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珍
(徐州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徐州礦務集團總醫(yī)院),江蘇 徐州 221006)
冠心病是我國目前最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又名缺血性心臟病,其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常見癥狀為心絞痛、全身無力、惡心嘔吐、胸悶、心跳驟停、心悸、呼吸停止等,一旦不能及時控制住病情,極易發(fā)生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诠谛牟〉膰乐匚:?,提高對冠心病患者的護理質量以改善患者的生活陋習及治療效果等已經成為醫(yī)護人員的首要任務。優(yōu)質護理是當前臨床上的一種新的護理理念,旨在以病患為核心,深化護理內涵,提升護理干預的整體水平。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究冠心病護理中應用優(yōu)質護理的臨床效果,選取于我院進行治療的138例冠心病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9例,對兩組患者實施不同的護理干預,最后對比分析兩組的護理效果及病患滿意度,現將報告陳述如下。
選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冠心病患者13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9例。其中,對照組男37例,女32例,年齡49~83歲,平均年齡(55.8±4.31)歲,病程9個月~13年;觀察組男41例,女28例,年齡52~79歲,平均年齡(53.7±5.84)歲,病程8個月~11年。所選研究對象均經診斷為冠心病患者,均有心率過快、心悸等癥狀,排除肝腎功能有嚴重障礙者、急性心肌梗死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者、藥物過敏者等,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所有患者在進行護理干預前均安排了吸氧、糾正心律失常和改善心肌供血,對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對觀察組患者采取優(yōu)質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內容如下:
1.2.1 基礎護理
對病房內的環(huán)境質量要進行實時監(jiān)控,早晚安排相關人員做好衛(wèi)生處理,使病房內保持干凈衛(wèi)生,不可出現雜物,定期更換床上用品以保證床單的安全衛(wèi)生,并定期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完善病房管理;實時注意患者是否需要幫助,護理人員需定時幫助無法翻身的患者翻身并拍背,定時幫助無法自主進食的患者進食,給予輸液時間較長的病患留置針頭,以避免多次穿刺靜脈對患者血管造成損傷,定時安排患者服藥,杜絕漏服、錯服現象[1]。
1.2.2 針對性護理
準確、詳細了解患者病情,要及時、準確掌握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持續(xù)時間和疼痛程度,有針對性的指定科學合理的緩解疼痛方案;在對患者進行的一系列護理行為必須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章制度,確保無菌、安全,進行護理干預時要實時問詢患者的切身感受、實時監(jiān)測病患生命體征,如若病患需要使用特殊藥物,必須提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該藥物的詳細注意事項,使其重視,同時,護理人員需依據患者病情的好轉狀況及時叮囑患者調整藥物服用劑量,并督促其按時復查[2]。
1.2.3 康復教育護理
醫(yī)護人員需要針對不同病患的病情及理解能力詳細講解冠心病的發(fā)病原因、冠心病的發(fā)病因素、針對性的治療方案、相關注意事項等,以便提高其相關意識。護理人員需定期對患者實施心理和健康教育,多多向其普及疾病的相關致使,幫患者樹立積極的心態(tài),以便其配合治療,勇敢面對疾病。叮囑患者必須定期進行合理的體育運動,要求患者家屬不能事事親為,以免患者對家屬和醫(yī)護人員產生依賴,要讓病患合理的打理自己的生活,這樣能較好的避免患者因依賴心理而久臥病床,能大大降低出現并發(fā)癥的幾率。護理人員要教患者家屬正規(guī)的醫(yī)療體操,督促家屬定時帶領患者做體操,如此對活動筋骨及提高免疫力有較好幫助,能促進病患全面康復。同時,要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避免不良因素對治療行為產生不利,提高病患及家屬的重視程度,提高其治療依從性[3]。
1.2.4 心理護理
冠心病患者發(fā)病時大多會出現緊張和焦慮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在日常需多同其進行交流,多多安慰患者,鼓勵患者說出其內心的真實訴求,對于患者提出的疑問需要認真、耐心解答,并進行具有針對性的鼓勵和疏導,多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述相似的成功病例,以此鼓勵患者,幫助其樹立堅定的信心,提高其治療配合度。
(1)護理人員需保持和藹、耐心、負責、細致的態(tài)度和嫻熟的操作。護理人員需謹記,善良的內心、優(yōu)美的言辭、文明的舉止及親和的態(tài)度能極好的安撫患者的情緒,快速拉近醫(yī)患之間的距離,提高患者的信任度。當遇到搶救患者的突發(fā)狀況時,護理人員切記不要慌張,嫻熟的操作能使患者真切的感受到生的希望,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消極心理。
(2)護理人員需主動關懷患者。病患初入院時對所有情況都不甚了解,此時護理人員需及時、主動的為其介紹相關環(huán)境,幫助患者快速融入到大環(huán)境當中。并組織相關醫(yī)務人員和病患的室友為其講解疾病的相關情況,如誘發(fā)冠心病的原因、特征、治療方案、活動方案、后期預防等,當患者對自身情況和疾病情況都有了解后,其心理承受能力就會大大提高。
(3)護理人員需幫助患者解除擔憂。護理人員要全力配合醫(yī)生的工作需求,病情不甚嚴重時可以告知患者實情,為其講解相關的休息、探視規(guī)章,使患者了解院方的保護措施是為其健康著想,解除患者內心的苦悶情緒,提高其治療依從性[4]。
1.2.5 運動護理
患者生病期間很容易滋生消極心理,護理人員需為其身心健康做出不懈努力,在確保其心理健康的同時身體健康也不能落下,要根據患者的實際身體情況設定科學合理的運動方案,運動強度一定要適宜,時間最好為每天下午,合理的運動能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有助心肌供血。運動護理雖好處極多,但如果不當,就會產生想法的作用[5],運動護理中的注意事項如下:
(1)杜絕過大的情緒波動?;颊咛幱诰o張的情緒狀態(tài)時會大大提高血液中兒茶酚胺的含量,此時運動極易出現室顫,同時,三天內有過心絞痛的患者也不宜進行劇烈運動。
(2)杜絕運動前過飽。人體在進食后會有大部分血液流至消化系統(tǒng)部位,進而降低了心臟供血量,此時運動很容易出現冠狀動脈供血不足,進而出現心絞痛。
(3)杜絕運動后立刻洗熱水澡和吸煙。運動后立刻洗熱水澡會使人體內大量血管擴張,進而降低心臟供血,運動后心臟會出現易損期,在此期間內吸煙會促使心臟發(fā)生意外[6]。
