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靈
(杭州市蕭山區(qū)高級技工學校, 杭州 311201)
任務驅動與小組合作教學方法的研究
魏金靈
(杭州市蕭山區(qū)高級技工學校, 杭州 311201)
電子技術是我校智能控制系相關電氣類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多年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電子技術課的理論學習興趣不濃,即使是增加了相應的電子實習環(huán)節(jié),情況也沒有多大的改善。近幾年來,我校在電子技術課的教學中不斷嘗試改革,現(xiàn)已基本形成了以任務驅動與小組合作教學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電子技術;任務驅動;小組合作;一體化教學
一體化教學與一般理論教學的側重點不同,前者不僅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能力,也注重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后者則注重理論的闡釋。因此,在電子技術的一體化教學中,我們更加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與實施,其中,任務驅動法結合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效果明顯,如果在實施的過程中能夠做到合理設計與應用,教師和學生都會感到輕松,事半功倍。
例如:在電子技術(模擬部分)一體化教學中,某班46人,教學目標中要求學生掌握電子線路的焊接方法及電子線路的調試、檢修與原理分析,如果按照傳統(tǒng)教學的方法,不僅教師工作量較大,同時學生的接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做了一些調整。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都是教師先講解模擬電路的工作原理,畫出電路中幾個要點的波形圖,然后讓學生動手進行電路的焊接操作,接下來就是進行通電,驗證你所完成的電路能否實現(xiàn)它的功能,最后再根據(jù)評分表對電路的焊接工藝進行評價打分。這樣的教學枯燥乏味,讓學生對電子技術課產生排斥、不愿意接受的心理,導致學生在焊接的過程中沒有全身心的投入,最后完成的電路往往都是故障多、實現(xiàn)的功能少,甚至一點功能都沒有實現(xiàn)。功能沒實現(xiàn)還得要自己排除故障,這又增加了難度,有不少學生直接選擇放棄了。漸漸地,學生對學習電子技術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淡。
針對模擬電路知識點抽象,學生不易理解的學科特點,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采取“先上車,后買票”的教學模式。例如在聲控電路的講解中,首先設置情景模式,根據(jù)假設的情景(如舞林大會現(xiàn)場)布置任務(設計舞臺燈光,要求聲音的有無控制發(fā)光二極管的通斷,聲音的大小控制發(fā)光二極管亮度的強弱),實施任務驅動法,然后向學生展示原理圖與布線圖,學生開始焊接,這就是所謂的“先上車”。焊接完成后,學生通過觀察電路板的現(xiàn)象,對照電路進行原理分析,教師進行補充,這就是“后買票”。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學生根據(jù)自己親自動手焊接的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增加知識的形象性與趣味性,而教師如果先進行原理分析,學生會覺得很難想象,從心里排斥新的知識點,這種任務驅動法的“先上車,后買票”的實施解決了這個問題。
焊接完成后,教師不得不面對這樣的一個問題,無論情況多么完美,都無可避免的會有學生焊接的電路功能無法實現(xiàn)或部分實現(xiàn),這時僅僅依靠教師排查那將會是一項非常大的工程,這時就需要結合小組合作教學,焊接之前將學生分組(4人一組),引入比賽機制,設置冠軍一組,亞軍兩組,季軍三組(名次盡量多設置,學生需要鼓勵),所焊接電路成功率最高的小組將登上冠軍的領獎臺,以此類推。這樣學生在焊接的過程中會更加認真仔細,同時,電路中如有問題出現(xiàn)也會積極面對,自行動腦思考解決,不會只是依賴教師。采用小組教學的獎勵機制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每開始一個任務前,我們都要把學生重新分組,分組的方法也用了很多種。比如第一個任務我們是以球類為線索分組,抽簽抽到相同球類的同學為一組,然后大家推選出組長,負責本組的各項事物的安排。第二個任務我們是以歌詞為線索分組,抽到的簽上都有一個字,哪些字可以組成一句歌詞,那么抽到這些字的同學就是一組,抽到歌詞的第一個字的同學就是本組的組長。第三個任務我們是以城市名稱為線索分組一,抽簽抽到同一個省內城市的同學為一組,這就要求大家有比較好的地理知識,如果地理知識不夠好,我們還可以讓學生拿出手機百度一下答案,協(xié)助大家完成分組。這樣下來同學們的熱情很高,不僅完成了分組,同時還補充了自己的地理知識。
一個任務分一次組,每次的分組方式也不同,每次都會給大家?guī)硇迈r感,大家都會期待來上課,覺得讓你有機會與性格不同、學習層次不同等各種類型的同學合作,在上次的分組中你是這組里的弱者,在這次的分組中你也許就是這組里的強者。與不同類型同學合作的同時,你自己每次所承擔的工作任務都不一樣,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幾個學習任務下來,你的社會能力、方法能力和專業(yè)能力都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職業(yè)教育的受教育群體與傳統(tǒng)高等教育對象不同,因此要想完成教育目標就要求教師充分的了解所教授對象的特點,才能因材施教。技校的學生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技校生不會給自己制定短期的或長期的學習目標。大部分的技校生是順其自然分流到技工學校就讀,他們對技工教育沒有正確的認識,沒有進入技工學校學習的自信心,因此也沒有學習目標,對待知識態(tài)度不嚴謹,得過且過。
(2)技校生的學習動機層次不高。部分技校學生對待學習的認知不足,沒有學習興趣,學習的實用化傾向明顯,過分追求立竿見影,因此對專業(yè)基礎課等的學習不情愿,認為是浪費時間。
