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群 李 珺
(1.江西藝術職業(yè)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6;2.江西財經(jīng)大學,江西 南昌 330013)
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在中國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
向 群1李 珺2
(1.江西藝術職業(yè)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6;2.江西財經(jīng)大學,江西 南昌 330013)
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自80年代引入中國,隨著時代發(fā)展其傳播日益漸盛。本文主要闡述奧爾夫音樂思想在我國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在聲樂教學中,將奧爾夫教學法中語言、動作、音樂的教學理念引入到高校聲樂教學中,使得學生具有出色的表演力、創(chuàng)新力,力求創(chuàng)造具有中國特色、民族特色的聲樂教育體系。
奧爾夫音樂;音樂教育;高校聲樂;聲樂教學
時代在發(fā)展,教育也在變革,隨著人們素質教育不斷發(fā)展的需求,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在中國廣為流傳并備受推崇。奧爾夫音樂教育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樂教”是相互溝通的,兩者都具有啟發(fā)和提升人們表達思想和情緒的表現(xiàn)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語言、動作的感受和對音樂的表現(xiàn),激發(fā)學習樂趣,教師根據(jù)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范例,方能使這一世界先進教學理念能夠融入中國的教學理念。
卡爾?奧爾夫(Karl Orff,1895-1982)是德國著名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由于他的父母非常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影響了他一生的音樂創(chuàng)作,也使他為以后創(chuàng)建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奠定了基礎,這種教學法區(qū)別于其他傳統(tǒng)音樂教學理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它的傳播日漸廣泛,對世界各個國都產(chǎn)生了十分深刻的影響。
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即“原本性”的音樂教育。所謂“原本性”音樂絕不只是單純的音樂,它是和語言、動作、舞蹈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它是一種人們必須親身參與體會的音樂,即:人們不是作為聽眾,而是作為表演者參與其間。因此,奧爾夫音樂教學思想主要是對語言、動作以及音樂三者之間的整合。
人本主義基礎是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中占據(jù)非常重要的作用,奧爾夫認為,音樂教育必須以人為本,人的教育是音樂教育的基礎。這一理念貫穿于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的始終。原本性音樂和人本主義是奧爾夫教育思想當中人文學基礎的體現(xiàn),是在奧爾夫長期的音樂教育實踐中所形成的音樂教育思想。
任何一種教育體系的傳入都要與他國的音樂實際結合起來,注重對當?shù)匚幕慕Y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開發(fā)出適合當?shù)靥厣囊魳方逃?,才能使該教育得到廣泛的傳播。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自上世紀80年代傳入中國以來,飛速發(fā)展,究其原因就是奧爾夫音樂教育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樂教”是相互溝通的?!氨就粱钡娜谌胧菉W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在中國的重要體現(xiàn),這對中國傳統(tǒng)民族音樂的傳播來說,能夠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根據(jù)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的精髓,以中國傳統(tǒng)民族音樂語匯為基礎,有目的地創(chuàng)新出具有較高價值的音樂作品。以節(jié)奏型、身體的律動、語言,真正做到將外來教育思想融入中國音樂教育,在不斷的實踐的過程中,結合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設的音樂教育體系。
一直以來,奧爾夫音樂教育從兒童音樂教育開始,在兒童教學領域廣泛運用?,F(xiàn)階段,我國音樂教學體制的不斷進步,藝術教育理念也隨著逐漸的深入人心,高校藝術類課程也不斷增長,因此,這種教學理念的的應用與推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而且為高校教學內容的充實奠定了基礎,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就以高校聲樂教學來說,我們嘗試將奧爾夫教學法引進聲樂課堂,具體過程如下:
朗誦是歌唱的基本功訓練,這與我國聲樂教育自古就有的“字正腔圓”理念不謀而合,將語言引入聲樂教學中是奧爾夫對學校音樂教學的一項偉大貢獻。語言每個人天生所具備的能力,作為人聲,它與歌唱在生理上和發(fā)聲原理上有許多共通的東西,將語言引入教學可以說是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觀念的最初體現(xiàn),在某種程度上語言的語調、語氣和音樂有相通的地方,所以歌唱的發(fā)聲練習可從語言朗誦入手。特別對那些沒有聲音條件的學生,讓他們體會說話、朗誦時的聲音狀態(tài),從而進入歌唱狀態(tài)。聲樂表演時,應該注重將語言融入到聲樂中,讓學生在說唱中進入故事情景。利用語言進入聲樂教學,減少了聲樂學習時的技術障礙,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使其樂在其中。
