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俠
(江蘇徐州礦務集團第一醫(yī)院,江蘇 徐州 221131)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臨床常見的機械通氣48小時后至拔管后48小時內出現的肺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一種醫(yī)院內常見的肺實質感染疾病,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預后康復起到了一定的干擾作用,嚴重時可威脅患者生命導致患者死亡[1]。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由于是醫(yī)院獲得性肺炎的重要類型,處理不當會對醫(y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造成了不良影響,集束化護理干預旨在為解決某一問題而臨床實施的一種醫(yī)務護理措施,所以我院選擇2015年1月~2017年6月重癥監(jiān)護室收治的70例患者應用循證理論支持的集束化護理,觀察其對醫(yī)療質量的具體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重癥監(jiān)護室收治的140例患者展開調查,本次研究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根據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0例。觀察組男46,女24例;年齡30.4~80.3歲,平均年齡(49.61±7.65)。對照組男44例,女26例;年齡30.23~81.63歲,平均年齡(52.34±7.56)歲。兩組患者年齡、基礎疾病及男女比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例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等,監(jiān)測患者病情變化,詢問患者家屬關于患者的病史等詳細資料,詢問有無過敏史,為患者化痰止咳,為患者清除口腔內部分泌物防止堵塞氣管,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等。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集束化護理干預,包括:(1)合理安排護理值班人員,保證護理質量,為患者進行體位護理,包括幫助患者選擇合適體位,將患者頭部抬高以及精確測量角度,確保床頭在30~45°。如患者不是處于昏迷狀態(tài)可與患者交流的情況下,應語氣溫和地向患者講解頭部抬高的好處,使患者舒適度提高以及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使患者積極配合護理工作,并告知患者采取合適的體位護理可有效防止壓瘡。患者如果處于昏迷狀態(tài)則應該在取頭高位的基礎上加強皮膚護理,為患者定時扣背、翻身,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2)為患者進行口腔護理.呼吸道護理,護理人員應該采用口腔沖洗聯合口腔擦洗法,并注意避免患者出現誤吸,在頭高位的基礎上為患者應用上述方法對口腔進行清潔,注入清洗液的同時在另一側進行同步負壓吸引,多人完成以防止沖洗液流入氣道引起一系列呼吸道反應。在具體操作中應減少口腔清潔過程中管道的滑出及移位,在口腔清潔的基礎上采用霧化吸入、翻身扣背、吸痰等一系列操作,防止呼吸道黏膜損傷以及誤吸情況的發(fā)生,保持適度的氣囊壓力并定時將口鼻、氣道的分泌物清除,良好的口腔清理、呼吸道護理可降低墜積性肺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fā)生率。除上述護理措施外應定時以無菌操作更換管路,防止集水瓶冷凝水過多。對濕化罐確保一人一用,定時消毒。(3)嚴格杜絕院內感染,落實手衛(wèi)生實施細則,定時對室內進行消毒清潔,對室內所有手可接觸到的儀器或者細菌適于生長環(huán)境進行重點消毒。提高工作人員消毒隔離意識,防止出現交叉感染。限制家屬探視,必要時應嚴格按照探視標準穿戴隔離衣。并禁止患者家屬在房內吸煙,傳播刺激性氣體如尼古丁。避免過多流動人員進入增加室內病原菌。定時開窗通風,紫外線循環(huán)風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確保達到二類環(huán)境的要求。(4)建造健康舒心的環(huán)境并給予營養(yǎng)支持。護理人員應該為患者制定適當的飲食計劃,患者由于傷病能量過度消耗體內負氮平衡被打破,為患者提供能量高、營養(yǎng)全面、利于抗感染的食品,在患者飲食過后認真清潔房間,通過一些列措施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fā)生。(5)慎重使用抗生素,確?;颊邿o抗生素過敏史,不能濫用廣譜抗生素,機械通氣患者免疫力較弱,體質差,抗生素應用不當極易引起患者體內菌群失調,在不能完全控制感染的情況下容易造成致病菌耐藥和真菌感染,可適當為患者選擇窄譜抗生素針對性用藥[2-3]。(6)進行心理護理。患者病情較重,體質差,加之藥物副作用等很容易出現悲觀、抑郁的情緒,護理人員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告知患者使用呼吸機的必要性,要忍耐不適感,了解患者所想為其介紹注意事項,并關心患者的身體與心理狀況,及時排解患者負面情緒,讓患者感受到溫暖,積極配合護理工作和治療工作,樂觀對待病情。
實時記錄兩組機械通氣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fā)生情況。
選擇SPSS 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ICU入住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ICU入住時間、住院時間對比
ICU是患者遭受重大疾病所用的醫(yī)療室。據研究表明患者在ICU使用呼吸機后感染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幾率大約為50%,由于呼吸系統(tǒng)分泌物增多會導致入口咽中有較多細菌分泌物等阻塞呼吸道,進而誘發(fā)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此外患者病情較為嚴重不能自主活動,受病情影響免疫力降低,肺功能減弱,自身能量損耗較多,無法通過加強呼吸以及肺活量來排出痰液,這也是導致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的主要原因,重癥患者感染上機械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后病死率非常高,對患者和患者家庭增加了嚴重的心理負擔、經濟負擔。因此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方式對降低醫(yī)療資源浪費、減輕患者家庭各方面壓力有重要意義。集束化護理以循證護理為指導將治療措施、護理措施進行了有機融合,通過營養(yǎng)支持、體位護理、口腔護理、呼吸道護理、心理護理等措施有效防止了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fā)生,本次研究中實行集束化護理,觀察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fā)生率、ICU入住時間、住院時間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說明了集束化護理應用的確切效果。
綜上所述,對重癥監(jiān)護機械通氣患者實施集束化護理以及干預措施,可有效降低機械相關肺炎造成的病死率,效果非常顯著,值得廣泛推廣以及臨床應用。
[1] 滿 萌,潘愛紅,李業(yè)桂,等.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對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分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5,33(2):133-135.
[2] 吳佼佼,馬紅梅,廖春霞,等.集束化護理預防ICU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meta分析[J].職業(yè)與健康,2016,32(24):3336-3340.
[3] 邵明珠.集束化護理在ICU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應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2):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