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慶寧
吉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
心電圖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想要掌握有很大的難度,加上心電圖十分復雜,涉及到的數(shù)據(jù)也很多,學生掌握起來難度很大。正是由于心律失常心電圖掌握起來比較困難,因此很多學生都會出現(xiàn)畏難情緒,畏難情緒的出現(xiàn)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習效果。面對這種情況,理清楚心律失常心電圖的相關知識點并且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策略是一種有效方式。
據(jù)有關資料對各種心律失常發(fā)病率進行比較表明,最常見的是過早搏動、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和顫動。其中竇性心律不齊發(fā)病率最高為25%;竇性心動過速為20%~22%;竇性心動過緩為13%~15%;室性過早博動為14%~16%;房性過早搏動為5%~7%;心房顫動為11%~15%;房室傳導阻滯為5%~%;其他各種心律失常為 5%~8%[1]。
加強對心電圖的教學非常重要。針對心律失常的心電圖,其中竇房結是電活動的起源點,竇性心律是正常心律。P波表示左右心房激動波。QRS波表示左右心室激動波。T波表示心室激動波后恢復的心電位。P-R間期表示心房開始除級至心室開始除級時間。ST段表示QRS波終點到T波起點線段。以QRS波為例,見圖1。
在對心律失?;颊哌M行心電圖監(jiān)測的過程中,不會對患者產生任何影響,因此在臨床中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是臨床首選的檢查工具。但是,對于剛剛進入到臨床的醫(yī)學畢業(yè)生而言,很難從心電圖中辨別心律失常的類型。加上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單一,教師要求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記住相關知識點,這種被動地接受知識的方式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教學質量不高。
由于沒有將心律失常心電圖的教學工作與實踐結合,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將重點放在了數(shù)據(jù)的記錄等方面,導致很多學生在實際臨床中面對心律失常心電圖不知道如何識別。
圖1 正確的看圖順序是心率→心律→波形(P波、QRS波、T波、U波)→間期(P-R間期、Q-T間期)。
在針對心律失常心電圖教學的過程中,其中心臟解剖和電生理知識是非常關鍵的,這一點提示教師需要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教學,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心臟的相關知識點,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掌握心電圖相關知識點。另外就是加強心電向量、肢體導聯(lián)六軸系統(tǒng)的教學。另外還需要加強對心律失?;A知識的教學。針對心律失常,分為沖動形成異常和沖動傳導異常。在此基礎上沖動形成異常又可以分為竇性心律失常、異位心律。沖動傳導異常又可以分為生理性、病理性和預激綜合征。
在醫(yī)學教學工作中,如果單純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可能會在短期內讓學生掌握,但是長期學生會逐漸遺忘相關的知識點,甚至原有的認知模式受到影響,這一點特別是在醫(yī)學生進入到臨床實踐工作中更加明顯。教師應該將心律失常心電圖的知識點進行適當?shù)姆纸?。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具體的教學實例。這是因為單純的教學方式無法讓學生掌握多種類型的心電圖,通過結合臨床案例,讓學生在具體的案例中認識到各種各樣的心律失常心電圖形式[2],這對于提高工作人員的實踐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3.3.1 三維電生理標測圖 傳統(tǒng)的心電圖教學工作過分看重對學生識記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目前的教學需求,因此教師需要聯(lián)合應用多種教學方式。教師可以考慮采用三維電生理標測圖的方式。這種方式能夠將學生記憶中的知識點直觀的展現(xiàn)出來,其中特別是在心臟解剖結構展示、心律失常電生理機理判斷等方面有著明顯優(yōu)越性。
例如,某教師利用三維電生理標測圖開展對心臟解剖結構以及心律失常病生理機制地教學。在心臟解剖結構中,心臟的前面大部分是右心室,如果室早的起點是在右心室,在心臟前面偏右的體表V1、V2導聯(lián)往往表現(xiàn)為主波向下。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清晰的將各個心腔的空間解剖位置顯示出來,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記憶重要的解剖結構,包括希氏束、三尖瓣環(huán)等。這種方式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心電圖上的各個波形代表的是哪一個心腔的活動等等知識點,對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有著重要幫助。
又比如在推測心律失常的病生理機制方面,利用三維電生理標測中的電壓標測圖可以直視患者的心肌心內膜電激動時的電壓是否正常,因此能夠了解心室/心房各個部位的病理改變情況,利用三維電生理標測圖能夠記錄房顫時左心房內局部心房電壓降低,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房顫時心房纖維化及低電壓改變房內傳導這類知識點。
3.3.2 利用PBL教學法開展教學 PBL教學法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充分展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個教學引導的角色,利用這種方式,以一個問題作為基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利用PBL教學法,教師編寫出關于心律失常心電圖的教學提綱,提出不同教學目標中的問題,以問題的方式揭示教學重點。利用具有典型的心電圖案例,要求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與分析。最后采用小型會議的方式對學習內容進行討論與交流。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引導的作用,要求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積極發(fā)言,主要表達對圖譜的理解。最后教師對每一個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分析與總結,分析學生在知識掌握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相對應的改進意見。這種教學方式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心律失常心電圖的相關知識點。
3.3.3 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 心律失常心電圖的掌握是教學中的難點,特別是心電圖的產生比較抽象,學生掌握起來難度很大,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積極性[3],還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了解。通過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將原本靜態(tài)的知識點包括早搏、心動過速、撲動等實現(xiàn)動態(tài)的展示,這種方式更加能夠讓學生接受,也避免了學生為難情緒的產生。
例如,某教師利用多媒體開展心律失常心電圖的教學工作。在教學設計階段,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合理選擇相關的教學信息與內容,在確定了教學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素材的收集,包括關于心律失常心電圖的圖片、圖譜、圖像等等,根據(jù)每次教學內容的不同合理選擇多媒體,包括錄像、幻燈、照片、音頻、動畫等。教師在進行多媒體的選擇時進行了縱向的深化與橫向的比較。通過利用動畫效果,借助計算機強大的圖形處理能力以及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模擬出心臟電活動過程,將知識點從原本的靜態(tài)變成動態(tài),抽象變成具體,利用動畫的方式將離子運動的過程和電偶產生的過程表現(xiàn)出來,幫助學生理解。
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認識到心電圖的重要性,只有在確保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的同時開展教學工作。這一點要求教師強調學生學習心電圖的重要性。心電圖不僅有助于發(fā)現(xiàn)血鉀、血鈣等電解質異常,還能夠發(fā)現(xiàn)和診斷一些遺傳性離子通道疾病等。正是因為心電圖有著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因此幫助學生樹立學好心律失常心電圖的決心。另外,利用梯形圖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心電圖。教師可以先利用心臟解剖示意圖中心電形成的機制畫出梯形圖,再利用梯形圖畫出心電圖。
關于心律失常心電圖知識點的難以掌握已經成為了一種觀念,這種觀念的存在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畏難情緒的產生。在針對學生開展心律失常心電圖的教學過程中,其中的重點就是幫助學生對心律失常的心電圖產生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打好學習基礎,同時整個過程中教師靈活運用教學技巧與教學手段,通過各種教學方法的應用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并且應用更加靈活的方式加強對知識點的學習與記憶,有效弱化學生的畏難情緒,提高教學質量。
[1]彭暉,沈潞華.三維電生理標測圖在心律失常及其心電圖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15,29(6):673-676.
[2]彭揚君.多種教學方法在心律失常心電圖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7,35(1):45-46.
[3]張波.梯形圖在心電圖診斷心律失常教學中的應用[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9(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