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摘 要:《國家稅收》課程是中職會計專業(yè)中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在會計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中占有重要地位。作為會計專業(yè)教師,對課程教學應該在結合中職生實際情況的前提下,積極思考、探索如何提高教學效果。通過分析中職稅收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教師隊伍等多方面探索中職《國家稅收》課程的教學優(yōu)化策略。
關鍵詞:國家稅收;中職;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9.135
1 中職稅收課程教學目的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繁榮發(fā)展,社會對具有涉稅資質的會計專業(yè)人才需求迫切?!秶叶愂铡氛n程作為中職會計專業(yè)中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在會計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中占有重要地位。該課程的教學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稅收方面的基本知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計算各稅種的應納稅款,了解稅收征管的有關內容等。教師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提高會計學專業(yè)學生對涉稅業(yè)務的處理水平,既為考取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會計職稱等提供保障,也為學生成為符合社會需求的會計人才而順利進入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2 中職稅收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授課教學手法單一
隨著教學條件的改善,多媒體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但由于有的教師在進行教學的同時,還要承擔科研等多項工作,因此少數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利用多媒體進行授課,只是一味地從頭到尾播放PPT課件,學生跟隨教師的講解和課件內容按部就班地學習稅法知識。這種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缺乏師生互動,學生被動接受“填鴨式”的教學,難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課堂氣氛沉悶壓抑。
2.2 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中職學生的招生對象是針對初中畢業(yè)生和具有與初中同等學歷的人員,學生文化基礎較差。對于理論性較強的稅收課程的學習,有的學生學習吃力,對課程學習缺乏信心和興趣,采用消極的應對方式;有的學生學習動機較弱,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目標不明確。而課程教學受到課時和教學計劃的限制,也使老師容易忽視學生的接受能力,一直講授繁雜晦澀的理論、計算內容,師生缺少交流互動。
2.3 實踐教學效果不夠重視
實踐教學是鞏固和加深理論知識的有效途徑,大多數院校一般采用校內實訓、校外企業(yè)實習基地兩種形式進行實踐教學。教學中雖設置有實踐環(huán)節(jié),但對實踐教學效果不夠重視。一方面納稅校內模擬實訓往往與理論課分開進行,甚至不在同一學期開設,學生實訓時理論知識模糊不清,基礎薄弱的中職學生進行實訓時甚至無從下筆。另一方面校外企業(yè)實習基地數量有限,難以接納大批量學生的實習要求,同時校外企業(yè)實習基地出于財務資料的安全性考慮,往往不愿意讓學生真正接觸企業(yè)的財務資料,實訓達不到預期效果。
3 中職稅收課程教學優(yōu)化策略
3.1 提高學生積極性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對于剛接觸稅收的學生來說,由于普遍缺乏對稅收的了解,教師要想達到課程教學目的,首先就要建立學生對稅收課程的學習興趣。在稅收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小案例、猜字謎等趣味方式導入課程內容,調動學生積極性。講解知識點時結合生活實際,舉一些貼近生活的實例,甚至用上一些網絡流行語,讓學生感覺可以“接地氣”的學習。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與知識點相關的素材,讓學生觀看視頻、動畫等,要求學生談談觀后感,讓學生主動學習,增加學生運用稅收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滿足感。
3.2 多種教學方法結合
《國家稅收》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在會計專業(yè)的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傳統講授法、啟發(fā)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圖示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使之形成方法體系。例如增值稅運費的抵扣,授課前可以先導入一個缺少時間要素的支付運費案例,讓學生思考運費如何抵扣,然后講解運費抵扣由于營改增使交通運輸業(yè)改征增值稅,運費抵扣自2013年8月1日起由計算抵扣變?yōu)閼{票抵扣。再如講解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可展示一份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圖片,要求學生看圖分析發(fā)票聯次、各聯次用途、內容、區(qū)別等。整合多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3.3 理論課結合實訓教學
實訓教學強調學生的參與式學習,能夠使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實踐經驗等方面得到提高。稅收課程的學習也離不開實訓,除了單獨開設的校內實訓以及校外企業(yè)實習,在理論課堂教學中也穿插實訓,教師傳授知識讓學生實訓體驗。例如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的納稅申報,可以選取合適的資料,讓學生在課堂中填制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企業(yè)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等。讓學生在課堂中除了聽課,還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并能對課堂教學中一些抽象枯燥、晦澀難懂的概念進行具體化、形象化地理解,使教學真正做到教、學、做合一。
3.4 教學要突出重難點
教學之初,要率先向學生明確教學重難點章節(jié)和內容,要求學生吃透教材重難點,了解非重點內容。針對底子薄的中職學生,不是灌輸式上課,因材施教才是關鍵。重要內容的教學,無論是授課時間的分配,還是教學方法的選擇,都要緊緊圍繞重點教學內容展開,務必使學生學會、弄懂。對于難點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采用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予以突破。在《國家稅收》課程的教學內容中除了計稅方法,各稅種的納稅人、稅率、稅收優(yōu)惠等要素內容也是重點。在稅種上,增值稅、消費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種是重點章節(jié)。
3.5 教師不斷學習提高
近幾年,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我國稅收體制改革也在不斷推進。稅制的每一次改革,都會影響到會計學專業(yè)的稅法教學。因此教師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yè)成長。教師應該做到不斷自主學習,密切關注稅收政策變革的最新動態(tài),熟知最新稅法知識,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不斷充實和更新教學資源,提高自身理論修養(yǎng)。更為重要的是,學校應該為教師提供實踐學習和培訓的機會,拓展教師教學視野,熟悉實踐操作內容。教師通過積累和學習,為傳授知識、指導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4 結論
總而言之,《國家稅收》課程的改革與完善,需要從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教師隊伍等多方面入手。作為會計專業(yè)教師,對課程教學應該在結合中職生實際情況的前提下,積極思考、探索如何提高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教師明確身份,充當課堂的的組織者、引導者,使學生成為主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林穎華.優(yōu)化稅收學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06).
[2]楊慧.試論高職會計學專業(yè)稅收學課程教學設計[J].經濟研究導刊,2015,(03).
[3]魏小文.《國家稅收》課程的課堂教學優(yōu)化策略[J].西藏教育,2012,(05).
[4]鄭雅君.中職會計專業(yè)稅收課程教學的有效性[J].黑河學刊,2012,(01).
[5]何曉嵐.會計專業(yè)稅收課程教學探討[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