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平橋區(qū)農技站 雷華松
信陽市平橋區(qū)早春蔬菜育苗中常見問題及對策
信陽市平橋區(qū)農技站 雷華松
信陽市平橋區(qū)甘岸、平昌、明港、長臺、肖店等鄉(xiāng)鎮(zhèn),為淮河沖積平原,以沙壤土為主,適于蔬菜種植,常年種植蔬菜0.33萬hm2,其中早春保護地種植0.13萬hm2以上。抓好早春蔬菜育苗是蔬菜保護地生產的基礎。經過筆者多年觀察、試驗,現將平橋區(qū)早春蔬菜育苗中常見問題及措施總結如下:
(一)徒長弱苗與幼苗老化
1.產生原因。一是光照不足,溫度過高,氮肥和水分過多造成徒長。二是播種密度過大,秧苗擁擠。三是床土過干、床溫過低造成老化苗。塑料營養(yǎng)缽育苗,因與地下水隔斷,澆水不及時,土壤過干形成老化苗。定苗前低溫煉苗,溫度低、土壤濕度小,也易形成幼苗老化。
2.措施。一是適時分苗,縮短育苗期,早移栽,保證秧苗有足夠的營養(yǎng)面積,防止大苗擁擠行長。二是由于春季天氣變化,根據幼苗對溫度的要求,雨天增光、加熱,適當降低夜間溫度,形成壯苗。三是合理控制水肥。根據土壤濕度,適時補水,水溫要與育苗室內氣溫一致,防止冷水澆苗;營養(yǎng)土以有機肥為主,氮肥、磷肥、鉀配合使用,防止施用氮肥過多形成徒長。
(二)秧苗燒根或不長
1.產生原因。一是營養(yǎng)土育苗,配營養(yǎng)土農家肥未充分腐熟,特別是雞糞中鹽類含量偏高;二是配營養(yǎng)土時添加了過量的磷酸二銨或取土中除草劑含量超標;三是穴盤育苗施用的尿素比例偏高。
2.措施。一是控制生糞與化肥的用量;二是控制銨態(tài)氮與硝態(tài)氮的比例,一般在1:5;三是育苗配土選曬干的老塘土,不在大田取土,防止除草劑殘留藥害。
(三)秧苗遭受冷害與凍害,多發(fā)生在災害性天氣
1.產生原因。秧苗受凍后重度凍害葉片和莖部呈深色水漬狀,并慢慢干枯而死;輕度凍害,植株外部形態(tài)變化不大,但生理機能已明顯下降,表現秧苗生長緩慢,花芽分化和發(fā)育受阻,易造成花果脫落及畸形果。
2.措施。一是在嚴冬須選日光溫室,早春可選大棚。二是增加棚室內的光照。三是強化保溫措施。在棚室內設中棚或小棚,采取地熱加溫和臨時加溫等措施,使用黑色盤或營養(yǎng)缽,地面覆蓋,防止水分蒸發(fā)。四是災害性天氣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水溶液。五是災害性天氣過后,要加強保溫,緩慢增光升溫。禁止災害性天氣過后棚室快速升溫或使用促進秧苗生長類激素。
早春幼苗易受猝倒病、立枯病、潛葉蠅、蚜蟲等病蟲危害,應加強防治。一是消毒處理。育苗室消毒后增設防蟲網,并對營養(yǎng)土或基質進行消毒處理。二是選用包衣種子或種子進行消毒處理。三是秧苗移栽前3~5 d噴施防病蟲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