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潔,張 玫
(南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西 南寧 530000)
小兒靜脈輸液,屬于兒科常見的給藥方式,輸液后藥瓶中殘余的藥物,會對使用藥物劑量的精確度、臨床治療效果,構成直接的影響。為此,醫(yī)護人員需結合患兒的體質量給藥,并合理的計算出藥液的具體劑量[1]。護理路徑,為新型的臨床護理模式,可結合患兒的具體病癥制定護理措施。為此,本次研究,以輸液患兒為研究對象,觀察輸液患兒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對輸液護理效果的影響,以及對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三甲醫(yī)院收治的輸液患兒202例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抽簽的方式將其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1例。其中,觀察組男66例、女35例;年齡6個月~4歲,平均(2.3±0.5)歲。包括急性支氣管炎患兒、過敏性紫癜患兒、腹瀉患兒各45例、22例、34例;對照組男62例、女39例;年齡5個月~5歲,平均(2.75±0.7)歲。包括急性支氣管炎患兒、過敏性紫癜患兒、腹瀉患兒各41例、24例、36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輸液前,為患兒家長講解輸液相關知識、需要注意事項。實際輸液的過程中,對患兒實行安撫、鼓勵,以便促使患兒積極配合輸液治療。告知患兒家長禁止隨意拔針,若需要拔針應提前告知醫(yī)護人員,經護理人員進行拔針處理,輸液后做好相關的序貫保護工作。
觀察組實行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輸液前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輸液前,對患兒的心理狀態(tài)實行全面了解和評估,以便制定個體化護理措施。年齡較小患兒,可在患兒家長陪伴下開展護理工作;年齡較大患兒,經轉移患兒注意力的方式,減輕患兒的不良心理情緒,促使患兒積極配合輸液治療,保證一次穿刺成功,降低反復穿刺對患兒身心造成的不良影響。針對積極配合輸液的患兒,護理人員可通過口頭表揚、給予小粘貼的方式,給予患兒鼓勵,進而促使輸液工作能順利實施。
輸液過程中臨床護理路徑,實際輸液時,護理人員需加強巡視力度,每隔15 min巡視一次。然后,對患兒、患兒家長實行健康宣教,告知其輸液藥物劑量準確性的重要價值,加強患兒家長對輸液的正確認識,鼓勵患兒積極配合治療,進而減少輸液瓶中的殘余量,提高輸液的成功率。輸液的過程中,患兒家長應陪同輸液,以對患兒的生命體征加以嚴格的觀察、記錄。若出現異?,F象,立即上報醫(yī)護人員進行處理。
輸液后臨床護理路徑,完成輸液后,護理人員告知患兒家長需要注意的事項,叮囑患兒家長保證患兒充足的時間休息、睡眠,并提醒患兒家長下次輸液的時間。主動和患兒家長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經表情、手勢、語言、粘貼等方式,拉近和患兒間的關系。
觀察患兒輸液后液體殘留量、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經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量表,對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按照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幾個級別進行評判。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學軟件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輸液后,觀察組和對照組液體殘留量分別為(9.6±3.9)ml、(13.5±5.6)ml,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5.7434)。
兩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情況的對比[n(%)]
兒科護理實施比較復雜,如果護理方法不當、護理效果不理想,則容易引發(fā)護患糾紛[2]。因小兒機體發(fā)育及心智發(fā)育尚不成熟,會對陌生環(huán)境、陌生人產生抵觸心理,主要的表現為不安、恐懼、抵觸等。這也導致輸液治療存在一定的挑戰(zhàn)性,患兒出現哭鬧、掙扎,均會引發(fā)針頭發(fā)生脫落情況、松動情況,這時就需要再次進行穿刺[3—4]。臨床研究人員認為,輸液前、中、后,實施護理干預,可促使患兒積極配合輸液,進而能夠提高輸液的成功率和臨床效果。當前,醫(yī)療技術的良好發(fā)展下,使得醫(yī)療技術、醫(yī)療設備均得以進步[5]。臨床護理路徑,為新型的護理模式,能秉持一切以患兒的原則開展各項工作,并可結合患兒的病情變化、臨床需求,提供個體化護理服務。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確?;純狠斠旱恼麄€過程中、所有環(huán)節(jié),均能夠實行護理指導,降低患兒反復穿刺承受的痛苦,提高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6]。臨床護理路徑,對于護理人員專業(yè)操作能力、臨床經驗、穿刺技巧、溝通技巧有著較高的要求。為此,護理人員平時應主動和患兒、患兒家長溝通,以便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加強對患兒心理狀態(tài)的密切觀察,從而從根本上控制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提高患兒輸液的依從性。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輸液后體液殘留量,明顯少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能夠看出,小兒輸液護理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對患兒的護理效果、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均有積極的影響。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小兒輸液護理中,可提高患兒一次輸液成功率、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存在臨床應用、推廣的價值。
[1] 肖艷玲,黃 濤.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對小兒輸液護理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6,13(32):81-84.
[2] 梁偉梅.臨床護理路徑在門診輸液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22):387-388.
[3] 王 盈.護理干預在小兒靜脈輸液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8):245-246.
[4] 虞 蓉.小兒靜脈輸液過程中應用護理干預的效果探討[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3):262-263.
[5] 劉 媛,文育英.護理干預對小兒靜脈輸液針頭脫落及漏藥的影響[J].中國校醫(yī),2017,31(6):453-454.
[6] 顧蓮芳.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對小兒輸液護理效果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效果[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7,12(19):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