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威
曾讀過一則寓言故事,說有一位父親帶兩個兒子去旅行?;貋砗?,父親問大兒子感覺如何。大兒子說:“不好玩,一點兒意思都沒有。景點無非是山和水,爬山太累了?!备赣H聽了,又問小兒子的感受。小兒子卻高興地說:“這次旅行太好玩了!山好高,瀑布特別壯觀,山路兩邊還有許多叫不上名來的野花,小溪一直在我身邊流淌……”故事雖然簡單,但蘊含哲理。其實,以不同的眼光看待我們的工作,幸福感也會大相徑庭?;厥?0年來的從教經(jīng)歷,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真心感到很幸福。
記得上班沒幾天,指導老師王云就來聽課,教學效果不甚理想。當時,王老師只對我說了一句話:“以后要多讀書,增加自己的積累。”于是,我開始功利性地讀書,從最初沒有選擇地看,到后來有針對性地看,讀書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漸漸地,我的課堂變得生動起來了。比如:講到《送元二使安西》,我能和學生談談唐朝詩人渴望建功立業(yè)的情懷;講到《刷子李》,我可以為學生介紹馮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王老師再來聽課時,評價說:“現(xiàn)在聽你的課,感覺有內(nèi)容了,你的語文底子厚了。”我知道,這一切都得益于讀書。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必須讀書,大量地讀,廣泛地讀。我們心中存有了書中的百般滋味,孩子們才能感受到語文的大千世界。有了書香的浸潤,我們的課堂就有了源頭活水,我們的課堂就有了些許清雅。這,難道不是一種幸福嗎?
教了15年語文,我一直喜歡在課堂上給孩子們講故事。直到現(xiàn)在,畢業(yè)的學生回母校來看我時還會提起我給他們講過的管鮑之交、王子猷雪夜訪戴逵等故事。我還喜歡和孩子們一起讀書,讀《窗邊的小豆豆》《城南舊事》《淘氣包馬小跳》等,并帶領他們創(chuàng)作語文手抄報、編寫詩集、排演課本劇……在語文的世界里,我和孩子們是師生,更是伙伴。每帶一個新班,我都會讓孩子們寫一篇作文《我們換語文老師了》,讓他們寫寫對我的印象,多數(shù)孩子會總結出幾個特點:皮膚挺黑、個子挺高、戴副眼鏡。教一段時間后,我還會讓孩子們再寫一篇作文《再說史老師》,這時孩子們筆下的我就有了一些變化:要求嚴格、上課幽默、愛講故事、沒有架子等。這種亦師亦友的關系,讓我收獲了學生的真情:他們會把創(chuàng)作的小說偷偷拿給我看,編寫的詩集找我起名字……在這種真情交流中,孩子們愛上了我的語文課,愛上了語文。這,難道不是一種幸福嗎?
一堂堂公開課、一次次磨課、一場場研討,換來的是一次次成長和一次次升華。我由一個青澀的年輕教師成長為市級骨干教師、省級教壇新星、省十佳青年教師。在專業(yè)道路上走得越遠,越能發(fā)現(xiàn),身邊有許許多多熱愛語文教育的人,一提到小學語文教育,大家總有說不完的話題,相互交流、相互幫助,共同在專業(yè)成長的道路上前行,可謂志同而道合。這,難道不是一種幸福嗎?
幸福不是目標,幸福是一個追尋的過程。其實,換一個視角、換一種態(tài)度來看,當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真的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