語言朗誦的訓練離不開節(jié)奏,在語言訓練的過程中根據(jù)教學需要加入不同的節(jié)奏型,能夠激發(fā)學習興趣,因為節(jié)奏具有可以促使人熱血沸騰、情不自禁地“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的功能。我們在聲樂課上通過節(jié)奏型朗誦的訓練可以使學生較快的對所要演唱的歌曲有一個直觀的了解,訓練的時候應該堅持由慢而快的原則,逐漸加快歌詞的朗誦練習。可以讓學生正確的把握音樂節(jié)奏,做到用心去感悟歌詞所帶來的旋律,精確的掌握歌詞節(jié)奏點的對應位置。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做到字正的訓練。除了歌詞節(jié)奏朗誦的訓練外也可以進行有一定情節(jié)和長度的小品訓練,小品訓練,是一種對生活場景的進行模擬,能夠給學生帶來親切生動的教學環(huán)境,這種有節(jié)奏的場景模擬訓練,更能充分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能夠全面提高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各種素質。
聲樂演唱是整身整體的一項運動,歌唱的時候身體的每一個毛細血管、每一根汗毛都應該參與到運動中來。在聲樂教學中加入適當?shù)男误w動作,通過動作的感知,融入情感培養(yǎng)的需求。這種與身體動作相結合的音樂教學方法,在中國古代的“樂”的教育中也有體現(xiàn),比如西周時期的宮廷音樂教育。因此,在一定意義上奧爾夫音樂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音樂教育具有相通之處,奧爾夫教學具有在中國生存的土壤。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動作訓練的教學內容非常豐富,包括聲勢、身體各部位的動作,而聲樂教學有其特殊性,在演唱的過程中身體動作的幅度不應過分,所以在實際聲樂教學法中運用到奧爾夫教學思想原則是要把握適度合理的原則。同時在聲樂教學可以結合中國民族特色的文化因素,加入即興的民族民間集體舞來激發(fā)聲樂學習的興趣與樂趣。動作訓練中特別要介紹的是聲勢。這也是奧爾夫的一項獨特創(chuàng)造,主要是通過拍、打、捶等方式使人體發(fā)出聲音,另外還要結合節(jié)奏和力度制造出音響。這種聲勢節(jié)奏的運用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表演性和創(chuàng)造性。例如:在S.H.E的《中國話》、周杰倫的《聽媽媽的話》等,我強調學生在整個說唱過程中應該無拘無束,給他們一個情景,讓他們盡情發(fā)揮,加入節(jié)奏,加入肢體的動作,寓教于樂讓學生天性得到解放。對于具有情節(jié)性的歌曲可以在歌詞當中是融入適當?shù)膭∏?,通過劇情進行編排,學生在揣摩臺詞、揣摩情緒、揣摩人物思想的同時,自然會對歌曲的演繹有更深入的見解。
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應當注重音樂與文化的交融,加強民族音樂元素的應用才能使聲樂教學具有中國特點特色。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音樂元素各有不同,歌曲的演唱類型除漢族民歌外還有新疆、朝鮮族、蒙古族等不同民族類型,每種歌曲的演唱風格也不盡相同。使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進行聲樂作品教學時,應該將作品音樂與民族文化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增加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例如,我們在學習藏族民歌《洗衣歌》、新疆民歌《月下情》、蒙古族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等,通過對優(yōu)秀民族音樂、歌曲以及舞蹈的展示,彰顯民族音樂的博大精深。教師要善于運用現(xiàn)代化多媒體設備,對民族音樂、歌曲以及舞蹈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教學,將一些民族文化、民族故事通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重點介紹給學生。任何一個國家與民族只有立足在自身文化元素的基礎上進行教育才能長久,由此我們在聲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對各地域民族音樂進行學習,不但可以學生學到相應的音樂知識,對音樂作品有進行充分的理解,也能促進音樂教育水平的提升促進了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發(fā)展。
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思想,它糅合了語言、動作、音樂等因素進行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的一種教育方法,不僅適合目前的兒童教育,在高校教育的應用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中強調音樂活動的創(chuàng)造性、靈活性和有效性,主張音樂教育要根據(jù)不同地區(qū)的特點,按照其原則和精神,進行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的音樂教學。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中,要與中國的國情相結合,加強中國傳統(tǒng)民族音樂文化的學習,以中國特色中國特點為教學基礎。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得到審美能力的提升,從而在音樂的熏陶下,逐漸成長為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綜合性人才。■
[1] 李妲娜等.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5.
[2] 史影.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高校公共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電大理工,2012,5.
[3] 齊瑩瑩.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運用.黃河之聲,2016,06.
[4] 王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運用.音樂時空,2015.
[5] 朱小鳳.淺談奧爾夫教學法在兒童聲樂演唱中的應用.黃河之聲,2012,15.
2016年度江西省藝術科學規(guī)劃項目《融入戲劇聲樂中的奧爾夫教學法-高等職校戲劇表演聲樂教學的研究與實踐》研究成果(YG201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