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楚雄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云南 楚雄 675000)
論形成性評價對地方高校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反撥作用
張麗萍
(楚雄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云南 楚雄 675000)
測試對教與學具有反撥作用?;谛纬尚栽u價對英語口語教學的積極反撥作用,文章從英語詞句練習評價、主題發(fā)言評價和綜合交際評價三個層面,探討了形成性評價對地方高校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促進作用,以便讓學生樹立開口信心、激發(fā)開口興趣、提升口語交際能力。
英語口語教學;形成性評價;反撥作用
眾所周知,測試對語言的教與學會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即反撥作用(backwash)有積極和消極兩方面。英語語言測試的積極反撥作用在師生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考什么、教什么、學什么,怎么考、怎么教、怎么學,考多難、教多難、學多難。其消極反撥作用則是:如果不考不評,教師自然就不教,學生也就不去學。當前,地方院校英語口語教學面臨諸多困境,口語評價對師生教與學的積極反撥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其一,作為大學英語教學重要評價方式的四、六級考試,基于技術難度等原因還沒有把口語表達能力納入測試范圍,導致英語口語訓練未得到教師和學生的廣泛重視,這與大學英語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社交中能有效地進行交際”[1]的總體目標之間存在較大差距,也難以滿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用英語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題進行討論,能就日常話題用英語進行交談,能經(jīng)準備后就所熟悉的話題做簡短發(fā)言”[1]的課程要求。其二,由于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人才評價標準的單一性,四、六級考試始終是地方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指揮棒”,從校方教學管理的層面對提升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其三,由于地方院校學生入學時英語水平整體偏低和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不強的實際,“啞巴”英語學習現(xiàn)象在學生中普遍存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教師“應該認識到,評價和教學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評價,特別是日常教學中的發(fā)展性評價,應與教學融為一體,應有利于促進教學;有利于學生的成長,有利于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校整體教育水平的發(fā)展”[2]。為此,改變當前大學英語學習評價方式,把形成性評價應用到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充分利用評價手段的正向反撥作用,調動師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就成為地方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
作為教學評價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之一,形成性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達到要求的程度,以便教師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調整教學方法,及時修正偏差,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狀態(tài),達到較好的學習結果。形成性評價與傳統(tǒng)的考試評價相比,具有三大特點:一是評價貫穿教學全過程,要求教師緊扣教學目標,跟蹤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反饋教學信息,及時糾正偏差缺陷,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二是評價方式多樣性,要求教師建立學生課程學習檔案,從教師課堂提問、學生小組交流、課外訪談座談、朗誦演講比賽等方面記錄每位學生的課內外學習表現(xiàn),以便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觀察、評價、督促,促進學生自主有效地學習;三是評價內容的全面性,形成性評價不僅涉及學生在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上的日常表現(xiàn),還包括了學生的情感、學習態(tài)度和策略的發(fā)展??梢哉f,形成性評價既有利于從不同角度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還有利于教師及時獲得反饋信息并從教學方法和內容方面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做出相應的教學調整。
為了充分發(fā)揮形成性評價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正面反撥作用,達到對學生學習全過程進行“監(jiān)控、糾偏、督促”的效果,教師在評價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時要遵循“針對性、過程性、效率性、變化性、主體性、全面性、發(fā)展性”[3]等原則。所謂針對性就是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表現(xiàn)進行客觀地評價;過程性是指對學生口語能力的評價要涵蓋學習的全過程;效率性旨在通過評價提高學生的口語學習效果;變化性要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能有固定偏見;主體性是指教師和學生要共同為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負責任;全面性主要體現(xiàn)在要從多方面來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發(fā)展性主要指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評價學生的口語學習成績。
作為促進英語口語學習的重要手段之一,形成性評價要與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使二者達到和諧統(tǒng)一”[3]。形成性評價要充分肯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成績與進步,消除他們說英語的恐懼,激發(fā)興趣,體驗樂趣,營造穩(wěn)步發(fā)展、學以致用的良好學習氛圍。終結性評價是形成性評價的匯總和延伸,是檢驗是否達到總體教學目標的標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形成性評價的積極反撥作用,幫助學生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練習英語口語技能,不斷提升交際能力,實現(xiàn)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既定目標。
