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洪峰 ,閆欣 ,彭曉東
1.寧夏醫(yī)科大學藥學院,寧夏銀川 750004;2.銀川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藥劑科,寧夏銀川 750004
天然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廣泛的中樞作用,且作用機制涉及調(diào)節(jié)GABA能神經(jīng)在內(nèi)多種神經(jīng)功能的介入而發(fā)揮作用[1]。甘草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因其味甘甜而得名。《中國藥典》1977年版后歷版藥典均規(guī)定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脹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根及根莖。課題組前期研究結果表明,從寧夏栽培甘草中富集所得總黃酮部位(GF)可能通過多種機制改善實驗動物的慢性應激抑郁行為[2-3]。從天然產(chǎn)物中獲得具有抗癲癇(epilepsy)作用的活性成分而用于臨床治療由來已久,其中不乏大量的黃酮類化合物,且涉及甘草屬藥用植物中獲得的生物活性成分[4-6]。該實驗于2017年6—8月利用傳統(tǒng)的電驚厥及藥物致驚厥的方法,研究寧夏地區(qū)栽培甘草中獲得的甘草總黃酮提取部位的抗驚厥作用。
雄性ICR小鼠,體重為18~22 g。由寧夏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SYXK (寧)2011-0001]。動物均在室溫(22±2)℃,相對濕度 50%~60%,自然光照的條件下飼養(yǎng)。
甘草總黃酮提取部位 (GF,實驗室自制,批號:20150322)。戊四氮(批號:103065百靈威化學試劑)、匹魯卡品(批號:P6503)、阿托品(國藥準字:H20045048)、地西泮(批號:120118)、苯妥英鈉(批號:H14020776)。 生理藥理多用儀由蚌埠醫(yī)學無線電二廠生產(chǎn)。
1.3.1 實驗分組及實驗步驟 實驗分為對照組、GF高劑量組 (400.0 mg/kg)、中 劑 量 組 (150.0 mg/kg)、低 劑 量 組(50.0 mg/kg)及陽性藥物對照組,分別灌胃(ig)給藥 1次/d。7 d后于末次給藥后1 h實施實驗。
1.3.2 GF對正常動物自主活動的影響實驗 采用曠場實驗(open field test,OFT)對動物自主活動的評估。實驗采用自制敞箱(30 cm×30 cm×30 cm),內(nèi)壁及底部涂黑,底部劃分成 9個面積相等的方格(10 cm×10cm),攝像頭垂直距敞箱 30 cm,四周避光。將小鼠放入中心格內(nèi),開始拍攝記錄6 min,統(tǒng)計小鼠后 4 min內(nèi)水平移動格數(shù)。小鼠每次被放入固定的中央格。曠場實驗前30 min腹腔注射(ip)地西泮(4 mg/kg)為陽性對照[2-3]。
1.3.3 最大電休克驚厥試驗 依照文獻建立小鼠最大電休克驚厥模型 (maximal electroshock seizure model,MES)[7],小鼠篩選以35~40 V/0.5 s為參數(shù),出現(xiàn)后肢強直癥狀者可用于實驗。灌胃給藥1 h后,同參數(shù)實驗,以后肢強直癥狀不發(fā)生為抗MES的陽性反應。MES前 30 min腹腔注射苯妥英鈉(50 mg/kg,ip)為陽性對照。
1.3.4 戊四氮致驚厥試驗 小鼠灌胃給藥 1 h后,皮下注射戊四氮 (100 mg/kg,sc),給藥后觀察并記錄小鼠豎尾、陣孿以及強直各項癥狀出現(xiàn)的潛伏期。PTZ前30 min腹腔注射地西泮(7.5 mg/kg,ip)為陽性對照[7]。
1.3.5 匹魯卡品致急性驚厥試驗 灌胃給藥 30 min后,首先皮下注射給予1 mg/kg劑量的阿托品,30 min后腹腔注射350 mg/kg劑量的匹魯卡品誘發(fā)驚厥反應,觀察 1 h內(nèi)小鼠反應。依據(jù) Racine分級進行評估[8],即 0級(無抽搐發(fā)作)、1 級(耳、面部抽搐)、2 級(肌陣攣,但無直立位)、3級(肌陣攣,伴直立位)、4級(全身強直陣攣發(fā)作)、5級(強直陣攣發(fā)作,并失去體位控制)。并實施記錄。1 h后腹腔注射注射2.5 mg/kg劑量地西泮終止發(fā)作。
采用GraphPad Prism繪圖軟件和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one-way ANOVA 的 Dunnett和 Dunnett’s T3(3)統(tǒng)計方法[9]。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GF 各劑量組(400.0、150.0、50.0 mg/kg)不能影響小鼠正常自主活動(P>0.05)。
表1 甘草總黃酮提取部位對PTZ誘導小鼠急性癲癇模型的影響[,n=15]
表1 甘草總黃酮提取部位對PTZ誘導小鼠急性癲癇模型的影響[,n=15]
注:aP<0.05,bP<0.01 vs對照組。
組別 劑量 行為異常潛伏期(s) 大發(fā)作潛伏期(min) 死亡時間(min) 強直數(shù)/實驗總只數(shù)(只)強直百分率(%)對照組GF 30±15 27±15 33±13 30±15 4±2(17±5)b(13±5)a 7±2 6±4(25±13)b(14±5)a 5±3地西泮400.0 mg/kg 150.0 mg/kg 50.0 mg/kg 7.5 mg/kg 15/15 7/15 10/15 15/15 1/15 100.0(46.7)b(66.7)a 100.0 6.7b
表2 甘草總黃酮提取部位對PILO誘導小鼠急性癲癇模型的影響[,n=15]
表2 甘草總黃酮提取部位對PILO誘導小鼠急性癲癇模型的影響[,n=15]
組別對照組GF地西泮劑量400.0 mg/kg 150.0 mg/kg 50.0 mg/kg 7.5 mg/kg行為異常潛伏期(s)31±4.0 28±6.0 30±11.0 32±8.0大發(fā)作潛伏期(min)4±1.0 7±1.0 6±0.6 5±0.5死亡時間(min)7±2.0 9±2.0 8±3.0 6±1.0強直數(shù)/實驗總只數(shù)(只) 強直百分率(%)15/15 12/15 14/15 15/15 1/15 100.0 80.0 93.3 100.0 7.0b
