴布韋總統(tǒng)穆加貝訪華時,對待這位九十多歲高齡的國際友人,習近平主席充分顯示了對長者的尊重與耐心,讓人感動;普通學生康可的例子更是充分說明了外交部部長助理秦剛在采訪中所說的:“他愿意同世界各國的普通百姓交朋友。”習主席用一件件切實努力的成就來證明,中國外交,以心相交,腳踏實地,高效務實。本片塑造了一位重情、可親、務實的領導人形象,讓人感受到領導人的人格魅力,繼而通過這位領導人,了解他領導的國家。一個“情”字,讓本片的敘事達到高潮。而早在《大道之行》篇的開頭,就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做了詳細介紹,介紹習主席的治國理念、思想與策略,這正與片尾形成首尾呼應,結構圓融、完整。此外,彭麗媛的柔性外交,也從另一個側面體現(xiàn)了重情義、愛和平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精神。禮賓是政治的體現(xiàn),也是人情的表達。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為芬蘭總統(tǒng)尼尼斯托的夫人送生日蛋糕,走訪圣多明哥小鎮(zhèn)農戶……這些在旁人看起來稀松平常的事,構成了“習式外交”的創(chuàng)新之處,充分顯示了中國文化不斷提升的軟實力。
《大國外交》的表達方式在穩(wěn)中求變,除了上文所提到的歷史影像的加入外,還創(chuàng)新性地運用了動畫講解的方式,為本片增添了不少趣味性,更易于為普通觀眾所理解與接受。并融入了傳統(tǒng)文化元素,顯示出了中國特色。
本片創(chuàng)新性地在紀錄專題片中采用了動畫講解的形式,直觀解釋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這一概念與理論體系,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國自信,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藍圖,深化以發(fā)展全球伙伴關系為目標的全方位外交布局,確立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tǒng)領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展現(xiàn)捍衛(wèi)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的決心和意志,創(chuàng)新全球治理理念和實踐”。動畫的形式能夠更好地讓觀眾接受、理解,在不同年齡層都能起到良好的傳播效果。此外,本片逐步羅列了烏茲別克斯坦隧道的建成、老撾鐵路的通車、中歐班列的實施,步步落實了“新絲綢之路”與各國的戰(zhàn)略對接,采用地圖結合動畫的方式,一一標注出東盟互聯(lián)互通總體規(guī)劃、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土耳其“中間走廊”、蒙古國“發(fā)展之路”、越南“兩廊一圈”、英國英格蘭北方經(jīng)濟中心、波蘭“琥珀之路”、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歐洲“容克計劃”等對接計劃,更加直觀、立體地展現(xiàn)出我國在積極實現(xiàn)東西方交流與融合上所做出的努力。
本片在開始講述前,已有一個貫穿全片的中心思想,即“大道先行”。何為“大道”?《禮記·禮運》有言:“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薄暗馈笔亲罡叩闹问涝瓌t,中國人將明禮、守信、愛國、敬業(yè)等都看作是“道”的一部分。“大道先行”,是先擺好了棋盤,制定了規(guī)則,明確了框架,方能落子。在“大道”以內,講述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下的新型外交,奠定了全片的格局與縱觀大勢的長遠眼光。在本片的最后,提出了“東方風來,與民相親”的理念。中國的外交不僅有經(jīng)濟互惠、體育賽事等形式,也通過人民之間的往來體現(xiàn)出來。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之親,在于心相通。從“絲綢之路”的回歸,到幫助老撾大米出口中國,表達了中國同擁有不同夢想的各國攜手同行的決心,成為“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趨勢。正如習近平主席在2017年5月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所說的:“單憑單個國家的力量,難以獨善其身,也無法解決世界面臨的問題?!彼砸献?,求共贏。東方風來,是為了“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理念與元素的融入,讓這部極具現(xiàn)代化的紀錄片與古老中國一貫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一脈相承,增添了古典氣息,也彰顯了大國外交下的人文情懷。
大道之行、眾行致遠,是中國外交的廣度;中流擊水、穿云破霧,是中國外交的深度;東方風來、美美與共,是中國外交的溫度。本片從多層面、多角度為我們層層揭開了大國外交的面紗——面紗之下,是一個愛和平、重禮義、有實力的中國。本片從對宏觀世界形勢的解讀入手,著眼于我國對俄、美、歐盟、周邊國家、非洲、拉美、中東外交的層層推進。善于從小人物視角描述大環(huán)境的變化,并在維護世界安全穩(wěn)定、維護我國主權與領土完整的事件中再次發(fā)出最強音。時間跨度大,網(wǎng)羅事件多,卻不顯雜亂,井然有序。創(chuàng)新形式的運用,拉近了專題紀錄片與觀眾的距離感。讓中國外交的歷史與出路和人民的心緊密相連,成功達到了影像所能獲得的效果與力量。而當我們真正強大起來后,初心不變。中國向何處去?這個世界矚目的問題,本片給出了有力的回答:中國向和平處去,向發(fā)展處去,向世界人民共同繁榮之處,大步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