(3)技校生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技校學生在初中階段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沒有掌握適合他自己的學習方法,因此很多同學并不是學不會而是不會學,又會因為學不好而自暴自棄。
(4)學習焦慮現(xiàn)象比較普遍。不少學生沒有學習興趣又不得不讀書,同時應付著老師和家長,對待學習就變成“剪不斷,理還亂”,長期下來,心理壓力很大,對待某些課程的學習存在比較嚴重的恐懼心理,有明顯毫不在乎的情緒甚至有厭學情緒。
同時,他們又是一群愛動手,思維活躍的孩子,他們渴望得到肯定,在我所任教的一個班級中,學生李某上課比較好動,自己不學習的同時還要打擾到周遭同學的聽課質量,我在課堂上暗示、明示過多次效果都不理想,在某次上課前,教室的多媒體出現(xiàn)問題,我主動向李某尋求幫助,待李某修好多媒體后,我說:“你解決了一個老師也不會的難題,也許在你眼中是一件小事,但卻幫了我的大忙,也保證了我們這節(jié)課的正常進行,謝謝你!”說完這番話后,我開始上課,我發(fā)現(xiàn)李某在課堂上不再吵鬧,我趁勝追擊,經(jīng)常找李某聊天,請教電腦方面的知識,從側面鼓勵他,我發(fā)現(xiàn)他不僅上課注意聽講,課下也偶爾向我請教問題,而在期末考試中,他居然考了92分,這是我們全班第二高分的成績??梢?,我們的學生并不是一無是處,并不是天性愚鈍,他們只是需要得到肯定與溫暖,沒有不愛學習的學生,只有不懂得方法的老師和家長。
教學方法的選擇不僅要考慮教育對象的特點,還要結合學科特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實現(xiàn)所設教學目標,完成教育目的。尤其在一體化教學中,它結合了理論教學與實訓操作,那么如何協(xié)調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就成為需要解決的重點。我們一般的傳統(tǒng)教學往往是先講課,后操作,這種教學流程在模擬電子當中并不是最為實用,模擬電子的學科特點是知識點多,內容抽象,因此在講解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不理解,聽課效果不理想,因為他們無法想象到某些現(xiàn)象,這時我們就可以采取任務驅動法結合小組教學,先讓學生觀察到現(xiàn)象,教師再向其解釋原因,由于學生觀察到的現(xiàn)象都出自于自己,這樣他們也會更有興趣去探尋原因,從而抱著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所學課程,這時教師在實施教學內容就會更有效果。
從近幾年的招聘市場情況來看,技能型人才仍然是目前最緊缺的,特別是高高技能人才緊缺情況嚴重。這也給技工學校培養(yǎng)學生的定位上指明了方向,社會需求對技工學校學生的職業(y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企業(yè)選擇人才時看重的是畢業(yè)生是否具備較強的實際操作和動手能力,技工學校的畢業(yè)生恰恰是符合這一標準的。他們不再是被社會忽視的群體,他們是富有活力,健康陽光的青年群體,也是未來社會發(fā)展進步的生力軍,因此我們要更加重視對技校生的培養(yǎng),為中國的技工教育添磚添瓦!
[1]曹洪明. 職業(yè)學校學生心理問題淺析[J].教育教學論壇, 2011(8):212-212.
[2]劉利,李東英. 淺談中職學校的數(shù)學教學[J].科技信息, 2010(13):223-223.
[3]相玉芹. 高中體育教學方法選擇依據(jù)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 2014(12):115-115.
[4]潘瑞興. 圍繞市場需求做好招生文章奠定發(fā)展基礎[J].現(xiàn)代技能開發(fā), 1999(11):20-21.
[5]王正茂. 新時期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現(xiàn)狀及解決對策[J].新西部(理論版), 2013(7):143-143.
[6]胡曉琴. 技工院校學生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才智, 2013(32):99-99.
(編輯 趙欣宇)
Research on Task-driven and Group Work Teaching Method
WEI Jinling
(Hangzhou City Xiaoshan District Senior Technical School, Hangzhou 311201, China)
Electronic technology is a basic course of our school’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 related to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In years of teach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theor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s is not strong. Even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onic practice link is increased, the situation has not much improvement. In recent years, reforms in the teaching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s are constantly made in our school, and now the task-driven and group work teaching mode of integration has been basically formed.
electronic technology; task-driven; group work; teaching of integration
2017-03-20
魏金靈(1978-),女,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電氣自動化。
G42
A
1672-0601(2017)05-00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