(一)詞句練習評價,樹立開口信心
“由易到難、由簡至繁,循序漸進”,是教學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進入地方院校的學生,其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缺乏說英語的環(huán)境,特別是詞匯量太少,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思維。因此,對剛進入大學的新生,教師對他們的口語能力評價不宜要求過高,否則他們就不敢開口,逐漸喪失信心,導致學習“啞巴”英語的局面。在口語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形成性評價的特點和原則,把看似簡單但又需花時且見效較快的詞句表達作為口語評價的重點內容。要以發(fā)音(包括重音)是否正確,詞句的重音、節(jié)奏、連讀及語調是否正確,是否能較為流暢地讀出教師所教的詞匯,是否能用常用詞匯口頭造句,所造句子是否符合語法和語境規(guī)范等作為評價的標準。評價可采用5分等級制,開始時對學生的要求要相對寬松,只要他們能說出一些相關詞語,基本能表達意思,就應不低于3分評分;如果還能用相關詞匯口頭造句,并能讓人基本聽得懂,就應給4分或5分。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適當?shù)谋頁P鼓勵,讓他們獲得成就感,激發(fā)興趣,樹立信心。
(二)主題發(fā)言評價,激發(fā)開口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隨著學生對大學生活的適應,可以把主題發(fā)言引入英語口語教學。在主題發(fā)言評價中,教師要注意采用多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說英語的興趣,具體要把握好如下四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第一,選擇學生熟知的主題。有時學生不會用英語表達,并不是語言問題,而是源于對主題的不了解,導致無話可說。教師在選擇主題時,要充分考慮到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關,讓他們有話說、愿意說??梢圆贾脤W生圍繞國內外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主題發(fā)言,諸如教育、就業(yè)、家庭、健康、購物、環(huán)保、人口、和平、發(fā)展等就比較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第二,明確主題發(fā)言的評價標準。教師可以從發(fā)音的正確性、表達的流暢性、聲音的洪亮度、意思的可理解性、內容的切題性、姿態(tài)的自然性等方面考慮評價標準。第三,給學生留有余地。再好的主題也不可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教師要給學生自由選擇話題的空間,例如可以讓學生用英語講一則小故事(一個笑話),談談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表達對某件事的看法,介紹一則英語新聞,模擬打電話,復述一段錄音內容,轉述一段閱讀材料,等等。第四,強化學生的互助學習。在進行主題發(fā)言前,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進行練習,以便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等方式,互教互學,共同探究,為主題發(fā)言做必要的準備。這有助于消除學生進行主題發(fā)言時的緊張心理,激發(fā)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興趣。
(三)綜合交際評價,提升口語能力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進入大二后,要幫助學生把所學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逐步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教師要積極搭建交際平臺,讓學生展示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提升他們英語口語學習的成就感。如可以利用英語角、英語晚會、周末聚會等平臺讓學生展示英語口語表達才能,還可以組織英語歌曲比賽、短劇表演、主題演講、詩歌朗誦、電影配音等活動。對學生的綜合交際評價,除了主題發(fā)言的評價要素外,還要考慮學生講話時的停頓換氣、邏輯思維、表達藝術等方面,甚至還要考慮手勢、情感、表情、合作等非語言技能的有機融合。這種模擬真實場景的角色扮演,有助于學生理解場景的社會意義,并依據(jù)人物語言、語氣與表情的變化來恰當?shù)厥褂糜⒄Z,從某種程度上彌補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語境缺陷,達到提高交際能力的教學目的。這種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通過不同層次和多種形式的活動,并加以觸景生情的適時評價,可促進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能力的發(fā)展,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體驗運用英語進行快樂交流的成就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和評價的主體,并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逐漸完成學習目標任務。
總之,形成性評價對大學英語口語的教與學具有積極的反撥作用。它不僅強調學習的結果,更重視學習的過程;它大力倡導“多點鼓勵、少點打擊,多點表揚、少點批評,多點寬容、少點苛刻”的教學理念,體現(xiàn)了更多的人文關懷,有助于學生樹立自尊與自信,激發(fā)學生大學英語口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它還更加關注師生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提升的共同主體責任,實現(xiàn)了學生自評與互評和教師綜合評價的有機結合,把監(jiān)控、督促、促進作為學習過程的重要部分貫穿于學習始終,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梢哉f,形成性評價的積極反撥作用既有助于學生樹立開口信心,激發(fā)開口興趣,從而提升口語交際能力,也有助于教師走出當前地方高?!皢“汀庇⒄Z教學的困境。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魯子問,王篤勤.新編英語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G40-058.1
A
1671-2862(2017)02-0079-03
2016-11-18
張麗萍,女,云南祿豐人,楚雄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