1.2.6 飲食護理
冠心病患者的飲食護理是極其重要的,必須要限制患者脂肪、蛋白質的攝入量。可以適當攝入植物脂肪,適當吃魚類和瘦肉等;蛋白質雖然是心臟必需的物質,但是過多蛋白質會加快新陳代謝,使心臟的負擔大大增加[7];患者適宜多吃粗糧,粗糧可以給人體提供復雜糖類、維生素以及纖維素等必需物質;提供患者總熱量的食物中脂肪的比例應控制在30%以內,糖為60%~70%,患有高血脂癥的患者需要注意控制攝入的單糖和雙糖要適量,肥胖者更要如此[8-9]。
1.3.1 依照焦慮自評量表評定患者心理狀態(tài),50以內為正常,超出為焦慮,超出分數越高則焦慮越嚴重。
1.3.2 對兩組患者進行干預護理后,通過調查問卷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查過90分為滿意,80~90分之間為基本滿意,8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取80分以上數據。
1.3.3 兩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通過問卷方式調查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主要包含自我監(jiān)測能力、用藥規(guī)范程度、飲食調控、日常生活習慣,各項總分均為100分,所得分數越高則說明患者自護能力越強。
1.3.4 兩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分析兩組患者心絞痛發(fā)作次數、收縮壓、患者心率、住院時長。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一定時間的分別護理后,所有患者均康復離院,經由對比發(fā)現,觀察組患者焦慮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焦慮程度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焦慮程度對比(±s)
組別 n 焦慮程度均值護理干預前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 69 64.7±3.82 43.6±2.18對照組 69 62.8±5.76 48.32±3.82 P-<0.05 <0.05
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干預護理后,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n(%)]
兩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自護能力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自護能力對比(±s,分)
表3 兩組患者自護能力對比(±s,分)
組別 n 自我監(jiān)測能力 用藥規(guī)范程度 飲食調控 日常生活習慣觀察組 69 94.8±3.7 95.6±4.8 95.6±3.1 97.8±2.3對照組 69 89.7±2.1 79.7±1.9 83.2±5.4 82.1±3.8
兩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癥狀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正好租那個好轉狀況對比
優(yōu)質護理的核心就是以病患為中心,在確保護理干預積極性的同時還要具備個性化護理,以此滿足患者的心理和身體需求。親切的態(tài)度、和善的言語均能換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與此同時實施針對性護理、心理干預及健康教育護理可大大提高護理質量,進而施加運動護理及飲食護理,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為其后續(xù)生活提供最大的幫助[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焦慮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7.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71%,觀察組患者自我監(jiān)測能力、用藥規(guī)范程度、飲食調控、日常生活習慣等自護能力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收縮壓、心絞痛發(fā)作次數、心率、住院時長等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這些結果都表明,具有綜合性的優(yōu)質護理在冠心病患者的護理中能大大提高護理質量,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質量、自護能力和治療依從性,可以考慮臨床推廣使用。
[1] 嚴雪群.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療效的影響[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進展,2010,31(04):226-228.
[2] 孔文杰.優(yōu)質護理在冠心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體會[J].今日健康,2015(12):273-273.
[3] 王 蓓.優(yōu)質護理在冠心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6,25(12):2302-2303.
[4] 李文勇.冠心病患者臨床護理中優(yōu)質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5,21(29):84-85.
[5] 陳旭紅,肖澤蘭,張 燦.冠心病患者采用優(yōu)質護理的效果評價[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2):127-128.
[6] 張國力.優(yōu)質護理在冠心病臨床護理中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5,34(36):154-156.
[7] 郭嵬嵬.優(yōu)質護理在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1):208-209.
[8] Wang S.Application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China Medicine & Pharmacy,2016.
[9] Zuo Z,Room O T.Effect of Comprehensive Care for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2016.
[10] Liu J,Xin F,Wang S,et al.The effect of transitional care based on heart care network on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Journal of Nurses Training,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