小鼠 MES驚厥試驗的影響:GF各劑量組(400.0、150.0、50.0 mg/kg)不能拮抗小鼠實施最大電休克引發(fā)的驚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如表1所示,與對照組比較,400.0 mg/kg劑量的GF能夠顯著延長PTZ誘導小鼠癲癇大發(fā)作的潛伏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死亡時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和強制發(fā)作的百分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150.0 mg/kg劑量的GF能夠延長PTZ誘導小鼠癲癇大發(fā)作的潛伏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死亡時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和強制發(fā)作的百分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而 50.0 mg/kg劑量的 GF對 PTZ誘導的癲癇發(fā)作各項參數(shù)沒有影響,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誘導小鼠急性癲癇模型 的影響:如表2所示,GF各劑量組(400、150、50 mg/kg)不能拮抗 PILO 誘導小鼠急性癲癇發(fā)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甘草為我國常用大宗中藥材,在中藥材中產(chǎn)量和銷量均居于大宗藥材的首位,同時也是食品加工、輕工業(yè)的重要原料。甘草的主要成分為黃酮類和三萜皂苷類化合物。課題組前期研究結果顯示,從寧夏栽培甘草富集得到的的GF可能通過多種機制改善實驗動物的慢性應激導致的抑郁行為[2-5]。
從天然產(chǎn)物中獲得具有抗癲癇作用的活性成分而用于臨床治療由來已久[4-6],其中不乏姜黃素、木犀草素等黃酮類化合物。據(jù)報道[10]皮下注射PTZ可引起不同級別的抽搐如肌肉陣攣性抽搐、前/后肢體痙攣,最終死亡。光果甘草根水提物與空白組比較,對延長PTZ誘導小鼠癲癇發(fā)作的潛伏期以及減少陣發(fā)性驚厥持續(xù)時間無顯著作用,而光果甘草根醇提物中(200.0 mg/kg)、高劑量(400.0 mg/kg)組顯著延長了PTZ誘導小鼠癲癇發(fā)作的潛伏期并明顯減少陣發(fā)性驚厥持續(xù)時間,且與陽性藥物組(地西泮,2 mg/kg)高劑量(400.0 mg/kg)組陣發(fā)性痙攣的發(fā)作時間被推遲100%。
該實驗結果表明,在實驗劑量范圍內(nèi),GF不能影響小鼠自主活動;對小鼠PILO及MES引起的驚厥表現(xiàn)沒有拮抗作用。GF可以劑量依賴性的拮抗PTZ引起的小鼠驚厥。與對照組比較,400.0 mg/kg劑量的GF能夠顯著延長PTZ誘導小鼠癲癇大發(fā)作的潛伏期、死亡時間及降低強制發(fā)作的百分率(46.7%)。150.0 mg/kg劑量的GF能夠延長PTZ誘導小鼠癲癇大發(fā)作的潛伏期、死亡時間及降低強制發(fā)作的百分率(66.7%)。
(
)
[1]Hanrahan JR,Chebib M,Johnston GA.Flavonoid modulation of GABA(A)receptors[J].Br J Pharmacol,2011,163(2):234-245.
[2]程瑞鳳,華冰,景晶,等.甘草總黃酮抗大鼠應激抑郁行為作用及對海馬腦區(qū)神經(jīng)細胞凋亡調(diào)控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4,30(2):69-72.
[3]華冰,程瑞鳳,景晶,等.甘草總黃酮抗大鼠應激抑郁作用及對突觸可塑性關鍵蛋白SYP/PSD-95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中國新藥雜志,2014,23(10):1180-1187.
[4]Sucher NJ,Carles MC.A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herbal medicines for epilepsy[J].Epilepsy Behav,2015,52(Pt B):308-318.
[5]Zhu W,Su J,Liu J,et al.The involvement of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 the anti-epileptic action of curcumin on pentylenetetrazol-kindled rats[J].Biomed Mater Eng,2015,26(Suppl 1):S841-S850.
[6]Shaikh MF,Tan KN,Borges K.Anticonvulsant screening of luteolin in four mouse seizure models[J].Neurosci Lett,2013(550):195-199.
[7]丁春曉,劉小虎,齊越,等.癲癇模型大鼠海馬齒狀回神經(jīng)元凋亡及凋亡,誘導因子與胱天蛋白酶3聯(lián)合表達的意義[J].華西醫(yī)學,2017,32(4):550-553.
[8]彭曉東,陸釗罡,牟青春,等.槐定堿致癲癇樣作用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0,35(1):122-125.
[9]徐層林,許正浩,陳忠.小鼠匹魯卡品癲癇模型潛伏期 CA3區(qū)后放電閾值及腦電頻譜能量的變化 [J].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12,26(3):415.
[10]Chowdhury B,Bhattamisra SK,Das MC.Anti-convulsant action and ameliora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by Glycyrrhiza glabra root extract in pentylenetetrazole-induced seizure in albino rats[J].Indian J Pharmacol,2013,45(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