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勛
【關鍵詞】 快樂教學;師生關系;條件;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 G6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3—0075—01
孩子的天性都是好動、愛玩的,快樂的感受是更好地學習的情感基礎。在課堂上,我們發(fā)現(xiàn)當學生喜歡某種活動時,他們便會全身心投入,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有必要為孩子創(chuàng)設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以興趣促進學生樂學。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快樂教學的前提和基礎
教師必須勇于拋棄陳舊、迂腐的傳統(tǒng)觀念,放下唯我獨尊的架子,要讓學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guī)?,老師也有不如學生的地方,師生之間是平等、民主、和諧的,有什么見解可以大膽在課堂上發(fā)表。教師要淡化授予者、管理者、權威者的角色,強化服務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當學生就某個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時,值得肯定的地方一定要表揚,若有不對切記不要輕易否定,而是引導學生闡述自己的思考和理由,這樣容易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意識,使其感受到參與的快樂和取得成果的喜悅。
二、搜集充分的“快樂”素材是“快樂”教學的必備條件
“快樂”教學離不開“快樂”的素材??鞓匪夭臒o處不在,只要我們用心去做、去想,細心留意身邊的生活即可,但有一點必須做到,就是要把獲取的信息記錄,并進行加工處理。如筆者上九年級第一單元認識國情、理解國策中講“計劃生育是我國基本國策”時,舉四代人生育數(shù)量的例子,讓學生明白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如果不加限制的生育,將是一個天文的數(shù)字,可見實行計劃生育,是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出發(fā)制定的基本國策,是我國在目前條件下解決人口過快增長問題、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逐步走向富裕的唯一正確選擇。
三、建構“快樂”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樂在學中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實現(xiàn)教學方式的轉變,在于明確課堂的主導者是教師,理念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途徑是教會學生學習,落腳點則是學生在快樂中收獲知識。
第一,創(chuàng)設“快樂”的教學情景。這是進行“快樂”教學的基本方法。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的任務就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誘導學生投入到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并以其親身實踐為基礎,從中獲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學生在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獲得全面發(fā)展?,F(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為我們的教學增添了亮麗的色彩,它能做到圖文并茂,影音具全,給予學生極大的感觀刺激,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學效果。教師要特別注意收集一些和教材有關的近期發(fā)生的重大時事。教學過程中盡可能的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新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勇于探索。
第二,給予激勵性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增強學習的興趣。創(chuàng)新意識潛藏于每個學生的頭腦中,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尊重和保護每一個學生的獨創(chuàng)精神。在教學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見解,老師也要給予充分地肯定,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成功的“快樂”,覺得自己有能力、有潛力、有獨創(chuàng)性,從而使學習興趣得到增強,激起深入學習的強烈愿望。
第三,“快樂”教學要求思想品德課教師具備以下條件:首先是較強的課堂教學組織能力。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導者,一堂課的教學質量如何,完全取決于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老師在課堂教學組織中引導不好,會導致“快樂”演變成混亂,而無法把持住課堂,結果 “百花齊放”的課堂不能按照預先設計的思路走,出現(xiàn)教學失控。所以,進行快樂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課堂組織能力,要求教師課前進行充分備課、充分預測、充分研究,教學所要用的素材要準備充足,還要求教師富有個人魅力,如知識淵博、富有感染力、親和力、恰如其分的幽默和較強的責任心。
第四,在思想品德課的快樂教學中,必須注意以下問題,切記把握好“快樂”教學的適度,如果“快樂”無度,結果絕對導致教學失控。注意“快樂”素材的適用性,“快樂”教學以快樂為載體來達到學習知識的目的,“快樂”只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注意“快樂”后的引導,防止學生樂不思學。
總之,教師要全力挖掘教學中的“快樂”因素,讓學生在樂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踐證明幽默風趣的老師很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和尊重;充滿歡聲笑語的課堂更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師在樂中教,生在樂中學,快樂教學的目的就在于讓學生在輕松中學到知識;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是非觀。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