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胡俊林
幼兒數學邏輯能力的培養(yǎng)路徑研究
鹽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胡俊林
培養(yǎng)幼兒的數學邏輯能力,教師應當從一些活動著手,利用活動來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并在參與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思考,從而逐漸形成數學邏輯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根據幼兒發(fā)展規(guī)律探索適合的教學方式,利用游戲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數學邏輯思維,利用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培養(yǎng)數學邏輯意識。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幼兒;數學;邏輯能力;培養(yǎng);路徑
著名教育學家皮亞杰曾經說過,兒童的思維起源于動作,抽象水平的邏輯思維能力來源于對動作水平具有邏輯意義的概括和內化。因此在培養(yǎng)幼兒的數學邏輯能力時,教師也應當從一些活動著手,利用活動來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并在參與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思考,從而逐漸形成數學邏輯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那么具體來說,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時候,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幼兒的數學邏輯能力呢?根據教學研究,筆者總結出以下幾點建議:
每一個階段的學生都有著不同的特點,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年齡幼小,生活經驗缺乏,因此他們本身并不知道什么是邏輯,什么是數學。針對幼兒們的特點,教師應當探索出適合幼兒發(fā)展的教學策略,科學合理地培養(yǎng)幼兒的數學邏輯能力。筆者認為,幼兒的數學知識的建構過程,實際上可以理解為認知結構的建構過程。因為幼兒本身對于事物和知識并沒有詳細的認知,所以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時候應當從實際認知抓起,由淺入深地進行教學,并且應當涉及一些活動讓幼兒親自操作,提高認知,為培養(yǎng)數學邏輯能力打造良好的基礎。在探索教學方式的時候需要注意,教學方式要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相信在興趣的驅動下,幼兒能夠在學習中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感知數學邏輯的真諦。
為了幫助幼兒學會策略的數學思維邏輯,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這樣的教學情境:在教室中放一只玩具小狗,并告訴幼兒這只小狗想要出去玩,它可以從前門出去,也可以從后門出去,那么它從哪個門出去比較近呢?隨后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各種方法來測量小狗到前門和到后門的距離,比如說用步伐來測量、用繩子來測量等等。在幼兒們的嘗試和操作下,他們逐漸進入學習佳境,大多數的幼兒能夠測量出大致的數據,比如小狗到前門的距離有八步,到后門的距離有十二步,這樣就能夠選擇出從前門出去的最佳方案。通過這個活動,幼兒能夠參與測量,掌握基本的測量方法。當小朋友們測量出數據之后,還能夠對這些數據進行正確的比較。在活動的過程中,幼兒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對于幼兒來說,他們年齡幼小,天真爛漫,對游戲總是有著無限的熱情和興趣。根據這樣的性格特點,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選擇利用游戲來進行教學,幫助幼兒在游戲中發(fā)展數學邏輯能力。游戲的形式豐富,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來變化不同的形式。在幼兒園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所強調的并不是讓幼兒掌握特定的數學知識,而是讓幼兒在游戲活動里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形成利用數學進行思考的思維方式,最終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能力。所以說,利用游戲活動來培養(yǎng)幼兒的數學邏輯思維,游戲活動可以成為教學的載體和途徑,既能夠讓幼兒的數學能力得到提高,又能夠調動課堂的教學氛圍,提升整體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例如教師在引導幼兒加深對各種形狀的理解,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時,在課堂上引入了這樣的游戲活動:首先準備幾種常見的幾何形狀,如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然后隨機指向一種圖形的形狀,讓幼兒們說出他們所熟悉的東西有哪些是這種形狀的。比如當教師指向圓形的時候,幼兒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說出這樣的一些參考物品:太陽、月亮、碗、硬幣、杯子、車輪等等。當指向長方形這一形狀的時候,幼兒們則可以說出門、停車場、大卡車、食物盒、桌子等參考物品。這樣的游戲活動形式簡單,但是卻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生活中幾何圖形的整體感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邏輯能力。
幼兒時期的小朋友們大多數不具備數學邏輯意識,他們對待事物一般都是通過直觀形象來進行認知的,這是他們的認知規(guī)律,同時也是他們這個時期的發(fā)展特點。教師在培養(yǎng)幼兒的數學意識時,要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順應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幫助幼兒自然而然地形成數學意識,發(fā)現生活中所涉及的與數學相關的現象或事物,通過對幼兒的有效引導來激發(fā)幼兒提高數學思維邏輯能力。簡單來說,就是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要盡可能直觀一些,通過直觀的表達方式來讓幼兒具有直觀的感知,從而讓幼兒能夠更加牢固地掌握某些數學知識。
舉個例子,教師在引導幼兒區(qū)分1和許多這兩個概念的時候,在課堂上設計了這樣一個簡單的教學活動,活動的主題是串項鏈,教師為幼兒準備出一些繩子和珠子,在課堂上引導幼兒用繩子將這些珠子一個一個地串起來,然后再一個一個地取下來。在活動的過程中,讓幼兒在穿珠子的時候一邊串一邊說:一個一個串起來,一個變成許多個;在將珠子取下來的時候說:一個一個拿下來,許多變成一個個。在這個活動中,通過實際操作和語言的表達,幼兒們能夠直觀地了解到1和許多之間的關系。這樣的方式適合于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們,能夠有效地提高幼兒對數學概念的認知。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幼兒的數學邏輯能力有很多種途徑,有效的途徑都具備這樣的特點:首先是具有趣味性,能夠有效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其次是符合幼兒的發(fā)展規(guī)律,要根據幼兒不同時期的不同特點去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最后是要符合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
[1]張雙雙,孫曉林.詩畫教學:對幼兒數學學習新路徑的探究[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7(01).
[2]王曉玲.幼兒數學思維開發(fā)小議[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4(02).
[3]趙曉靜.讓幼兒在主動探索中學習數學[J].成功(教育),2013(08).
[4]蔣紅霞.幼兒數學教育與其他課程的融合初探[J].學周刊,2012(09).
[5]楊彩霞.淺談幼兒數學教育的途徑[J].群文天地,2012(18).
[6]彭珊珊.淺談當前幼兒數學教育[J].學周刊,2012(33).
[7]高美琴.生活——幼兒數學教育的有效課堂[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