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昕
(山東大學(威海),山東 威海 264209)
搖滾精神對于個體精神解放的探索
陳 昕
(山東大學(威海),山東 威海 264209)
在現(xiàn)代的搖滾樂中反叛、博愛以及人文關懷,這些都作為搖滾樂的精神,簡稱為搖滾精神,而正是由于這些精神才造就了現(xiàn)代搖滾樂的價值,在搖滾樂的文化特征上,主要還包括了它的革命、堅持、真實性等。
搖滾精神;個體精神;解放;分析探索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fā)展進步,人們生活質(zhì)量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對于音樂也有了更多的追求,搖滾樂主要是來自于西方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前期,并且,主要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后,才逐漸地流入到中國,而中國搖滾,在這大約三十年的時間歲月里,也走過了一條極為坎坷艱難的道路,中國搖滾與西方搖滾,在本質(zhì)上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區(qū)別的,中國搖滾雖然借鑒于西方搖滾的基礎之上,但更多的保留著我國傳統(tǒng)的文化特色,本文主要立足于搖滾精神對于個體精神解放的探索,對其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搖滾樂的精神到底是什么?各界人士對此總結(jié)出來的結(jié)論也是不相同的,“搖滾精神”,并不僅表示由一些相關的搖滾樂隊,在進行創(chuàng)作搖滾樂作品的過程當中產(chǎn)生出來的,從而進行創(chuàng)作音樂的。在無盡的搖滾音樂當中,逐漸呈現(xiàn)出的搖滾精神也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各界音樂人士在對我國目前的搖滾音樂作品進行分析后得出了較為貼切的搖滾精神的概念含義,而最具有代表性也是較有影響力的幾種說法:一是搖滾精神的主要核心結(jié)構(gòu)就是“青年自主意識”,也是對于社會上的一種反叛以及反思。二是搖滾精神的主要核心含義就是“愛與和平”,但是,在通常情況來看,搖滾精神的“愛與和平”是會與無政府主義之間有著緊密聯(lián)系的[1]。
搖滾精神這兩種主要核心思想,從大體上來看,兩者之間不具有統(tǒng)一性,甚至會覺得兩者之間是有很大的矛盾性的,但其不然,兩者從本質(zhì)的角度出發(fā),其實是能夠相互共同促進、共同約束的。在對于搖滾精神上,其實并不單單只是一種提綱或是一些古板的精神思想,而主要指的就是,建立在某個獨立的音樂團隊的某個具體的音樂作品當中[2]。
搖滾樂的根本所在,就是相關的搖滾歌手,敢不敢說出真理。敢不敢講出別人所不能說或是被壓制的一些話語,當然,在這里,主要指的是一些具有針對性、尖銳的語言,而搖滾樂之所以發(fā)展至今,仍保留著一席之地,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搖滾樂的魅力,就是它無時無刻不在關心它所處在的社會,并且,還關心著他所處的這個社會上的人類,從而發(fā)出自己所想要發(fā)出的聲音。在搖滾精神當中,并不單單只是一種反叛、抨擊,而其中,還有一個不容易被人們察覺到的方向,那便是讓人類發(fā)現(xiàn)自己內(nèi)心深處,那種對于生命、社會、自然、本性上的愛以及善良[3]。
西方有著搖滾色彩的電影當中有一部較為典型的作品,叫做《海盜電臺》,這部影片主要闡述了西方國家六十年代搖滾樂的現(xiàn)狀,1966年的英國某海上漂浮著一艘游船,在這個游船當中,有很多喜愛搖滾的DJ,并且,全天不間斷地播放著搖滾樂,他們被人稱之為“海盜電臺”,由于海盜電臺所播放音樂的內(nèi)容大膽以及無所顧忌,并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當時英國政府對此的重視,于是政府下令要取締這個民間的組織,因為音樂而結(jié)識的這些人開始和古板到不能接受搖滾的政府對著干,為營造心目中純粹的關于音樂的烏托邦努力。
電影當中,我們能夠很好地看出,整部電影所表達出來的搖滾精神,首先是叛逆的靈魂,搖滾的叛逆精神,很多人都會對其有了解,但是,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對此有明顯的誤解,這種叛逆,不同于傳統(tǒng)的社會舊習,并不是言語骯臟、行為怪異,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反叛,而真正的反叛通常都是比較優(yōu)雅并且內(nèi)在上也是一種不敢茍同的存在,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解放著個體精神,使其找到真正的自我,發(fā)現(xiàn)自身心底所隱藏的美與和平。其次是電影當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搖滾精神的“真誠以及包容”,在整個《海盜電臺》這部影片當中,出現(xiàn)了一位做莫斯的女性,并且她也是整個“海盜電臺”船上唯一一名的女性,曾經(jīng)深受其他海盜DJ的異議,但是,當莫斯聲稱自己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一員以后,其他的海盜DJ就對其沒有了異議,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英國,敢于聲稱自己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一員的人,是有著非常大的勇氣的,在現(xiàn)實不被理解的莫斯,在這里被很好地接納以及包容,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個體精神,是超越時代的平等以及包容。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闡述關于搖滾精神當中所包含的“反叛”以及“真誠和包容”,對于當今這個受著多種因素影響的社會來看,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不同程度上的個體精神,期望這篇文章所闡述的結(jié)論要點能為今后研究此類問題,提供參考。
[1]郭文元.社會革命責任的承載和社會實踐啟蒙的選擇——論趙樹理早期與五四新文化的關系[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4(06):57-59.
[2]馬建民,劉繼林.論丁玲對現(xiàn)代女性解放的探尋與反思 精神的解放和理念的進步——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J].北京勞動保障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04):9-12.
[3]辛玨如,章建敏.現(xiàn)代西方人本主義哲學思潮評析 對黑人女性主體意識的探索——評《寵兒》[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6):141-143.
J60
A
陳昕(1995—),女,山西省太原市,本科,在讀于山東大學(威海)。